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河 杨帆
摘 要:当前研究生学习管理方式已明显滞后于新课程理念的发展步伐,给以自主为特点的研究生学习带来诸多不便,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为研究生自主学习管理提供便利,为了进一步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方便管理者的管理,本文针对传统的研究生学习管理方式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助式”学习管理这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并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搭建了网络系统框架。
关键词:研究生;自助式学习;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5-0041-03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不断增加的研究生数量对就业压力提出了新挑战,由此而引发的就业人数与研究生人数比例不增反减的现象令人堪忧,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模式下研究生在整个学习期间的教学工作由学校统一管理,不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参加各类活动,学生都缺少一定的自主选择权[1],在这种自主选择权缺失的管理方式下不仅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还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人们的观念意识也随之而更新,他们对教育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更高的要求,即教育要以培养人和发展人为最终目的。也就是说,教育要以人为本。因此,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本文提出了“自助式”学习管理。
一、系统“自助式”的特点
“自助”一词最早来源于我国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其中:“自,鼻也,象鼻形,今义从也,己也,自然也皆引伸之义。”,“助,左也”。把这两个字结合起来成“自助”一词,就可以理解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学习帮助自己。也就是说,自助式学习管理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依靠自己对个人的学习进行计划、管理、监督,从而实现学习的自助式管理。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学习者对自己已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风格、智力等影响学习的因素的全面认识。学习者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认识,从而对自己进行自主诊断与评价。针对以上学习影响因素该系统提供了一些测量量表[2],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可通过学习时间测定量表、多重智力调查表、学习风格测量表、思维类型测试表、气质调查表、性格内外向调查表、成就动机测验、学习坚持性测验、焦虑程度自我评价表等,对学习者自身进行各方面测量。通过该项测试,学习者在学习之前既能对自己有一个初步全面的认识,系统还会记录下学习者在学习之前的个人原始数据。当学习者进行学习时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准确快速地找到学习的起点和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随时对自己各阶段的学习水平进行测试,以便于与之前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评价, 从而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不足。通过自我认识环节,学生可对自己有较清晰的定位,因此可以说自我认识是自助学习的基础。
2.自我规划(计划)
该系统最为关键的特征是它的“自助式”学习,但自助学习并不等同于自由散漫、漫无目的的学习,本系统中学生在了解了学习期间的课程目标后需要制定相应的个人培养计划表,这就需要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包括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的学习目标以及制定学习时间和进度的计划安排,并且按照计划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有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需要小范围地调整计划和进度以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自我规划是自助学习管理的保证。
3.自我选择
自我选择主要针对的是课程选择的“自助式”,传统模式下学生的课程选择均是由学校统一负责,学生几乎没有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该平台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师的建议形成自己的课程表(也称教学菜单)[3]。学生将在教学大纲的前提要求下自由选择所修学科的课程,安排自己学习的时间,由此,该系统的设计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中提到的信息化核心理念——“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可以说自我选择是自助式学习管理的核心。
4.自我管理
所谓自我管理,也可称为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自助式”主要体现在学习者个人对学习过程的自主管理和监督,该系统平台的设计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既是学习者,同时也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必须对自己进行管理,对自己本身以及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适时改进自身不足,调整学习状态,完善学习计划,从而保证整个学习过程的顺利、高效进行。可以说自我管理是自助学习的关键。
二、系统框架与功能模块设计
研究生自助式学习管理系统平台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它利用网络数据库技术为研究生提供了一种自助式的学习环境[4],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为研究生的自我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该系统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课程学习模块、在线交流模块、个人学习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如图1所示。
1.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自助式选课模块[5],也是该系统的核心模块,包括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专家咨询三个子模块。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必须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本系统中将课程目标按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博士、硕士)、不同类别(专硕、学硕)分为博士课程培养目标、专业硕士课程培养目标和学术硕士课程培养目标,以此清晰展现出对应学科各层次与类别的归属,方便学生应用。学生在确定自己属于相应类别、层次之后初步了解该培养目标的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实践课和选修课,包含了研究生在整个学习期间的各种不同类别的课程学习资源;此外,专家咨询模块包括电子邮件、在线咨询、线下电话,学生可以通过任何一种方式向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咨询;在选课过程中学生还应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个人爱好来最终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课程表(教学菜单)。在选课的规定时间内,学生可以对已选课程进行查看、修改、删除等操作。并且在选课结束后学生通过系统可以查看任课教师、教室安排以了解教学计划。与此同时教师可通过该系统进行调课、上课。教学菜单的生成能满足不同学习者、不同知识水平学习者需求,其结构流程如图2 所示。
2.在线交流
在线交流主要针对的是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包括在线区、上传区、下载区、留言区、管理区。在线区是当用户(教师和学生)进入该平台后,用户之间进行的在线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可通过此模块探讨学习过程中的共性知识,促进学生在相近的学习层次上互相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可由该渠道授业解惑,教师也可方便搜集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对其进行针对性解答,学生更能由此接受高层次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受益匪浅;除此之外,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可通过在线交流互换授课心得、提出教学反思,以此来提升教师的授课技能。教师、学生彼此之间的及时交流,保证了问题的及时反馈。上传区与下载区是用户之间资源的共享天地,通过该途径,用户之间可以将资源长时间存储与共享。留言区则是针对一些共性问题的解答以及解决教师不在线时对问题的反馈。管理区主要是对于管理员登录后进行的编辑、增加、删除空间内文件、目录、留言等。
3.个人学习管理
个人学习管理主要是学生对于个人自主学习的管理[6],是学生个人学习中心。包括个人学习计划表、学习记录、个人收藏、个人笔记、课程作业、主持或参加课题、学术报告或会议、发表论文、学位论文以及其他事项。个人学习计划表是课程目标的细化,包含着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规定的教学任务,可以细化到乃至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当学生在完成该项任务后,可在该项任务后划“√”来表示。学习记录主要记录学生每天的学习轨迹,系统将这些轨迹自动保存,学生通过查看这些轨迹检查个人每天的任务是否完成。个人收藏则是学生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资源的存储、收藏,学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图片及文本资料等保存在这里,并收藏一些网址,便于以后查找及应用。个人笔记是关于学生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学习反思、见解等,学生可通过这个过程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从而进行自我评价。课程作业则是学生上完课程内容以后,教师将作业发布到该平台后,学生通过浏览作业在该模块完成课程作业,该模块包括学生姓名、作业题目、作业内容、提交等标题框,方便教师批改作业。主持或参加课题是研究生在校期间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科研课题研究,学术报告或会议主要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研究意识,让学生了解一些各领域的研究动态,开拓眼界,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启发,通过该模块可以清楚地看到会议的类别、等级、内容以及学生心得体会。学术论文中论文按不同级别分为IC及以上、北大核心、CSSCI、SSCI级别,在每个级别有关于本专业所对应的各级杂志社以及论文发表要求。学位论文模块有关于写论文的整个流程,包括论文规范、开题、中期审查、答辩、上传论文、导师交流区等。
4.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面向的对象是系统管理员,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信息发布、用户管理、系统维护。信息的发布是由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三者共同完成的,系统管理员主要是针对系统消息的发布,如课程表发布、学生调课通知、信息公告、教师简介等,使教师与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的公布。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包括调课、上课、停课、作业发布、其他信息。学生主要涉及组织参加一些活动等的信息发布。因此通过信息发布,教师与学生及管理员之间可以达到良性互动,确保信息及时更新。而用户管理主要是对登录该系统的用户(包括教师、学生)进行管理,对这些人的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最后,系统维护工作主要是对有关系统进行的安全维护与软件维护,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总结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自助式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特点,学习者可以通过该平台使用各种技术来辅助完成教学任务,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框架,彻底改变了学习管理系统的原有模式,大大降低了学习者自我管理的难度,为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案。因而该学习环境的创设,不仅有助于学习者进行开放、多元化学习,满足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要,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教与学模式的变革,这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畅.学生自主学习探析[J].教育研究,2014(7).
[2]朱祖德,王静琼,张卫,叶青青.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
[3]蔡莉,朱炳宇,李海.基于CDIO理念的实训类课程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3).
[4]林莉兰.关于我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5]牟琴,谭良,吴长城.基于计算机思维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5).
[6]章国英,张力.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自主式学习过程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6).
[7]佟颖,王志军,谢延红,王雪.教师自助式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07(9).
(编辑:杨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