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型颈椎病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2016-05-30 23:20顾倩石关桐翁哲芳
上海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颈部

顾倩+石关桐+翁哲芳

摘 要 通过阅读文献,结合各医家多年的研究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近十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进展情况,为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中医外治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8-0035-03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neck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GU Qian, SHI Guantong, WENG Zhefang

(Jiangch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reading the literatures and combining the research and clinical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the doctors for many years,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neck-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for nearly ten year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neck-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KEY WORDS neck-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颈椎病是颈椎和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所致,其继发病理改变可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1]。颈椎病一般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2]。不同地区颈椎病的发病率为10.78%~19.1%[3-5],其中颈型颈椎病发病率占58%[3],是颈椎病发病的早期,临床最为常见,症状较轻,病程短暂[6],以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为主[2],病因多为长期低头工作、内外平衡力失衡及其他因素,如颈部软组织异常、过度活动、外伤、不正确的颈部体位姿势、周围纤维环纤维排列紊乱和断裂、椎间张力下降引起椎体松动不稳等[7]。中医无“颈椎病”这一病名,属“项痹”、“项强”等范畴。目前临床多采用“颈椎病”作为诊断。中医外治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大多对症治疗,有推拿、针灸、敷贴、练功等方法,以下逐一介绍。

1 推拿手法治疗

1.1 单纯推拿手法治疗

单纯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主要采用理筋手法,通过松解颈肩部肌肉缓解颈部疼痛僵硬症状。阎博华等[8]对试验组采用?法推拿治疗,?患侧风池、肩中俞、肩井、秉风、天宗、肩贞,尤以风池穴、肩井穴及压痛处为主,以放松督脉及双侧膀胱,治疗2周后疗效显著。单一?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后,近期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改善明显,可快速缓解颈部疼痛,改善肩颈部功能,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1.2 推拿手法结合整脊、旋转复位法

在行推拿手法松解颈肩部肌群的基础上,再结合颈部整脊、扳法、旋转复位等法,使颈椎关节得到微调,有利于颈椎曲度改善及颈肌放松。陈水金等[9]采用“三步五法”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以“调肝脾肾,理筋骨肉,通调督脉,振奋阳气,拔伸整复,滑利关节”等步骤进行,在改善颈部疼痛指数及痊愈率方面取得较好疗效,此法以扶固阳气,通督强背,还可达到《黄帝内经》中所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邓玲萍[10]采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随访6个月~2年,总有效率为96.8%。陈俊等[11]采用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120例颈型颈椎病,在改善颈椎生理曲度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但以上治疗手法中如出现不合适的位移和应变,则对疾病无益,甚至会导致疾病恶化,因此在使用此类手法时,应熟练掌握手法技巧,力度、角度要安全适中,注意适应证的选择,防止意外发生。

2 针灸治疗

2.1 传统针法为主治疗

传统针法治疗多使用毫针、电针、温针等,多应用于压痛明显、病灶局限较小、久久不愈的痹证,但对于病灶较大的患者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孙爱军等[12]对治疗组采用项排针治疗,取风池穴,颈4~7夹脊穴及其外侧旁开1寸穴,总有效率为98.4%。唐森等[13]对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100%。王春[14]利用电热针刺入病变部位治疗56例患者,电热针通过电流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祛风散寒、促进炎性物质吸收、缓解肌肉紧张。但以上样本量均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其远期疗效还需验证。

《灵枢》恢刺法能缓解颈部疼痛等不适症状。陆永辉[15]采用该法治疗中国和德国颈型颈椎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3.5%,但在改善颈肌痉挛程度方面,德国患者疗效不理想,可见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体质患者间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更应重视患者的耐受度、敏感度,应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并不断调整。

2.2 衍生针法治疗

2.2.1 小针刀

黄亚林等[16]纳入571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选取大椎和肩外腧,或选用棘突间隙、膀胱经颈部循行路线及横突连线上的阿是穴进行小针刀治疗,总有效率为90.5%。覃海滨等[17]采用超微针刀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组的即时镇痛效应和持续性镇痛效应均优于对照组,并随治疗时间延长,患者疼痛程度及相关症状、体征和日常生活动作均得到持续性改善。上述疗法虽疗效较高,但一定要在无菌、无污染的操作室进行,医者需熟悉掌握所选穴位的解剖位置,否则容易感染及损伤周围血管及神经等微小组织结构,产生不必要的后果。

2.2.2 埋线疗法

有研究者采用埋线疗法和局部取穴平刺微创埋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且省时、省事[18-20]。但对于埋线过敏、不能耐受埋线疼痛、埋线后形成某些小结节长久难以吸收的患者均不宜,埋线后“不忌口”患者的疗效也不佳。

3 敷贴疗法

常用的外用贴膏均含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疏风散寒、温经止痛之类的成分。林秋芳等[21]在采用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并与针刺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穴贴组近、远期疗效不劣于针刺组。敷贴法使用方便,但要求患者所施部位皮肤无创口、不发生皮肤过敏现象,对于过敏体质、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4 结合练功疗法治疗

胡建锋等[22]认为颈型颈椎病的发生与长时间伏案工作者的睡姿或坐姿不正确有关,易使肌群劳累甚至痉挛,造成肌力不平衡,刺激颈神经根背侧支及副神经,出现颈椎生理曲线改变,继发引起椎间隙松动与不稳。练功疗法可使颈肩部肌肉、肌力、关节活动得到锻炼,对维持椎体关节稳定、防止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并可有效防止疾病反复发作,但需长期坚持方能达到效果。窦思东等[23]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治疗组加用易筋经托天式练习呼吸自然,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王琼等[24]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治疗组加用练功十八法,患者颈部疼痛及功能障碍状况、颈椎活动度(前屈、后伸、左旋转、右旋转)均有显著改善,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数字疼痛分级(NPRS)、颈部残障指数(NDI)、生理健康(PCS)和心理(MCS)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5 存在问题和展望

目前,随着电脑、手机、高科技的发展应用,使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3],如不重视及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防止颈椎病的发生、发展刻不容缓,但如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和评估标准,使研究难以长久持续发展。综观本文所引用的文献,可见作者依据的颈型颈椎病的诊疗标准各不相同,有1992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9,15],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版《推拿学》的诊断标准[8],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诊断标准[11-14],有《现代颈椎病学》的诊断标准[17-18],还有1994年《中医病症临床诊断标准》的诊断标准[10,12]。目前,对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主要采用颈痛量表评分法(NPQ)[12]、视觉模拟评分法[8,12-13,15,17]和颈椎病临床评估量表(CASCS)评分法[8]、颈部活动测量、颈曲值测量法[11]等;亦有人根据《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14]或《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19]等进行评估。由此可见,在中医疗法中,采用的标准、信度、敏感度检验等均不统一,未能达到标准化。

在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上,中医各家方法众多,各具特色,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尽量选择无创、少创、简便、安全、有效、患者易接受的方法,其中中医外治法应用较为广泛,能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孙宇, 陈瑛福.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中华外科杂志, 1993, 31(8): 472-47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189-190.

[3] 梁秋发, 原林, 黄立清, 等. 广东省佛山市3所大学成年教职工及其家属颈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3年随访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16): 3-5.

[4] 田伟, 吕艳伟, 刘亚军, 等. 北京市18岁以上居民颈椎病现况调查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 2012, 32(8): 707-713.

[5] 杨新文, 朱远熔, 白跃宏, 等. 上海市徐汇区颈椎病患病情况调查[J]. 中国康复, 2011, 26(2): 101-102.

[6] 李义凯. 对颈椎病病名的再认识[J]. 中医正骨, 2014, 26(6): 3-5.

[7] 罗永宝, 何纯青. 颈型颈椎病理论研究概述[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2(5): 46-48.

[8] 阎博华, 丰芬, 彭趣思. 扌衮法推拿对颈型颈椎病近期VAS及CASCS评分的影响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 41(8): 1600-1601.

[9] 陈水金, 王诗忠. “三步五法”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J]. 福建中医药, 2011, 42(5): 41-42.

[10] 邓玲萍. 颈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及临床意义[J]. 甘肃医药, 2012, 31(1): 37-38.

[11] 陈俊, 严晓春. 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9, 17(11): 32-34.

[12] 孙爱军, 李国安, 贾宽, 等. 项排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吉林中医药, 2014, 34(8): 845-847.

[13] 唐森, 罗湘筠, 石琴大, 等. 电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4, 33(9): 840-842.

[14] 王春. 电热针治疗颈型颈椎病56例[J]. 中国针灸, 2015, 35(6): 608.

[15] 陆永辉. 《灵枢》恢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13, 33(1): 20-24.

[16] 黄亚林, 张启明, 李瀚鹏, 等. 针刀苍龟探穴治疗颈型颈椎病571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 21(1): 85, 87.

[17] 覃海滨, 娄必丹. 超微针刀为主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J].湖南中医杂志, 2012, 28(5): 73-75.

[18] 王丽平, 程秀丽. 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J]. 山西中医, 2012, 28(8): 31-32.

[19] 赵昭, 赵喜新. 穴位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5, 30(3): 449-451.

[20] 邓云志. 局部取穴平刺微创埋线治疗颈型颈椎病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 2011, 19(2): 22.

[21] 林秋芳, 陈硕, 吕丽芳, 等. 中药透皮吸收贴剂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福建中医药, 2013, 44(4): 1-2.

[22] 胡建锋, 潘庆辉, 姜方琦, 等. 侧卧位放松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200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1, 18(5): 440-441.

[23] 窦思东, 陈艳, 洪梅婷, 等. 易筋经托天式结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J]. 福建中医药, 2013, 44(1): 40-41.

[24] 王琼, 朱国苗, 姚斐, 等. 练功十八法联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 49(4): 61-64.

猜你喜欢
颈型颈椎病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