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观察

2016-06-01 11:29:53吴飞
保健文汇 2016年4期
关键词: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吴飞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观察

●吴飞

目的:探究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急诊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接受诊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度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三磷酸腺苷二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普罗帕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应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67.3%,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1%(3/49)明显低于对照组26.5%(13/49),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中结合普罗帕酮行急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观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作为一种突然发生阵发性的异位心律,其属于一种快速的心律失常,频率有显著的增加,但是患者没有器质性病变,在二尖瓣狭窄、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心肌病和预激综合症病症较为多见[1]。患者的病症如果不给予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心绞痛等严重病症,严重者可能导致其出现心源性休克[2]。患者自身主要感受的临床病症主要有头晕、乏力以及心绞痛病症,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也多样,其治疗应用药物也有很大差异[3]。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急诊治疗药物应用效果的分析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接受诊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已确诊,临床症状主要为心悸、心律异常以及心前区不适。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其年龄在32~75岁,平均年龄为46.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其年龄在31~75岁,平均年龄为46.6岁.两组患者的额年龄、性别构成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做好基础的吸氧治疗和护理,并且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药物应用保持基础生命体征稳定。对照组患者应用三磷酸腺苷二钠进行治疗,患者每天滴注的药量为20mg;观察组患者则结合普罗帕酮进行治疗,患者每天滴注的药量为70mg。对比两组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应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4]。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有效和无效,其中有效为患者的心室率减少至100次/min,无效则为患者的心室率依然不低于100次/min,并且与患者病发前的基础心率相比,其减少比率不超过20%[5]。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中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过速患者的基础资料和观察指标均结合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评估标准。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67.3%,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1,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1%(3/49)明显低于对照组26.5%(13/49),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

表1 两组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阵发性心动过速作为一种心律失常的类型,患者心率有明显增加,同时其心率多在150~220频次,多数患者不伴随器质性心脏病变,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病症,严重者还会出现生命安全的威胁[6]。因此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非常重要。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67.3%,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1%(3/49)明显低于对照组26.5%(13/49),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因此,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中结合普罗帕酮行急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1]曹国荣,李志,刘平,邹海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治疗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2(05):688-689.

[2]陈志君,杨雪骅,曾勇华,左权,方定一,丘军.急诊食管心房调搏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11(09):176+181.

[3]王浩.物理疗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0例临床应用效果及意义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3):44+41.

[4]陈炀森,王侠.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03(04):16-17.

[5]李晓萍,蒲友敏.三磷酸腺苷、维拉帕米及胺碘酮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9):2119-2120.

[6]冯梅香.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临床应用中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16,34(01):113-115.

猜你喜欢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思考心电图之169》
心电与循环(2020年2期)2020-12-08 21:05:57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心电与循环(2019年1期)2019-02-18 08:20:42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0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19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稳律灵治疗室性心动过速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