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模式效果调查分析

2016-06-01 12:20郭肖兰赖耀玉马凤兰
现代医院 2016年11期
关键词:胎动助产士盆底

郭肖兰 赖耀玉 王 波 马凤兰

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模式效果调查分析

郭肖兰 赖耀玉 王 波 马凤兰

目的 调查开展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为今后服务提供决策。方法 以2012年7月-2015年3月曾接受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的产妇为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共收回问卷201份,有效问卷为161份,对助产士的满意度是100%,87%产妇会数胎动,多选择了10次胎动法和每天数一小时的方法,参与助产士门诊服务的剖宫产率为28%,65.2%的人认为产后有情绪波动,却未进行心理咨询。产后练习会阴肌肉运动者(Kegel 训练)与未练习者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2值为6.128,P值为0.013,P<0.05)。产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5.2%,母乳喂养平均8.1个月,最长达22个月。结论 实施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模式能够增加满意度,提高孕产妇自我监测的能力、自然分娩的信心和母乳喂养率,提升产后生活质量。

助产士门诊; 胎动计数; 盆底康复; 产后抑郁

国际助产士学会(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Midwives ICM, 2005)在国际会议中已指出助产士对妇女从怀孕到产褥期提供整个时期照顾的重要性[1]。助产士组服务是一组有经验的助产士为正常、低危的孕产妇提供高质量的产前、产时及产后的连续性服务。通过成立助产士组服务,助产士能陪伴孕产妇安全度过整个围产期,提高助产士的服务质量和产妇的满意度,减轻孕期的焦虑抑郁情绪[2],减少药物镇痛使用,降低剖宫产率[3]。我院的助产士咨询门诊2010年7月成立后,以助产士小组的团队服务模式,为低危孕产妇产前提供咨询、孕期及分娩指导,开设分娩课堂和QQ群,产时安排高年资助产士接产,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及产后康复指导。为了了解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的效果,利用QQ群对曾接受助产士组服务的产妇发放调查问卷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7月-2015年3月曾接受助产士咨询门诊服务,已经分娩至产后6个月以上,通过QQ群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201份,有效问卷161份,有效率为80.1%。

1.2 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问卷指标有第一次到诊时间、咨询次数、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婴儿体质量的关系、呼吸减痛与分娩球使用效果、胎动计数使用情况、生活方式与胎方位关系、入院时机、人工干预、第二产程用力时间、分娩方式、会阴侧切率、开始母乳喂养时间与母乳喂养率、开始性生活时间、盆底肌肉锻炼、入住新生儿科率、产后情绪病及对助产士门诊满意度。

1.3 统计分析

原始数据以编码输入电脑, 用SPSS18.0分析软件汇总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孕妇多于在第二孕期和第三孕期开始接受助产士服务,分别占42.2%、37.9%,平均接受咨询次数2.7次。咨询次数<2次原因属于来检查时没有开诊占51.6%,路远等其他原因占22.6%,已到预产期占12.9%,不重要占12.9%。

2.2 产妇对助产士门诊开展孕期教育项目实用性评价

161名产妇从现时开展的各种孕期教育形式和课堂中获得知识的途径重要性依次为分娩课堂,占90.1%,产后回访占72.0%,产前访谈占70.8%,门诊咨询占57.1%,QQ群占52.2%。对助产门诊服务100%满意,并要求继续开展此项服务。

2.3 孕期接受营养指导与孕妇体质量增长、婴儿体质量的关系

孕期曾接受营养指导组与未接受营养指导组比较,孕妇体质量增长无统计学差异,t=1.469,P=0.144;而两组婴儿体质量增长有统计学差异,t=3.053,P=0.003。见表1。

表1 孕期不同营养指导孕妇体质量增长与婴儿体质量比较 ±s,kg)

2.4 胎动计数情况

161名产妇中有87%的产妇学习了如何数胎动,60.9%的产妇坚持每天数胎动并记录,一周只数1~2次的占8.7%,感觉胎儿有动但没有记录的占17.4%。分别有39.1%、34.8%、21.7%选择了10次胎动法、晚上6~10时数1 h、早中晚各数1 h的数胎动方法。

2.5 盆底肌肉锻炼效果

112名产妇学习使用了Kegel训练预防SUI发生,其中SUI发生率为12.5%,低于未学习组的28.6%,2=6.128,P=0.013,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1例因阴道助产,练习会阴肌肉运动3个月仍有SUI。见表2。

表2 161名产妇盆底肌肉锻炼效果 n(%)

2.6 母乳喂养与产后情绪变化

被调查者有34.2%在产后2 h开奶,32.9%在产后第2天才开奶,只有14.9%产妇是在产房时开始哺乳。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达65.2%,母乳喂养平均8.09个月,最长达22个月。同时161名受访者中62.7%的人认为产后有情绪变化,都没有尝试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最长受到情绪困扰长达1年,占14%。

3 讨论

3.1 对助产士门诊的需求

161名被调查者平均接受咨询次数为2.7次,咨询次数少的原因有半数人是检查时没有开诊,我院助产士门诊开诊时间最初是一周三次,上午接受咨询,下午进行分娩实操课堂授课,鉴于人手不足,门诊服务仍然从属产房,随时接受产房的人员调配,门诊存在空档期。我国孕妇与助产士人数比例尚不均衡,满足不了孕妇的需求[4],我国孕产妇获得孕期健康教育方式多是网络、孕妇学校、宣传资料,较为单一。而助产士咨询门诊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如分娩课堂、门诊咨询、产前访谈、产后回访及QQ群,增加了正面的信息沟通渠道。因此,对助产门诊服务达到了100%的满意,可见对助产士门诊有非常高的需求,建议配备足够人手,并增加门诊开诊时间。

3.2 孕期接受营养指导与孕妇体质量增长、婴儿体重的关系

从表1可见孕期曾接受营养指导组与未接受营养指导组比较,孕妇体质量增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接受营养指导孕妇的婴儿体质量增长较未接受营养指导孕妇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果表明,孕妇的体质量增长应注重质而不是量,讲究均衡饮食,少吃多餐和食物多样化原则,除了科学饮食外,同时需加强运动,以期获得一个理想的婴儿体质量,孕期营养教育仍是助产士门诊主要的教育内容[5]。

3.3 胎动计数的依从性

161名产妇中有87%的产妇学习了如何数胎动,未学习者可能与不定期产检有关,较多人选择了10次胎动法、1 h胎动法和12 h胎动法。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还是使用12 h胎动计数法[6],国外使用10次胎动法[7],加拿大妇产科学会(The Society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of Canada, SOGC)根据近期的研究,在其有关胎儿监护的最新指南中对胎动计数的临床运用做了总结:如计数2 h,胎动<6次,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查[8]。我们助产士门诊与孕妇每次见面均检查其胎动计数的记录,反复强调其重要性,但仅有60.9%的产妇坚持每天数胎动并记录。现时我们指导孕妇数胎动缺乏个体化教育,有些孕妇由于胎动时间无规律或下班较晚等原因而错过了数胎动时间,所以孕妇的依从性不高,仍需要改进和研究。

3.4 盆底肌肉锻炼效果

李兆艾等[9]、冯丽碧[10]研究过不同盆底康复训练的干预对SUI 发生的影响,其中Kegel 训练组训练后盆底肌电收缩强度和盆底肌力均较未干预组明显增强,对产后SUI 发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我们对于参与助产士门诊服务的孕妇,在孕妇学校开设产前运动课程,内容包括Kegel 训练,产后在住院期间随访时再次强化Kegel 训练,并要求持续练习至少3个月。从表2可见孕期学习Kegel 训练和使用者可预防SUI,与未练习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有1例产钳助产者,虽然练习会阴肌肉运动3个月但仍有尿失禁现象,因此应对手术助产的产妇进行综合的盆底康复训练,同时避免不必要的产钳,以减少对孕妇盆底的损伤,建议将盆底康复纳入妇女保健常规项目中。

3.5 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建立

尽管全母乳喂哺是喂养婴儿是最佳方式,而且有超过75%母亲开始选择全母乳喂哺,但到婴儿6个月大时,哺乳率却跌至低至11%,远低于Health People 2010年提倡的目标(即仍有50%婴儿全母乳喂哺至6个月大)[11]。卫生部资料显示,我国6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大约是67%,纯母乳喂养率25%左右,而在2013年我国城市母乳喂养率调查报告显示仅为16%[12]。助产士门诊通过分娩课堂和QQ群中妈妈们的正面支持,利用民间的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如母乳互助组织提供的网络教育,虽然仅有14.9% 在产房开始哺乳,但母乳喂养母亲在产后1~2个月坚持追奶直至纯母乳喂养,161名产妇的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达65.2%,母乳喂养平均8.1个月,最长达22个月。

3.6 产后情绪困扰

目前常用产后抑郁症自我评价量表是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EPDS)。助产士门诊通知产妇产后42 d到门诊填写EPDS,根据评分而进行心理辅导或转介。本组调查报告中发现有62.7%的人认为产后有情绪变化,最长受到情绪困扰长达1年,占14%。但没有一例愿意或尝试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此类产妇愿意在QQ群里向陌生妈妈诉苦发泄,同时会引起大家的共鸣,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劝解,也是一种缓解情绪压力的方法,因此,未有一例产妇因此而发生自杀的悲剧。Dominie TS Lee等[13]指出产后抑郁症状也受到产褥期社会文化特性的影响,中国妇女产后抑郁影响因素有:目前的生活事件,缺乏社会支持,婚姻不满意,既往有故意自伤史,以及产前存在抑郁情绪,婆媳关系不好和没有陪月在产后阶段也与抑郁评分高有关联。殷素华[14]通过调查问卷也发现孕妇妊娠期间均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此压力源的主要原因为对妊娠和分娩认识的不足。

综上所述,我院助产士咨询门诊所开展服务项目是行之有效的,它是一项连续性的产科新型助产服务模式,包括产前教育、产时陪件分娩及产后康复服务,缺一不可,它能够提高孕产妇自我监测的能力、自然分娩的信心,减少分娩并发症,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预防产后抑郁,提升产后生活质量,增加社会满意度。应避免单一咨询,建议门诊指导与孕妇学校课堂结合起来,让孕妇做到身体与心理准备、营养与运动的结合,即是有备分娩,同时关注孕产妇的社会文化影响,有助于降低产后抑郁发生。

[1] 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MIDWIVES.“The international definition of midwives”. quickening, 2005, Sep/Oct, pp3 (Mau ELF & Wong MWL). continuity of midwifery care: the role of named midwife[J].The Hong Kong Nursing Journal, 2007,43(1):8-13.

[2] 黎秋妹,叶巧梅,周志云.助产士产前门诊对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03-104,106.

[3] 洪 燕.助产士门诊服务模式及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2906-2908.

[4] 武晓丹,丁 焱,朱春香,等.孕晚期初产妇对助产士产前门诊体验的质性研究工作[J]. 护理学杂志, 2012,27(12):4-6.

[5] 马凤兰,郭肖兰,邓华艳,等.助产士咨询门诊干预下母婴结局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2):3171-3172.

[6] 阎鸿萍,王晓慧,朱春花,等.护理干预对孕妇自我监测胎动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10):43-45.

[7] WINJE B A, SAASTAD E, GUNNES N, et al. Analysis of ‘count-to-ten’ fetal movement char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BJOG, 2011,118(10):1229-1238.

[8] LISTON R, SAWCHUCK D, YOUNG D. Fetal health surveillance: antepartum and intrapartum consensus guideline[J].JOGC,2007,29(Suppl 4):S3-56.

[9] 李兆艾,王 莉,傅 葵,等.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盆底康复训练对比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 志,2009,25(10):609-612.

[10]冯丽碧,吴志刚,陈玉秀.群组管理对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5,15(2):149-150,154.

[11]KENT J. Defining normal breastfeeding patterns[J/OL].milk science,2013.(2013-12-04)[2016-07-17]. http://milkgenomics.org/article/defining-normal-breastfeeding-patterns/.

[12]王 媛.2013年我国城市母乳喂养率仅为16%[EB/OL].(2014-01-01)[2016-07-17]. http://baobao.sohu.com/20130731/n383060667.shtml.

[13]LEE D T S, YIP A S K, CHAN S S M, et al. 香港华人妇女产后抑郁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19(9):626-630.

[14]殷素华.孕妇妊娠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院,2015,15(3):146-148.

R169.1

A

10.3969/j.issn.1671-332X.2016.11.056

郭肖兰 赖耀玉 王 波 马凤兰 :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广东深圳 518133

猜你喜欢
胎动助产士盆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胎动怎么数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胎动,优生晴雨表
胎动
——来自宝宝的问候
胎宝宝动在告,诉你什么?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