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荣章
为什么说大家都矢口道茶道艺术,因为大家都知道什么是茶道,也都知道什么是艺术,所以一定知道什么是茶道艺术。
但很多人会说我不懂艺术、我不喜欢艺术,艺术让人看了听了想睡觉,倒不如娱乐界提供的那些节目让人兴高采烈。有人也说,音乐厅里的音乐、画廊里的绘画只是给自命不凡的人自己爽而已。但这只是普及度的问题,不能推翻“大家都知道艺术”的命题。这里所说的大家是指整个社会最终做出的结论,如最终政府或民间还是花了大钱盖了可以与别人媲美的音乐厅与美术馆。我们可以说那只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为什么要装这种门面,为什么要花大钱邀请有名的交响乐团来演奏、邀请有名的画家来办展览?这说明了大家还是懂得、认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的。
泡茶喝茶只是日常生活餐饮的一部分,何必说到艺术?每个人的年均饮茶量只要从600g增加到800g,就说明了茶文化的发展、生活品质的提升,对吗?相同的,烹饪也只是日常生活餐饮的一部分,何必说到烹饪艺术?歌唱也只是日常生活舒发情绪的一种方式,何必说到音乐艺术?但是大家都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有些人只要有茶喝就觉得满足了,有些人必须喝到艺术境地才放心;有些人有音乐听就高兴了,有些人必须听到艺术性很高的曲子才尽兴。大家追求生活品质,虽然生活品质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总是往艺术层面靠拢的。泡茶喝茶的品质无法从每个人的年均饮茶量显示,但可以从茶道艺术化的程度看得出来。
大家都知道艺术,为什么不都去音乐厅听音乐、都买艺术性高的绘画作品回家挂?大家都知道茶道艺术,为什么不都把泡茶喝茶像一件艺术作品般地创作与欣赏?甚至于还有那么多人批评艺术的不是?一方面是大家的喜好与生活背景不同,一方面是有些人对艺术的解读不同,认为艺术就融合在通俗之中,无法将艺术独立出来。喜好与生活背景不同自然对艺术与通俗有不同的追求力度;认为艺术融合在通俗之中的人,事实上是要有“艺术慧眼”才能看到,而且从事者是否知道他在进行一件艺术的创作或欣赏呢?总之,除了对艺术解读的不同外,不同艺术含量的作品都如金字塔般地分布,艺术含量愈高者,创作与享用的人数一定愈少。但就整座金字塔而言,顶端的撑高可以增加金字塔的体积。
日用的泡茶喝茶一定占据了金字塔的基层,那是形成茶文化的基础,日用的泡茶喝茶摒除了解渴、保健、社交、表演的功能性,剩下了泡茶、奉茶、品茶本身,就形成了金字塔的中层,如果在泡茶、奉茶、品茶之中加进去美学的成分,就形成了金字塔的顶层。由于金字塔中顶层的体积大量减少,不赞同茶道艺术的人就会很多,赞成与音乐、插花、表演等相结合的众艺式茶道的人口就会占绝对的多数,有人也就据以反对茶道艺术,反对到音乐厅、美术馆都盖不成,反对到茶文化系只能开些金字塔基层的课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