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今年汛期为何持续干旱?

2016-05-30 12:39秦延安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6年10期
关键词:旱情陕南江河

秦延安

8月26日,雨过天晴的西安一下子从近40摄氏度的高温跌到了27摄氏度,但陕西省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关治国并没有从清凉中感到愉悦。看着26日8时降雨统计表,他愁眉不展地说道:“全省平均降雨量9.9毫米,陕南4.3毫米,陕北5.94毫米,这就没下多少雨啊。”

从8月初开始,陕西省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高温天气,关中、陕南等多地拉响了高温橙色警报,城市用电、用水急剧攀升,居民高温中暑事件也是不断见诸媒体。为此,8月22日12时,陕西省防总启动关中、陕南等地抗旱Ⅳ级应急响应,省气象局借助有利时机,在8月24日实施了人工增雨,但从26日的降雨统计结果来看,收效甚微。

陕西省缘何今年汛期无有效降雨,旱情持续发展呢?

厄尔尼诺持续 汛前就干旱

陕西是个十年九旱的省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让全省在为寻水奔忙。

4月19日上午,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谋划全年防汛抗旱工作。为了做好防汛工作,各大水库纷纷泄水腾库,在汛前都将水位降至警戒水位以下。各方摩拳擦掌,等待着暴雨的来临和江河的洪峰。

“去年4月1日,陕南就出现大洪水,为历史同期近百年一遇,可是今年却一点动静都没有。”陕西省水文局有关负责人说。

没有降雨,让做足了防早汛、防大汛的各级水利部门有些气馁。特别是从谷雨之后,降雨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让急需雨水补充灌浆的小麦遭受“当头一棒”。

据陕西省水文局监测数据,1月1日至5月10日,陕西省平均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均值比较偏少20%,其中陕北地区偏少10%~20%,关中地区偏少30%,陕南地区偏少50%。截至5月11日8时,全省连续超过15日无有效降雨的水情站有71处,连续90天无有效降雨的水情站有9处。铜川市供水水源地桃曲坡水库低于旱警水位1.06米,陕北中南部、关中、陕南西部出现中轻度干旱。

长时间的干旱,让“渴”了一冬的陕西省更是“雪上加霜”。为此,4月中旬,陕西省向中国气象局首次申请了“新舟60”高性能增雨飞机,支援陕西省人工增雨作业。但有限的降雨,并没有真正解决陕西省的需要。

干旱带来的直接损失是粮食减产。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受干旱影响,2016年陕西省夏粮总产量为479.1万吨,较上年减产12.6%。西安市蓝田县新寨村民侯思梅无奈地说道:“咱这里没有水可浇,庄稼就是靠天吃饭。小麦灌浆的关键时期,受了旱,产量严重减少。”

“这样的天气还是厄尔尼诺的持续影响。”陕西省气象局有关专家说。

降雨杯水车薪 旱情持续发酵

从5月1日开始,陕西省长江流域开始进入汛期,但雨并没有像往年那样如期而至。没有雨的日子,太阳立马发起了威。而此时,夏收夏种结束,农民们就盼着隔三岔五能有一场雨,这样玉米、水稻相对长得快些,可是雷电就像消失了似的,一直没有出现。而此时,南方却是暴雨如注。按理说,陕西省应该庆幸没有洪涝灾害,可是各方却根本高兴不起来。

据陕西省水文局的监测数据,从5月1日至8月20日,陕西省平均降雨量为352毫米,除了陕北偏多50%外,关中、陕南等地区均偏少。按市级行政区统计,与多年均值比:西安市、渭南市、安康市、汉中市、咸阳市、铜川市、宝鸡市分别偏少3%、6%、12%、19%、22%、27%、28%,而这些地方都是陕西省的粮食主产区。

“虽然入汛以来,陕西省出现10次降雨过程,但整个降雨量与全省水资源需求相比来说,真是杯水车薪。”陕西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说。

根据陕西省水文局467处常年水情站资料统计,截至8月21日8时,全省连续超过15日无有效降雨的水情站有150处,主要分布在关中、渭北、陕南中西部,主要江河径流较多年均值偏枯,其中渭河偏枯70%~80%。全省承担抗旱供水任务的水库蓄水13.24亿立方米,较往年同期偏少15%。主要大型供水水库石门及中型水库王家崖、桃曲坡、石堡川的水位低于旱警水位,陕南部分江河、沟溪来水量偏枯,库塘水位持续下降,抗旱水源严重不足。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农田墒情快速下降,关中和陕南一些地方土壤相对湿度低于50%,达到中度到重度缺墒。

持续的高温不仅使陕西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农村干旱严重,就连城市也是高烧不退,用水用电持续攀升。8月12日,西安市日用电负荷达655万千瓦,达历史之最。8月14日,西安市日用水量达159.1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为了确保供水安全,西安市自来水公司采取高峰供水调度方案,七大水厂全力运转,所有干部职工取消休假,确保所有管网设备正常运行。8月17日,陕西省防办、省气象局、省水文局联合办公,会商旱情,预测月内仍将无有效降水。

虽然陕西省采取各种措施,全力抗旱,但因为降雨稀少,旱情持续发酵。截至8月21日,关中、陕南等地区仍有411万亩农田受旱,7.23万人因旱发生临时饮水困难,主要集中在安康、汉中、渭南、宝鸡等地区。

抗旱不均 效果打折扣

持续的高温让关中秋粮生长遭受严重威胁。对此,陕西省水利厅、农业厅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全力抗旱。陕西省防总积极组织各大灌区开闸放水进行灌溉。各大灌区充分发挥抗旱主力军作用,采用一切措施,积极调水,昼夜抢灌,创新服务模式,帮助农民抗旱。

“开始还只是用微信看看新闻,现在还能了解灌溉信息,明儿咋浇地,水到了哪里,一目了然。”礼泉县史德镇唐家村村民唐伟谈起使用微信来赞不绝口。

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在全局31个灌溉管理站建立抗旱用水微信群,入群的不仅有渠系段斗管理的职工、村组干部、管水人员,还有种植大户、群众代表等。通过微信群,大家探讨用水、交流经验、互相沟通,打通了管理站与用户之间的“肠梗阻”。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精心实施联合调度,合理调控、调蓄稳流,组织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查,各级渠道满负荷运行,日斗口引水量达228.3万立方米,日灌地3万余亩,创近30年日引水量新高。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灌区迅速启动下寨三级站6台机组,实行联合运行,使得灌区总配水流量增加至20.7立方米每秒,日斗口引水量达160万立方米。宝鸡市、西安市对抗旱灌溉电价进行优惠,自流灌区实行免费灌溉,帮助农民抗旱。

不仅是关中旱情严峻,就连水多的陕南地区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情。作为陕南第一大灌区,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投入396万元对灌区险工险段和90余公里干支渠进行了集中清淤整修,努力提高渠道输水能力。同时,科学调配,千方百计增加石门水库和灌区塘库的蓄水,通过加大引水流量、昼夜连灌、合理调配水量、严格配水指令执行等措施,使得各级渠道高水位、大流量运行,确保了35.38万亩水稻生长用水需求。

干旱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生长,还造成洋县7个村7800余名群众饮用水困难。对此,洋县迅速成立5个抗旱救灾工作指导组,积极调配车辆连续两个月为旱区群众送水9800余吨。西安市投入抗旱资金1250万元,采取送水车送水、组织群众拉水等方式,解决了1600人的临时饮水困难。紫阳、白河等县采取分时分区供水和应急送水,有效解决了5万名城乡居民的临时饮水困难。渭南市累计投入抗旱送水车380车次,送水3680吨,解决了4160人的临时饮水困难。

8月下旬,关中、陕南等地区旱情持续发展,西安、咸阳、渭南、安康等13个市(县)日最高气温超过37摄氏度。8月22日12时,陕西省防总紧急启动了关中和陕南各市(区)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赴旱区检查指导。出台了《关于江河库渠水系联通联控联调的实施意见》,协调宝鸡市冯家山水库向咸阳市羊毛湾水库多批次调补水量460万立方米,向王家崖水库紧急调水1500万立方米,保障下游灌区抗旱用水需求。陕西省还下拨了3300万元抗旱费,调拨了一批抗旱软体储水袋、水泵等物资,支持各地抗旱减灾。

8月23日,陕西省副省长冯新柱在三原县检查农作物受旱情况和抗旱灌溉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夯实责任,关口前移,全力做好当前抗旱保秋粮工作。

截至8月26日,陕西省累计完成抗旱夏灌968万亩次,其中大中型灌区夏灌567万亩次。

“虽然各方全力抗旱,但这并不能有效扭转旱灾对陕西秋粮作物的影响,特别是无法灌溉的田地基本上是绝收。”陕西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说。

据陕西省统计局数据,2014年,陕西省常用耕地面积286.6万公顷,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122.65万公顷,其中关中有效灌溉面积占54.9%,陕南占29.4%,全省有一多半农田是靠天吃饭的。而陕西省具有抗旱能力的10个大中型灌区,主要集中在关中渭河沿岸和汉中中部,全省159个万亩以上灌区,实际灌溉面积只占有效灌溉面积的2/3。

没有灌溉设施、水源无保障,造成关中、陕南等地区抗旱不均,抗旱效益大打折扣。

大雨不少 江河为何依旧没水

看着田地里基本旱死的玉米,侯思梅这个与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女人,有些欲哭无泪。旱灾不仅让她家的夏粮减产,而且还让秋粮收获无望。

陕西省历史上的旱灾多发生在冬春季节,而今年的旱灾不仅来势猛、周期长,且几乎贯穿了整个汛期,这不能不让人疑惑,陕西省缘何大雨不少而江河依旧没水?

陕西省水文局水情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入汛以来,陕西省降水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是降水总体持平略偏少,时空分布不均,特别是关中、陕南地区严重偏少。

二是分散性强,持续时间短,局地强度大。其中5月30日至6月1日,是陕西省全面入汛的第一次分散性降雨过程,降雨中心位于陕南中东部及秦岭北麓地区;6月6—7日为全省分散性强降雨,降雨中心西乡县柳树镇2小时降雨量为97毫米;7月7—8日神木、榆阳等6县区降暴雨,最大的神木县锦界站为247毫米,佳县申家湾站为203.6毫米;7月24—25日,西安城区等22县(区)出现分散性强降雨,最大的西安小寨日雨量为123毫米;7月30—31日,暴雨中心主要位于商洛市中南部,其中商南县白鲁础站1小时降水量108毫米;8月12—15日,陕北北部出现多年少见持续性、分散性强降雨过程,神木、榆阳、吴堡3县区雨量超过200毫米。但是,这些降雨过程为1~2日,且多发生在偏远的山区、沙漠地带。

三是降水产生径流少,主要江河无大的涨水,径流量总体偏枯。因为降雨多为局地、短历时降雨,且分隔时间周期长,加之前期干旱和水库蓄水减少,使得降雨基本下渗或入库了,产生的径流很少,除了汉江支流月河长枪铺站6月23日、酉水河酉水站7月19日、渭河支流漆水河耀县站7月26日、黄河支流皇甫川皇甫站8月18日等小河出现超警戒洪水,其他主要江河均没有超警戒洪峰过程。

四是无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江河来水持续减少,干旱仍是主因。陕西渭河、汉江流域来水均依靠天然降水。入汛以来,这些流域均没有大范围的持续性强降雨过程,主要江河无论是干流或支流,还是源头或中下游均没有有效水量补充,这就使得陕西汛期江河一直处于缺水状态。

“陕西省今年的天气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后期天气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陕西省气象局有关专家说。

“若今年汛期,水资源得不到补充,则秋冬乃至明年春天,陕西省旱情将会更加严峻。”陕西省防总一位专家说。

风调雨顺,是人类自古至今的追求。可是,人类在与自然打交道中,有时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当然也少不了自讨苦吃。

试想环境真正保护好了,何愁风不调雨不顺呢?

猜你喜欢
旱情陕南江河
江河里的水鸟
基于不同旱情指数的石羊河流域春旱监测研究
江河 万古流
党建地图·陕南
江河治理的新思路
——刘国纬的《江河治理的地学基础》简介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云南省旱情信息系统升级及完善
陕南地区高职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出路浅探
广西:首个水文地方标准《旱情评价指标》实施
春帖的历史记忆及其在关中、陕南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