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杀鼠剂和饵料对达乌尔黄鼠进行防治正交试验研究

2016-06-01 01:57:50张东霞武晓梅张夏刚杨圣荣苏军虎
草原与草坪 2016年2期

刘 旗,张东霞,武晓梅,张夏刚,杨圣荣,苏军虎

(1.山西省牧草工作站,山西 太原 030001; 2.山西省植保总站,山西 太原 030001; 3.应县畜牧兽医局,山西 应县 037600; 4.甘肃农业大学 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用杀鼠剂和饵料对达乌尔黄鼠进行防治正交试验研究

刘旗1,张东霞2,武晓梅1,张夏刚1,杨圣荣3,苏军虎4

(1.山西省牧草工作站,山西 太原030001; 2.山西省植保总站,山西 太原030001; 3.应县畜牧兽医局,山西 应县037600; 4.甘肃农业大学 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730070)

摘要:为筛选出防治达乌尔黄鼠的杀鼠剂及其施用技术,用3种杀鼠剂、3个用药浓度、3个投饵量和3种饵料进行L9(34)正交试验,经方差分析和F检验发现,各因子对灭洞率的有效性自大至小顺序为:杀鼠剂>用药浓度>投饵量>饵料种类。以灭洞率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因子各水平进行SSR测验证明:3种参试杀鼠剂的有效性依次为溴鼠灵(87.56%)>C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80.00%)>敌鼠钠盐(73.89%);灭洞率随用药浓度和投饵量变化,用药浓度越大、投饵量越多,灭洞率亦越高;用玉米、苜蓿草颗粒和玉米秸秆草颗粒作饵料灭洞率差异不显著,表明用苜蓿草颗粒和玉米秸秆草颗粒代替粮食作达乌尔黄鼠的饵料是可行;A2B3C2D3(0.15%的溴鼠灵、苜蓿草颗粒作饵料、每个有效洞口投25粒毒饵) 是最佳处理组合。

关键词:山西应县;达乌尔黄鼠;灭鼠试验;草颗粒饵料

用杀鼠剂控制草原害鼠仍是当前最常用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1-2]。但是,根据文献报道[3-7],不同杀鼠剂对不同害鼠、甚至同种杀鼠剂对不同区域的同种害鼠防效也不同[8-9],加之人们对鼠防工作影响环境质量的关注,因此,研究和选择杀鼠剂种类、用药浓度、投饵量和非粮食饵料尤为重要[10-11]。

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dauricus)是我国北部干旱草原和半荒漠草原的主要鼠类,也是山西应县草原类草地的优势种害鼠。达乌尔黄鼠有冬眠习性,一年内只有6个月的活动时间,大部分时间在休眠中度过。出蛰时间在清明至谷雨前后。达乌尔黄鼠由出蛰进入交配期是活动的最盛时期,出入洞穴频繁,取食量大,但牧草尚未返青,食料缺乏,此时,采用毒饵法杀灭黄鼠是最有利的时机。

不同杀鼠剂及其使用浓度对鼠类的敏感性有很大影响。饵料是杀鼠剂的载体,饵料与杀鼠剂的配置也会直接影响杀鼠剂的杀鼠效果。一种好的杀鼠剂搭配一种好的饵料就会对鼠类产生较强的诱惑力,使害鼠能够在短时间内吃够致死量,提高灭鼠效果[12-14]。

以达乌尔黄鼠为靶子鼠类,采用几种杀鼠剂和几种饵料为试验材料,于2015年春季在应县草地进行L9(34)正交试验,期望获得最佳杀鼠剂、最佳饵料和杀鼠剂与饵料的最佳配置方案。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朔州市东部,地处N 39°17′~39°45′ ,E 112°58′~113°37′,海拔1 000~2 300 m。全县平面图呈平行四边形。东邻浑源县,西向山阴县,北邻怀仁县,南毗繁峙县、代县,行政上属朔州市管辖。该县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年均气温7 ℃,年降水量360 mm。初霜期9月下旬,无霜期100~140 d。

应县山多、坡广、滩大,总面积1 667 hm2,其中,天然草地323.54 hm2,占19.4%,试验地选在应县白马石乡天然草地上。植被以蒿类(Artemisia)、针茅(Stipacapillata)、百里香(Thymusmingolicus)、羊茅(Festucaovina)、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m)、荆条(Vitexnegundo)、虎榛子(Ostryopsisdavidiana)、醋柳(Hippophae)、苔草(Carexspp.)、和杂草为主[15,16]。达乌尔黄鼠是该草地的优势种害鼠。

1.2杀鼠剂

选择3种常用杀鼠剂,包括1种生物制剂,2种化学制剂。

(1)C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由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原药有效成分200~500万MLD/mL(小白鼠静注);试验采用100万MLD/mL(小白鼠静注) 水剂。对高原鼠兔的致死中量(LD50)为1.71 mL/kg体重(口服),推荐使用浓度为0.1%[17-19]。

(2)溴鼠灵别名溴鼠隆、可灭鼠、杀鼠隆、大隆、溴联苯杀鼠萘,由沈阳好猫药业公司提供。0.1%溴鼠灵粉剂以1∶19配制毒饵[20]。

(3)敌鼠钠盐由河北省张家口金赛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推荐使用浓度:多次投药为0.05%~0.10%,一次性投药为0.2%~0.3%。投药后3 d才出现死鼠,5~8 d为死鼠高峰[21-23]。

1.3饵料和添加剂

以玉米 、玉米秸秆颗粒和紫花苜蓿颗粒作饵料,用植物油作添加剂。

1.4试验设计

以杀鼠剂、用药浓度、投饵量和饵料种类为试验因子,按L9(34)设计进行正交试验。每种杀鼠剂均以推荐用药浓度和用药量为中心,按等比级数在其上、下各插入1个浓度和用药量梯度。即9个处理、3个重复,共计3×9=27个试验(表1)。以100个有效洞口为1个抽样单位,每个抽样单位安排1个试验处理,总计有效洞口数为2 700个[24]。

表1 用杀鼠剂和饵料防治达乌尔黄鼠的正交试验方案L9(34)

1.5数据采集与分析

按有效洞口一次性投饵,以灭洞率为考查指标。投毒后第5~7 d检查(因每种药使鼠死亡持续时间不同,故检查时间适当延长)、登记盗洞数,统计灭洞率,并按下列模型计算各种杀鼠剂的控制效果。

式中:μ=各处理总均数的平均值;ai=Ai的效应;bi=Bi的效应;ci=Ci的效应;di=Di的效应;ei=Ei的效应;i=1,2,……9;ε1,ε2,ε3,……ε9均为试验误差,遵从N(0,σ)的相互独立随机变数。最后按有重复变量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作出评价,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

2结果与分析

2.13种杀鼠剂防治效果分析

2.1.1影响灭洞率各因子的有效性分析对3种杀鼠剂、杀鼠剂浓度、毒饵投放量和饵料种类的L9(34)试验结果表明(表2):

(1) 各影响因子的有效性判断

R的实际意义是R值越大,表示该因子的水平变化对灭洞率的影响越大,因而这个因子就越重要;反之,R值越小,这个因子越不重要。据此可以判断出4个影响灭洞效果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为杀鼠剂>用药浓度>投饵量>饵料种类。

表2 C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杀鼠剂的试验结果及变量分析

(2)各水平有效性判断

苜蓿草颗粒(D3)的有效性依次优于玉米(D1)和玉米秸秆草颗粒(D2)的有效性。

2.1.2试验重复和试验因子的方差分析及F检验为进一步证明各影响因子的有效性差异,对表2计算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计算各变异来源与误差项的均方比(表3)。由F值可知,试验重复间差异不显著,表明试验地选择及试验设计合理有效 ;A(杀鼠剂)、B(用药浓度)、C(投饵量)3个影响灭鼠有效性因子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A、B两因子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在实际应用时,杀鼠剂、杀鼠剂使用浓度和饵料投放量可选潜力较大,如果选择搭配得好,就可提高灭鼠的有效性;D因子(饵料种类)与其他因子间差异不显著,说明饵料不会明显影响灭洞率,证明用苜蓿草颗粒和玉米秸秆草颗粒代替粮食作饵料毒杀达乌尔黄鼠是可行的。

表3 试验重复和试验因子的方差分析及F检验

2.2各影响因素不同水平的SSR法测验

用SSR法对同因素、同一水平在各小区的灭洞率进行比较,K为9个试验(或小区)的灭洞率的总和,其标准误为:

查表:当v= 16,p=2,3,4时,其相应的SSR值列于表4,测验结果列于表5。

对不同因子各水平间的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① 各种杀鼠剂(A因素的各水平)对达乌尔黄鼠的灭洞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溴鼠灵(A2)的效果最好,灭洞率高达87%,C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A1)为80%,敌鼠钠盐(A3)3.89% ;② 不同用药浓度对灭鼠效果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且灭效随用药浓度自大至小顺序排列,即高浓度与高灭效对应,低浓度与低灭效对应;③ 投饵量对达乌尔黄鼠的灭效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有效性的排序为:C2>C3>C1,即每个有效洞口投25粒比投35粒和15粒的效果更好;④ 不同饵料对达乌尔黄鼠灭效的排序是:苜蓿草颗粒>玉米>玉米秸秆草颗粒,但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3影响灭鼠率的各因子及其不同水平的最佳组合

试验结果表明:① 理想的处理组合是A2B3C2D3,即用0.15%的溴鼠灵,以玉米秸秆草颗粒作饵料,每个有效洞口投25粒毒饵会产生最佳的防治效果;② 在设计的9个试验处理中,灭效处于前3位的最佳试

表4 LSR值

表5 不同因子的各水平间差异显著性测验

验处理组合依次是:A1B3C3D3(用0.15% 的C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和苜蓿草颗粒作毒饵,每洞口投35粒食,灭洞率为90.67%);A2B1C2D3(用0.05% 的溴鼠灵和苜蓿草颗粒作毒饵,每洞口投25粒食,灭洞率为89.33%%);A2B2C3D1(用0.10% 的溴鼠灵和玉米作毒饵,每洞口投35粒食,灭洞率为87.67%)。

图1 各项影响因子及其不同水平与灭洞率关系Fig.1 Releationship of control effect between different factors based on Botulin type C,Brodifacoum and Diphacinone sodium salt on different level

3讨论与结论

3.1讨论

(1) 试验属于多因素、多水平试验范畴,如果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势必增大区组面积,难以控制样区同质性,降低试验精度,甚至试验难以实施。以试验的4因素3水平为例,就应有81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则需要243个小区,在现场难以安排,因此,利用正交性原理,通过一套正交表安排试验因素,减少试验次数,减轻了工作量,获得了合理的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表明各种杀鼠剂及其推荐的用药浓度和用药量在试验区对达乌尔黄鼠的防控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和最优组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务必因时、因地选择杀鼠剂、用药浓度和用药量。

(3) 研究发现,用苜蓿草颗粒和玉米秸秆草颗粒代替粮食作防治达乌尔黄鼠的饵料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在后续研究中有必要扩大试验范围,寻求推广到更多鼠类防治的途径。

3.2结论

(1) 选择几种杀鼠剂和饵料对防治达乌尔黄鼠进行L9(34)试验和变量分析结果证明,各因子对灭洞率的有效性排序为杀鼠剂>用药浓度>投饵量>饵量种类。几种杀鼠剂的有效性依次是:溴鼠灵(87.56%)>C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80.00%)>敌鼠钠盐(73.89%)。

(2) 测试不同水平的用药浓度和毒饵投放量,并经SSR测验发现,灭洞率随用药浓度和投饵量的增减变化,用药浓度和投饵量越大,灭鼠率越高。最大浓度灭洞率为87.44% 最小的为74.00%。

(3) 对不同水平饵料测试结果表明,用苜蓿草颗粒和玉米秸秆草颗粒代替粮食作达乌尔黄鼠饵料可行。

(4) L9(34)试验结果证实,A2B3C2D3是最理想的试验组合。在设计的9个试验处理,灭鼠有效性处前3位的最佳试验处理组合依次是:A1B3C3D3、A2B1C2D3和A2B2C3D1。

参考文献:

[1]葛绍奎,马祖飞,李典谟.试论农业有害生物的精确性可持续管理[J].生态学报,2000,20(增刊):10-18.

[2]刘荣堂,宋祥云.肃北县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利用保护对策[J].草业科学,2003,20(3):13-16.

[3]刘荣堂,黄淑娟,李海霞.改造鼠荒地,改善草原生态环境[J].草原与草坪,2000(4):15-19.

[4]苏军虎,刘荣堂,纪维红,等.我国草地鼠害防治与研究的发展阶段及特征[J].草业科学,2013,30(7):1116-1123.

[5]苏军虎,纪维红,南志标,等.鼢鼠亚科动物Mysopalacidae系统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动物学杂志,2015,50(4):649-658.

[6]刘荣堂,李军,张普金.山地草原和高寒草原主要植物群落研究[J].草业学报,1990,1(1):47-54.

[7]王治军,陈洪舰,李明立,等.C型肉毒杀鼠素和敌鼠钠盐毒饵杀灭啮齿动物的效果比较[J].地方病通报,1999(2):83-84.

[8]党蕊叶,权清转,王开锋.几种杀鼠剂对宁夏固原甘肃鼢鼠杀灭效果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88-191.

[9]王兴堂,花立民,苏军虎, 等.高原鼠兔的精确性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几种杀鼠剂的对比试验[J].草业学报,2010,19(1):191-200.

[10]韩崇选,杨学军,王明春, 等.克鼠星系列灭鼠剂饵料的筛选[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4):42-46.

[11]苏军虎,王静,刘荣堂,等.从线粒体序列分异探讨鼢鼠凸颅亚属(Eospalax)种间差异的有效性[J].草地学报,2011,19(4):694-698.

[12]赵候,杨光荣.昆明产溴敌隆的药效评价[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5,6(4):283.

[13]余欣超,周华坤,姚步青,等.三江源区高原鼠兔洞危害区植物群落特征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49(3):107-112.

[14]贾立军.陕西定边荒漠区域长爪沙鼠空间配置格局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3,33(4):23-27.

[15]武晓梅,张夏刚,苏军虎, 等.山西省晋西7-8月草地蝗虫种的多样性及丰富度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3,33(01):34-39.

[16]李宝,武晓梅,张夏刚, 等.4.5%氯氰菊酯对草原蝗虫混合种群防效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3,33(2):11-15.

[17]沈世英.C型肉毒梭菌毒素杀灭高原鼠兔的研究[J] .兽类学报,1987(2):45-49.

[18]刘来利,李文盛,王超英, 等.C型肉毒梭菌灭鼠剂对高原鼠兔的试验研究[J].甘肃畜牧兽医,1998(3):23-25.

[19]傅思武,孟筱琦,王成怀, 等.C型肉毒梭菌毒素的稳定性研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6(3):6-10.

[20]刘卓君,闵海,杨小元.一种新型竹筒毒饵站灭鼠技术应用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15(12):29-31.

[21]李顺德,普文林.敌鼠钠盐在玉溪地区连续使用十年后的药效观察[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7(1):82.

[22]陈美梨,冯志勇,黄秀清.敌鼠钠盐应用技术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1990(3):45-47.

[23]樊乃昌,陈培雨,励剑杰.敌鼠钠盐、大隆防治家栖鼠的药效评价[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4(3):56-61.

[24]荣廷昭.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250-310.

A study on rodenticides and baits to controlSpermophilusdauricusbased on orthogonal experiments

LIU Qi1,ZHANG Dong-xia2,WU Xiao-mei1,ZHANG Xia-gang1,YANG Sheng-rong3,SU Jun-hu4

(1.ForageProductionWorkingStationofShanxiProvince,Taiyuan,030001,China;2.PlantProtectionStationofShanxiProvince,Taiyuan,030001,China;3.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BureauofYingxian,037600,China;4.CollegeofPrataculturalScience,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KeyLaboratoryofGrasslandEcosystem,MinistryofEducation/PrataculturalEngineeringLaboratoryofGansuProvince/Sino-U.S.CentersforGrazinglandEcosystemSustainability,Lanzhou730070,China)

Abstract:The orthogonal design was conducted based on three rodenticides,three concentration of rodenticides,three baits,and three dosages of different baits.The results of F-test and 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ank of killing efficiency was rodenticide types>rodenticides concentration >bait consumption>bait types.Three kinds of tested rodenticides were in the order bromadiolone (87.56%)>botulin type C (80.600%)>diphacinone sodium salt (73.89%)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index based on control effect.The killing efficiency was chang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and feeding volume changes.the larger concentrations of drug and feeding quantity,the higher killing efficiency;There were on differences in killing efficiency with corn,alfalfa grass pellet and corn straw grass particles as bait to control daurian squirrel.And alfalfa grass powder and corn straw grass particles were good baits.And the three optimum treatment combinations were A2B3C2D3(0.15% Bromadiolone,alfalfa grass bait,25 grains bait).

Key words:Ying County;Spermophilus dauricus;rodent control experiment;grass pellet baits

中图分类号:Q 959.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16)02-0087-06

作者简介:刘旗(1980-),男,山西芮城人,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草地保护与建设工作。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40311013-6);兰州市农业攻关项目“兰州市农田害鼠(达乌尔黄鼠)监测及防控技术研究”(2013-4-131)资助

收稿日期:2016-01-18; 修回日期:2016-04-05

E-mail:03515467@163.com

苏军虎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