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民居的现代传承

2016-05-30 06:11段丹
艺术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传统民居传承传统文化

段丹

摘要: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开始丢失,越来越多出现的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建筑,这些是失去了建筑的精神与文化性的居住建筑。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反映着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水平。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特点。传统民居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应该被丢弃在一边,它所具备的精神和文化应当被保护与继承,但同时不应该是简单的复制,应该赋予传统民居新的时代特征,借鉴民族的传统文化,吸取外来的精华,使传统民居更富有生命力,让它成为安全舒适、适应环境、使用方便的新的建筑空间环境。

关键词:传统民居;传统文化;特征;传承

1中国传统民居形式

(1)北方的四合院。我国北方的院落组合多作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四合院一般是根据依东西向的胡同而采取坐北朝南的朝向,四合院的朝向也有坐南朝北、坐西朝东、坐东朝西这三种,但以坐北朝南为最好。坐北朝南从文化背景上来说符合《周易·说卦》中所提到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另一方面也符合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国于北半球中、低纬度,阳光大多数时间从南面照射过来,这决定了北京四合院筑的采光朝向,同时由于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这也决定了坐北朝南是院落的最佳方位。四合院是由四周房屋而形成一个基本单元的院落,这种基本单元可称为一进四合院,两个基本单元组合可形成二进院落,以此类推,大户人家的大型四合院可多达七进院落或九进院落。完整的四合院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是垂花门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进院是厢房、正房、游廊组成,正房和厢房旁还可加耳房;第三进院为正房后的后罩房,在正房东侧耳房开一道门,连通第二和第三进院。在整个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座房,女儿住后院,互不影响。这其中也有反映“男外女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影响。用这样的方式来安排一家老小的居住空间,可以分出主次、长幼、男仆和女仆、仆人与主人之间的关系。仆人与主人的地位,长幼之间的次序可以得到维护,同时又不使得这些人群因为各个居所的不同使大家庭的血缘关系遭到破坏。这样的居所既使自己的私人空间得到保护又使得家庭的主次、次序得以传承。所以北方的四合院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建筑形态。

(2)江南地区的天井院。通常是由四合院变形的合院式建筑,四周房屋联结在一起,中间围成一个小天井。“天井院”式住宅的产生与江南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有很大关系。江南人口稠密,丘陵地多,平整的耕地少,因而建房屋宅院时尽可能节约用地,而且三面或四面的房屋都建两层。天井院都以堂屋(正房一层的中央开间)为住宅中心,它的开间进深大,前面一般不设门窗和墙,与天井直接相通,利于采光和通风。堂屋的后板壁成为太师壁,壁两边有门通后堂。太师壁前的长条几案是堂屋中最重要的家具,几案正中供奉祖先牌位及香炉、烛台,两侧置花瓶和镜子,寓家庭“平平静静”之意。天井的面积不大,宽度相当于正房中央开间,长只有廂房开间大小,加上四面房屋挑出的屋檐,天井漏天部分更加狭小,不过这种高窄天井的设计,具有近似烟囱一样的作用,有利于排除屋宅内的污浊空气。天井还起着室内采光和聚集雨水再通过地沟排水的作用。皖南民居的天井院特点更突出,四面屋多为单面屋顶坡面,雨水全部集中汇流入天井,当地叫做“四水归堂”,洁净的天井汇水还可引入缸中作饮用水。

(3)窑洞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4)福建圆楼。在中国福建的西部、北部一带,耸立着一座座世界独一无二、古朴雄奇的土楼,独特的环境使它在文化上有相对的独立性。特点是每一栋体积都很大,而且用夯土墙作为承重结构,楼中的居、储、炊、饮等设备一应俱全,数百人的家庭聚集而居。功能上,以防御为主,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血缘氏族的结构与心态。

(5)云南吊脚楼。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6)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纳20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便可以开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2传统民居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住宅项目更加注重对中国传统民居特征的把握,设计师也认识到现代工艺技术、建造技术只是手段,思想来源还应该是传统的居住建筑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本国的传统民居特征来进行新建筑的创作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栖居环境和更舒适的生活空间。成都、广州、中山的“清华坊”、深圳的“第五园”、北京“观唐”、“紫庐”等都是以中国传统民居文化为人手点,在住宅小区中蕴含了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思想及文化内涵,使城市住宅具备了本民族、国家独有的特点,改变了现有城市住宅千篇一律的现象。

3总结

中国传统城市与建筑史论内容丰富,自成一格,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积极地开展建筑史论文化的研究。每一类别,每一时期,都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发挥建筑的功能特点、地区特点,探索其历史和特殊规律,通过特殊认识,对我们开展中国建筑理论研究,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住宅项目更加注重对中国传统民居特征的把握,在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无声无息地向人们传递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良好的传承。设计师也认识到现代工艺技术、建造技术只是手段,思想来源还应该是传统的居住建筑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本国的传统民居特征来进行新建筑的创作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栖居环境和更舒适的生活空间。

猜你喜欢
传统民居传承传统文化
和田传统民居格扇装饰初探
基于豫西传统民居文化传承下的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梅山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审美及文化内涵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