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慧
多维协同智造未来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杨海东专访
文/潘慧
【专家简介】
杨海东,博士,广东工业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调创新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第七批省级培养对象。2005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并留校任教;2011年7月,调入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8-2009年,在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2009-2011年,在惠州仲恺高新区挂职任管委会副主任。近5年来,共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ISTP索引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学术专著2本,参编专著3本;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广东科技》:请您介绍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的基本情况。
研究院建设首期由南海区人民政府提供1亿元建设资金、2万平方米建设场地及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广东工业大学负责经营管理。研究院于2013年1月注册成立,属于第三类事业单位,按企业化形式运作。
研究院以“开放为源、创新为魂、机制为根、人才为本”为建设理念,推行“多维协同、智造未来”的发展理念,以“集聚全球智慧,支撑智能制造”为己任,重点建设精密装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三大创新创业中心。通过“向上延伸、向下延伸、向内延伸”三大发展路径,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重点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和产品,培育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推动企业和行业技术创新,争取在3-5年内建成珠江西岸先进装备产业带的创新引擎之一。
截至2015年5月,研究院共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130多人,其中院士、千人计划、国内外知名教授等顶级人才40多名,孵化和引进近30个高端创业团队,已注册实体公司20多家,通过科技券和人才券项目20多个,申请专利近200件,服务地方企业超300家,吸引社会投资资金超过2亿元。
2015年,研究院已建成全市首个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牵头成立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参与佛山市中科高新增材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举办珠江西岸智能制造大讲堂、开展佛山市企业智能制造需求调研、举办多场“创新驱动智造南海”南海区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对接会等。
成立至今,研究院得到了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广东省政协主席王荣、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佛山市市长鲁毅、南海区委书记梁维东等领导的莅临视察,建设成效获得领导的一致认可。
《广东科技》:佛山智能制造产值已超千亿,拟打造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在此过程中,研究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杨海东:研究院是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省前孵化器试点单位、佛山市新型研发机构、南海区科技服务机构、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联盟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单位、佛山市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唯一建设单位、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会长单位。在机器人产业人才培育、企业孵化、产品研发、技术服务、机制创新等方面立足佛山实际,均有力地促进了佛山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切实提升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长远竞争力。
在人才培育和团队引进方面,截至2015年5月,研究院共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130多人,其中院士、“千人计划”、国内外知名教授等顶级人才40多名。2015年上半年,新增国内外高端人才15人、国内外知名教授等顶级人才10人。目前,研究院及入驻企业招纳人才43名,研究院组织入驻企业开展“3+1”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集聚了一批国内外重点实验室、全球知名企业的创新资源,培育孵化近30个创新创业团队。2015年新增天米科技教育机器人、北京大学特种机器人、乐施达防爆机器人、华恒(AGV)移动物流机器人、鑫星纸业包装机器人、丽柏特陶瓷自动化装备团队、意戈力机器人等10个高端创业团队。研究院还将继续完善已建成的精密装备、机器人和3D打印三大创新创业中心。
在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方面:一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究院及入驻团队共申请专利近200件,其中,2015年上半年新增45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研究院项目部计划申请专利10项。服务地方企业超300家,2015年上半年超100家。2015年上半年研究院及各团队实现技术服务收入超过3000万元。
二是研究院技术团队基本组建。2015年上半年,研究院组建了20人左右的机器人技术团队,负责研究院对外技术服务、新产品研制、科技项目承担等。截至2015 年5月底,研究院已与广东奥尔斯电梯有限公司、佛山市铭特铝业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欧曼家具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集团等佛山地区行业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重点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程项目合作。
三是精密装备中心团队发展良好。精密装备创新创业中心以佛山市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与佛山新成洪鼎机械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发展势头良好,新产品研发、知识产权申请、产值销售都有较好表现。其中,佛山市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与佛山市南海鑫隆机工机械有限公司、佛山市沃顿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志高空调等多家企业开展数控装备方面合作,开发研制“生物颗粒燃烧自动化设备”、“木工喷涂机械系统”等10余项新产品与新技术,2015年上半年申请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新成洪鼎开发研制的新一代移动加工设备——三维柔性组合式车镗铣床与核聚变环流器指形爪安装设备工作持续开展,并与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江南造船厂等大型龙头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上半年营业收入超500万,合同金额达1358万。
四是机器人中心团队发展势头强劲。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机遇与挑战,研究院机器人企业着力抓住佛山地区机器人产业需求的机遇,不断提升企业实力,树立企业品牌,整合各方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机器人中心以佛山市新鹏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发展势头强劲。
其中,新鹏机器人与东鹏洁具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博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新明珠陶瓷集团、乐华陶瓷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陶瓷装备行业自动化系统项目合作,自主研制技术“智能机器人卫浴施釉装备与技术”并完成省级新产品新技术成果鉴定,2015年上半年销售订单超过1000万,已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并着手准备挂牌“新三板”。
其中,泰格威机器人与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东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及教育单位开展制造装备焊接自动化系统项目及创新创业项目合作,2015年上半年销售订单超过1200万,已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并着手准备挂牌“新三板”。
2015年4月12日,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视察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
《广东科技》:研究院如何在技术研发和应用上,支撑机器人产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杨海东:2015年,研究院已建成佛山市首个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牵头成立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并紧紧围绕佛山市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和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积极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全力推动佛山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第一,掌控行业运行态势。研究院已梳理佛山全市机器人产业及其上下游相关的扶持政策,牵头围绕佛山主要支柱行业启动为期2个多月的智能制造需求调研,通过实地调研、技术研讨、解决方案推广等方式,计划形成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等,为政府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把脉佛山机器人行业发展供求关系,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研究行业发展方向,掌控行业运行态势。
第二,搭建机器人应用推广平台。研究院已建成约1387平方米的机器人应用推广基地、865平方米的机器人实验室以及1300平方米的综合展示厅,计划建设2196平方米的佛山机器人展示中心,搭建全市机器人交易中心,形成机器人“个性研发—批量生产—产业规模”的生态链。
第三,为企业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研究院将打造“线上+线下”的机器人应用案例库,通过集聚国内外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知名企业家和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建立机器人研发中心,为生产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咨询和解决方案。
第四,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研究院将以研究院孵化和引进团队为主力,联合安川电机、库卡等跨国公司成立华南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一批机器人应用案例库和标准规范。
第五,“一站式”人才输出。研究院将立足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实际,以机器人学院、重点高校、专家技术团队、机器人实验室为依托,为企业“私人订制”机器人研发和应用人才。
第六,搭建国际化的智能制造技术交流平台。通过举办“珠江西岸智能制造大讲堂”,为佛山装备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思想、技术、案例交流氛围,搭建国际化的智能制造技术交流平台,向机器人应用企业解读工业机器人最尖端的技术及应用案例。
第七,针对南海地区有色金属加工、机械装备、纺织服装、五金、陶瓷等传统优势产业和南海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出的企业和应用领域众多、工艺和品种繁杂、价格与性能不一等特点,举办5场“创新驱动智造南海”南海区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对接会,搭建工业机器人的认知、供需和产业化对接平台。
杨海东: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形势下,由广东省科技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和广东工业大学共同建设的集数控装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孵化、人才培养与引进于一体的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的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