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顾军
摘要:慈禧太后对于戏曲的喜爱已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其执政后期,常年在颐和园上演宫廷戏曲,主要包括仪典戏和观赏戏两种类型。慈禧太后不仅赏戏、而且懂戏,并亲自主持将西皮二黄揉入宫廷戏曲当中。宫廷贵族对于京剧的喜爱,也带动了民间喜爱京剧的热潮,出现了戏曲演员地域的改变,这些共同促进了京剧的发展与成熟。
关键词:宫廷戏曲;戏曲类型;演出人员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后期的主要居住地,这里不仅是其主要的理政所在地而且成为其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慈禧太后对于戏曲的喜爱已经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其主要观赏的戏曲包括仪典戏和观赏戏两种类型。仪典戏大体上而言是配合节令和喜庆活动时的演出。观赏戏就是由人们所熟知的通俗小说或是神话传说改编而成的戏曲节目。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前,宫廷戏曲演出主要以昆曲、弋腔为主并偶有由吹腔、梆子、西皮、二黄等声腔组成的乱弹。光绪年间,由于慈禧太后的喜爱,民籍学生和外班以唱皮黄、梆子为众,兼唱昆曲和弋腔,为博得慈禧太后的喜爱,内学太监和“普天同庆”班也开始学习乱弹戏。
一、清代宫廷仪典戏的内容
这一类的戏曲演出主要反映了清朝皇室对吉祥如意的追求,这一类型的戏曲情节简单,多为恭贺吉祥的内容,这类的戏曲演出是烘托庆典气氛的演出,并非是经常的演出活动。
光绪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新建成的颐和园大戏楼以一出《灵官扫台》拉开了演出的序幕,寓意新戏楼的正式开演。接下来又演出了承应戏代表节目《芝眉介寿》,这出戏曲主要讲述的是南极仙翁率领众仙到京城献瑞呈祥,歌颂皇太后德治之功的故事。演出表演中,演员在戏台上同时站列成“福”、“禄”、“寿”三个字样,其中“福”字用演员31人,“禄”字用演员31人,“寿”字用演员32人,共94人。用众多演员堆砌出来的这三个字恰恰与颐和园大戏楼的“福台”、“禄台”、“寿台”三层建筑相辉映,众演员同声高颂“老人星现照琼楼,芝眉同介无疆寿”,[1]不仅迎合了祈福祝吉的心理,而且与颐和园中大戏楼的演出场所极为契合。
但是,在光绪三十四年的光绪皇帝万寿节前,出现了戏曲节目与所承应的节庆不相符的局面。此时的慈禧太后特意安排了《连营寨》,这出戏的服装主色全为白色,呈现出一场白盔白甲白旗号的场面。这样违反祖制的现象被记载在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二十五日的升平署档案当中,当日演出的《连营寨》是由慈禧太后极为宠爱的杨小楼、谭鑫培共同在颐和园大戏楼表演的。在皇帝寿宴的前夕,上演这种哭灵的剧目,可见慈禧太后此时对于光绪皇帝是极为厌恨的,演出这场戏的用心也就不言而喻了。
总体而言,清代宫廷仪典戏成为了清宫廷礼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类型的曲目是讶福迎祥的简单折子戏,时间上较短,大体上是一、二刻的时辰。虽然,在光绪三十四年的皇帝寿辰之前,出现了违背喜庆的承应戏,但是这是奉旨办事的结果,总的规矩还是没有改变的。
二、清代宫廷观赏戏的内容
观赏戏的戏曲节目内容丰富,人物之间的冲突明显,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形态、官场作风,彰显了主人公的侠肝义胆以及男女之间的忠贞爱情,并且有很多的武打戏夹杂其中,用于调节氛围,活跃场面。
慈禧太后,从光绪二十一年颐和园大戏楼建成之后到光绪三十四年去世,在此观戏300多天,最多一年竟然达到40多天。每次来颐和园的第二天或是第三天,慈禧太后必定会观戏,在此处观赏的戏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象征吉祥寓意的戏曲:如《福禄寿》,这一类的戏曲只在颐和园大戏楼演出,人物在福禄寿三台同时出场,规模宏大,寓意吉祥。第二类是由历史上著名的事件改编的历史剧,像诸葛亮用计谋击退司马懿大军的《空城计》,就是这一类戏曲表演类型的代表。第三类是表现母子之情的,例如陈香劈山救母的《宝莲灯》,北宋时期困居辽国的杨四郎盗取令箭出关探母的《探母》。第四类是表现臣子忠诚不二的戏曲,如朱元璋手下华云战败,诈降后战到身心力竭,自刎而死的《战太平》。第五类是为官刚正不阿,忠心事主的戏曲节目,如讲述杨延昭不徇私枉法的《斩子》。第六类是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夹杂嬉笑怒骂人间百态的社会众生相的戏曲节目,如《拾玉镯》、《戏妻》以及《翠屏山》等。第七类是谴责不孝行为,以泄私愤的剧目。例如弃婴被以打草鞋为生的养父张元秀收养,高中状元后却绝情不认,张氏老夫妇双双碰壁而死,为天理不容,雷公殛死张继保的戏曲节目《天雷报》。慈禧太后在戊戌政变后才开始要求上演此种类型的戏曲,以借助此剧来隐射光绪皇帝是不报养育之恩,要受到五雷轰顶的忤逆之子,并且这出戏是让自己极为喜爱的谭鑫培多次上演,足见慈禧太后此时对于光绪皇帝是极为不满的。慈禧太后爱看戏,甚至到了每日无戏不欢的境地,据笔者根据有关史料统计,慈禧太后在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这半个月内,共有119出戏曲表演在颐和园上演。其中初一有《跳灵官》等12出,初二有《平安如意》等11出,初三有《群英会》等10出,初七有《芝眉介寿》等10出,初八有《马上缘》等11出,初九有《黄鹤楼》等8出,初十有《福禄寿》等8出,十一有《打金枝》等9出,十二有《二进宫》等9出,十三有《游园惊梦》等11出,十四有《南天门》等10出,十五有《恭祝无疆》等10出,在这15天当中,由于初四至初六这3天没有欣赏戏曲,因此平均每天将近欣赏10出戏曲节目。由此可见,赏戏已然成为慈禧太后的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了。戏曲作为慈禧太后最主要的消遣娱乐方式,为此她不惜挥霍重金。据笔者查阅的一份资料显示,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至十月十五日,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大戏楼共赏戏19次,共花费银1532两多。
慈禧太后不仅爱听戏,而且很懂戏。从光绪二十四年开始,在慈禧太后亲自主持下,开始了将《昭代萧韶》翻改成皮黄本的工作。据笔者统计,慈禧太后在光绪二十四年翻改并演出了10本,其中有2本,于当年六月二十五和八月初三是在颐和园大戏楼上演的;光绪二十五年翻改并演出了21本,其中这一年并没有在颐和园上演《昭代萧韶》的记载;光绪二十六年翻改最后的9本,并有8本上演,其中三月十五、四月初一、十五以及五月初五这4天在颐和园大戏楼上演了《昭代萧韶》中的4本。与此同时,慈禧太后还耗费巨资打造服装、道具等。此外,慈禧太后对于戏曲的痴迷还表现在戏曲伶人表演之时,太后拿着剧本一点一点的对照,对唱词、唱腔、身段以及精气神、演员舞台站位等方面,因此这些伶人在表演时无不兢兢业业。
三、清代宫廷戏曲演出人员地域的转变
清朝戏曲伶人的籍贯从乾隆朝至光绪朝出现了地域性的转变,这与当时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和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有关。
乾隆至光绪这四个朝代中,前期江苏籍和安徽籍的戏曲伶人一直占的比重都比较大,之后北方籍的戏曲演员逐渐增多。这是因为江苏、安徽地区的名师众多,戏曲传统悠久,在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带来了很多的江苏和安徽等地区的戏曲伶人,这些伶人也将自己地区的戏曲文化带入京城中来,他们逐渐在京城的戏曲界站稳脚跟,并不断的扩大自身的影响。嘉庆年间编写的《听春新咏》,共涉及当时的戏曲伶人100人,其中江苏籍72人,安徽籍15人,北京籍5人,四川籍2人,其余籍贯为湖南、湖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北各1人。从嘉庆朝开始,北方的戏曲演员开始逐渐的增多,这是因为之前随着乾隆朝进京演出的部分南方戏曲演员定居北方,他们的后代有继续从事戏曲演出的伶人,因落户北方,因此籍贯也改为北方了。
此外,清宫对于戏曲表演的要求不仅要满足帝后的欣赏娱乐,而且要做到民间的示范作用,因此无论是唱词、服装还是道具等,都要融合到宫廷文化中来。如咸丰五年恩赏日记档记载:“十一月三十日朱批一件:《红门寺》轴子除妇女仍旧装束外,一切男之正杂爵色俱改本朝衣冠,于成龙带红顶,方补,朝珠,便衣,穿马褂,代小帽。知州代亮白顶,方补,朝珠,如有不全者,着酌量穿带。庙内妇女有几个梳两把头的,一把头的。”[2]再如同年的旨意档记载“三月二十日金环传旨,二十一日办事后,万岁爷看所学十二刀进内承应。再,所学三套刀法,以后所学轴子内如有操练、摆阵之戏,将所学三套刀法入在戏内。再,本学照旧排差使,如若教学刀法,着听传。钦此。”[3]清宫统治者从演出剧目内容、唱词、唱腔到演出服饰,都渗透着统治者的意识与思想。而正是有了统治者的严格要求和戏曲伶人们的逐步改善,才使得戏曲表演艺术水平的逐步提高。
四、结语
总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末宫廷贵族的支持和倡导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优越的物质条件,京剧得以迅速的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魅力与鲜活的艺术特色,最终迅速的将其影响扩展到了全国,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北京颐和园管理处.庆演昌辰[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3:103.
[2]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三.清宫文献[M].江苏:凤凰出版社,2011:222.
[3]傅谨,主编.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三.清宫文献[M].江苏:凤凰出版社,2011:223.
作者简介:王 涛(1989-),男,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专门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社会文化史。
顾 军(1963-),女,北京人,硕士,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民俗史、文化遗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