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黎梅 Wu Limei 杨 静 Yang Jing 沈 黎 Shen Li
杭州近现代历史建筑营造技术特征研究
■ 吴黎梅 Wu Limei 杨 静 Yang Jing 沈 黎 Shen Li
文章首先对杭州历史建筑的营造方式和类型进行分析和概括,然后从主体结构、墙体、屋面、楼梯、材料等具体构造出发,分别对传统木构建筑的营造技术特征、近代砖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术特征、近现代砖混、钢混建筑的营造技术特征进行详细阐述,为系统研究江南地区近现代历史建筑营造技术特征提供案例和素材。通过分析发现,杭城近现代历史建筑所采用的营造方式、建筑材料和风格,与其使用功能、时代背景、文化影响具有密切的联系,并在江浙沪地区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杭州;近现代历史建筑;营造技术
杭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古城,众多留存至今的近现代历史建筑,不仅具有典型的江南地区风貌特征,也有杭州自身的地域特点:既具历史古都皇家的大气风范,兼有江南民居小桥流水的朴实无华,同时也汲取了古今中外的建筑风格。不同建筑采用的营造方式和建筑材料,反映了城市对传统建筑营造技术和文化的传承方式,也代表了当时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对杭州近现代历史建筑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其在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上的特征,分析其与其他江南城市的相似和区别。
本文将按照营造方式的不同,主要从4个方面对杭州近现代历史建筑进行分析和研究:历史建筑的营造方式和类型、传统木构建筑的营造技术特征、近代砖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术特征、近现代砖混、钢混建筑的营造技术特征。
杭州近现代历史建筑形态多样,类型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分类研究。从功能类型看,以民居为主,其次是商业建筑及办公、工业、教育、军事、宗教等建(构)筑物。从建造年代看,以清末民国时期为主,少量为建国初期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型建筑。而从建筑的结构和营造方式看,则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延续本地历史,采用江南传统营造方式的木构架建筑;第二类是将江南传统的木构架和西式的外墙、屋顶、梁柱、露台等结构形式相结合,以砖木结构为主,局部采用夯土或混凝土的营造方式;第三类是引进西方现代营造技术建造的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杭州近现代历史建筑中采用的江南传统营造方式继承了本地固有传统。杭州滨临钱塘江,自古以来有吴头越尾之称,从营造体系上来说,属于江南地区传统营造技术区中太湖流域一系和钱塘江流域一系共同影响的地区,其营造技术具有钱塘江流域建筑技术特征,也受到太湖流域影响。这种营造技术和周边的宁绍地区、嘉湖地区等都有相似之处,呈现一种融合的趋势,但又具有杭州本地特色。传统木构建筑在杭州老城区主要集中在历史比较悠久、传统文化相对较深厚的地区,如受南宋文化影响较大的太庙、御街周边的大片民居和老商号——大井巷片区(图1),受古运河文化影响的货运、聚居之地——小河直街(图2)等;钱塘江对岸的滨江、萧山地区的历史建筑,则受宁绍文化影响,均采用江南传统木构方式建造。
砖木结构的营造方式是近代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产物。杭州作为近代中国对外主要口岸城市,是上海的后花园,不少商界、政界、文化界名流纷纷选择在老城内或西湖周边建造各式砖木结构为主的花园别墅或会馆,如西湖边上的王庄(图3)。早期的房地产开发商也看准时机,在老城内的商贸聚居区择地建房,建造了一批规模相对较大的近代里弄式住宅,如源茂里近代建筑群(图4)。此外,一些跟随潮流的商业店铺也不甘落后,将西式门脸和中式木结构结合起来,局部混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砖木混合结构体系。
图1 中山中路—大井巷片区
图2 运河边的小河直街
图3 西湖边的王庄
图4 源茂里近代建筑群
第三类砖混、钢混营造方式主要体现在近代银行、邮政等公共建筑,以及建国后的体育、展览、办公、教育、工业等大型公共建筑中。其中,近代公共建筑在西洋文化和殖民文化的影响下,多由外国建筑师设计,砖石立面手法严谨,内部为钢骨水泥结构,如浙江电话局旧址建筑(图5)。建国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末建造的公共建筑,受苏联援建和我国建国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其营造方式体现了一定的经济性、节约性,并带有较明显的政治色彩和文化语境,如浙江展览馆(图6)。
图5 浙江电话局旧址建筑
2.1 总体特征
杭州老城区的传统木构建筑具有杭嘉湖地区南缘的特点,滨江区、萧山区的民居则更能体现宁绍地区特征。从空间结构特征来看,杭州老城区的历史建筑因用地紧张,大多数占地比较狭窄,所以布局比较紧密,木构架也很紧凑。而城郊的民居占地宽裕,所以建筑也比较疏朗,木构架尺度也要相应大一些。
从连接方式来看,杭州的木构建筑呈现出较明显的抬梁-穿斗混合特征,即采用插梁式构架(图7)。所谓插梁式构架,是梁上承短柱,梁插在柱身上,以柱头承托檩条。这种构架既不同于典型的抬梁式构架(檩架在梁上,梁架在柱上),也不同于典型的穿斗式构架(檩架在柱头上,穿插在柱身上)。杭州民居木构架中,檩条则往往由梁柱连接在一起承托,由于梁架多采用圆形,柱和梁都是圆柱形构件,相互穿插时由于直径不同就出现两种情况:①当柱径大于梁径的时候,常常用木鱼肩连接,将圆梁端部做成木鱼肩,插入柱头卯口中;②当柱径小于梁径的时候,则常常采用梁箍柱连接,在梁端做出箍头仔口,箍住柱头。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最后的结果都是梁柱紧密结合在一起承托檩条。
图6 浙江展览馆
图7 杭州民居中的插梁式木构架
(2)特色空间和营造技术
在钱塘江以北的老城区,木构建筑更接近太湖地区的做法。建筑中主要的厅堂一般会在明间两侧用抬梁式梁架,而山墙处用中柱落地的混合式梁架,这是一种在江南地区被广泛采用的木构架组合,可以为建筑中部提供较大的无柱空间。在钱塘江南岸的民居当中,楼厅明间有的不设楼板,采用两层通高的做法,形成一个一开间宽的高敞大厅,如滨江区长河老街山下里10号民居建筑(图8),这种做法在老城区则没有发现。
杭州木构建筑大多是单层或者2层,即使是2层建筑,柱子也是通长的,这也使得建筑形体上少有向上收分,反而是二层向外挑出檐箱的很多,檐下的牛腿、斜撑非常发达,有的承托出檐,有的承托檐箱(图9)。这个部位成为非常重要的装饰部位,这和苏州民居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受到浙江中南部的影响。虽然主要梁架很简洁,但是许多历史建筑设有前廊,多采用轩顶,又叫轩廊。廊下空间是江南传统民居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从建筑上说介于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之间,是室内外的一个过渡。轩廊一般对着内院敞开,极少数被放在室内,是很重要的起居空间。廊轩的式样有多种,以船篷轩居多(图10),也有弓形轩、菱角轩等,还有更简洁的平顶花格。跟苏州相比,整体上更加朴素大方,而且常常和外檐挑头、牛腿等连成一体。
图8 山下里10号通高厅堂
图9 檐箱部位大样图[1]
杭州木构建筑的屋面坡度较平缓,有举架,但是大部分举架不太明显。总体说来,城区民居比郊区的要平直,年代近的比年代久的要平直,推测其原因可能与受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影响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梁架上也很少用雕刻,大部分雕刻集中在轩梁、雀替、花机和檐口的挑头与斜撑等部位上。传统木构建筑内部多采用中式闷筋楼梯,又称夹梁楼梯,造型较为简朴,楼梯坡度较大。
图10 廊轩部位大样图[1]
图11 枝头巷13号裘宅泥墙
2.2 特色维护结构
杭州传统民居中,最有特色的维护结构要数夯土墙。江南地区自古繁华,到了明代,砖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城市建筑中往往难觅土墙的踪迹,杭州则是例外,在一些历史街区如五柳巷、十五奎巷、中山路、笕桥,以及一些背街小巷里还存有不少夯土墙(图11)。这种营造技术在杭城一直延续了上千年,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杭州人的简朴作风使然,夯土墙更经济实惠;二是南宋王朝带来的中原地区风俗残余,让夯土技术一直被保存了下来。
杭州的泥墙根据其施工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称作“拖水(读音: si)墙”,是使用墙厚400mm左右的4块模板内夯实泥土作墙体,墙体上下等厚。这种墙不高,一般作围墙用;另一种称作“垓水(读音:si)墙”,是使用两块高约500mm长约3m的木墙板夹于4立柱间,往内倒土不断夯实,随着墙体升高,墙厚逐渐减小——由墙脚的600~900mm 收水(读音si)到400~500mm,墙高可达4~5m,一般作房屋的山墙用。当墙的两边都有房屋时(称双落缝泥墙), 泥墙两面“收水”;作房屋的单面山墙时(称单落缝泥墙),泥墙外侧“收水”[2]。杭州民居中夯土墙很少到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土质不是很好,所以一般只夯到一层檐口以下高度,上面山尖部分用编竹夹泥墙嵌在框架之间。下层的土墙厚,而且包在柱外,有时甚至还要离开柱子20~30cm,所以上下墙不在一个垂直面上。为防止雨水冲刷土墙顶部,在墙头上加披檐,这本是一种从构造出发的处理,但在形体上却成为杭州民居的特点之一,从构图上把上下两种墙面接了起来[3]。
在钱塘江南岸的民居则使用很有特色的石板墙,这种石板墙常见于萧山、绍兴一带,是浙江民居中比较有特点的一种做法(图12)。这种石板墙横向排列,和天台等地的竖向石板墙不同,墙的做法是在基石上立断面为“工”字形的石柱,两柱间嵌入横向石板,一般叠垒二到三块,最高可以叠到五块,板上加横梁,梁上砌砖墙。这一特色结构被当地人称作“萧石墙”,能够起到较好防潮功能。
从清末开始,西洋建筑营造技术就逐渐进入中国,在各通商口岸的租界里,兴建起殖民地式建筑。到了民国时期,西式建筑营造技术已经在沿海城市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一些原来在城市中承担房屋营造的木作工匠就顺应时代潮流,掌握了这种新的营造技术,开始承接新的营造任务,甚至出现规模化的营造厂,将西方联排住宅和江南传统院落住宅完美融合,创造出近代最早的低层高密度集合住宅——联排里弄住宅。
图12 滨江区西兴杨宅石墙
民国时期,杭州对临近西湖的原清代旗营进行改造,推行了新市场规划,带动了房地产的发展。在杭州湖滨、中山路等繁华地带,受上海殖民文化的影响,成片建造的联排里弄住宅也陆续涌现,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湖滨的思鑫坊、湖边邨(图13)、九星里,中山路的源茂里、惠新里、平远里(图14)等。这些里弄从风格和形式上看,既有早期的以中式风格为主的石库门里弄,也有中后期的新式里弄、花园里弄等;从营造方式来看,既有主体以传统木构架为主、局部辅以西式入口山花、门楣、铸铁栏杆修饰的,也有主体砖木混合承重结构、人字屋架,局部设有混凝土露台的。
图13 湖边邨建筑群
图14 平远里建筑群
除了里弄住宅外,近代杭州独立式花园住宅也特别多,这主要缘于杭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山水环境,许多商贾名仕、军政名流愿意在杭州购置或兴造别墅。这些花园别墅建筑多数采用了新的营造技术,底层设有架空防潮层,外立面西式建筑风格,内部结构抛弃了传统木构架形式,而采用砖墙、木梁、木搁栅、三角木屋架混合结构,局部使用了混凝土梁、柱和楼板。这些花园住宅墙体采用的青砖和红砖,早期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后来逐渐开始使用周边地区知名窑号出产的砖瓦(图15),但是彩色玻璃、马赛克地坪等材料基本都是国外进口;室内楼梯多采用西式三角楼梯,栏杆扶手为西洋样式并刻有线脚;建筑屋面多采用四坡屋顶,开设老虎窗或八角窗,因其具有和传统建筑迥异的外形,所以最初被称为“花园洋房”。
随着外来建筑文化和建筑材料不断引进,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杭州陆续建造了一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多用在大型的公共建筑中,如邮局、银行、图书馆等。杭州中山路沿线近代不少商业建筑采用了钢混结构技术,这些建筑大多数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外墙多数采用石材作为主要材料,内部却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使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顶或者三角形屋架,如中山中路261号浙江兴业银行旧址,是近代知名建筑师沈理源的代表作;又如惠新路上的浙江电话局旧址建筑、十五奎巷的市委党校图书馆(图16),也都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内部的细部又兼具传统中式风格,反映了近代建筑文化融合、发展这一进程。
图15 刻有窑号的青砖
图16 十五奎巷市委党校图书馆
建国初期至70年代末,受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杭城建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砖混结构建筑,包括展览馆、文化馆、学校、疗养院、宿舍等,这些建筑主要靠砖墙进行承重,局部梁柱会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木桁架屋盖体系,建造原则以经济、适用为主,建筑风格上则因受到民族振兴、苏联共建等政治、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以传统复兴和苏式风格为多。如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历史建筑群,将传统宫殿式大屋顶和近现代砖混结构完美结合,飞檐翘角,外墙饰有祥云、如意等中式图案,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图17);又如太庙巷58号江干文化馆建筑,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主体为砖混结构,每个房间顶面则使用了罕见的砖拱薄壳结构,立面风格及室内楼梯、吊顶浮雕装饰等均体现了苏式风格(图18)。
此外,杭州近现代还有不少工业厂房也采用了砖混、钢混排架结构体系,如位于拱墅区丽水路的杭丝联建筑群,建于20世纪50年代,原为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锯齿形钢筋混凝土屋面较好的满足了丝绸工业车间采光、通风、散热的工艺要求。也有不少工业建筑在结构设计、施工上大胆创新,如位于运河畔的小河油库建筑(图19),外墙清水红砖实叠,屋顶借鉴当时德国最新设计,采用双曲马鞍形薄壳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实为罕见。
图17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教学楼
图18 太庙巷58号江干文化馆
图19 小河油库建筑
建筑因文化而立意,文化由建筑而传承。杭州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营造技术,既具有江南地区尤其是太湖流域的文化特征,也受到了南宋文化、西方文化乃至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其建筑风格、建筑材料、营造技术具有江南地区特征,也兼具杭州本地特点,如何保存好这些历史建筑,运用好这些具有地域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元素,是保持建筑多样性、延续地区历史文化脉络的重要途径。
[1]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杭州市历史建筑构造实录(民居篇).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
[2]朱天禄.杭州历史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住宅科技,2007(4):41.
[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浙江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Study on Feature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s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construction mode and type of Hangzhou's historical architectures, and then respectively elaborated the feature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of traditional timber architectures, the feature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of modern brick-timber architectures and that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brick-concrete and steel-concrete architectures from detailed structures of main body, walls, roofs, stairs and materials so as to provide cases and materials for systematically studying the feature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architectures in regio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fter analyzing, it fou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modes, building materials and style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architectures in Hangzhou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functions of us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inf uences and they are unique and representative to some extent in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regions.
Hangzhou,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architecture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15-12-21)
2013年度杭州市社会发展科研专项计划,编号20130533B19。
吴黎梅,硕士,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杨静,硕士,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沈黎,博士,浙江工业大学建工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