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蓓蓓 姚雲燕 舒晓凤
摘要:养老金是关乎人们老年生活的重点内容,按其缴纳的账户类型可分为现收现付制和个人账户制。又按其来源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四大支柱,分别是国家、工作单位、个人养老经营以及老年人再就业。每个人情况不一,其养老金获得情况受到国家方针政策、工作单位福利、个人理财意识等等因素的影响,但每个人对这四大支柱的组合分配形成了其老年生活的资金来源。文章介绍了各种养老金类型以及特点,以及我国现今养老金缴纳、发放与运营的情况,并总结了一些学者针对这些问题的观点。
关键词:养老金;养老保险;养老金入市
一、养老金内涵
养老金是指个人自退休到离世期间,被定期支付的资金。一个人从青壮年到退休,作为生产者,不断为社会贡献财富。在这期间,劳动者按规定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储存起来的养老金交付于国家;或是自主理财,将一部分资金交给保险公司,以获得退休后的养老金。对于个人,养老金的缴纳可帮助缓解一生当中收入的大幅波动,避免步入老年后因生活拮据而影响生活质量。对于国家而言,养老金的各项政策起到了资源再分配的效果,在扶贫与社会安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两大养老金主要类型及风险
养老金由其缴纳的账户类型不同而分为两种,一种为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简称PAYG,又称为名义账户制(NDC);另一种是个人账户制。现收现付制是指用当下向劳动力收取的养老金去支付当下的養老金开支,此种方法存在一定缺陷,会因为代际之间的人口总量比重而出现养老金盈余或缺口问题。个人账户制为以个人名义,向个人的账户进行定期养老金储蓄,到退休后依据个人向自身账户的储蓄养老金状况来进行养老金发放。
养老金计划在具体实施中会面临许多问题。首先,对于现收现付制来说,人口结构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当下养老金收入的总量。缴纳费用的为当下的劳动力,应支付的养老金总量由当下的老年人总量决定,人口结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赡养率与有效赡养率[赡养率=65岁及以上人口数/20~64 岁人口数;有效赡养率=65岁及以上人口数/( 20至64岁人口数~20至64岁中由社会保险供养的人数)]。长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得我国人口结构失调,下一代劳动力人口数量锐减,劳动力对老年人的赡养压力年年上升。这种人口结构的波动,会引起养老金总量随时间波动,在赡养率较低且社会发展较为繁荣时,养老金的储量较大,并在支付完当下的开支之后会有盈余。而在赡养率较高时期,若加之经济下行,养老金的支付容易出现缺口。虽然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代际风险的分担问题,但在人口结构比率较为正常的情况下是可实行分担的。其次,这两种类型的养老金都会面对保值、增值的风险。随着利率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若仅将养老金储存起来,会使养老金的增值率低于物价的实际变化水平,使其减值,所以不少国家批准养老金用于投资金融市场,但对于各种类型金融产品的投资比例作出了严格规定,并出台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采取多方监督管理的方式,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除此之外,所有养老金类型面对的风险还有不可预知的人口寿命长短。对于长寿者,要持续支付较多金额,但这是超出预期之外的,会增加应支付的养老金总量。养老金必须支付这一费用,所以需要找到可以使养老金总量较为充裕的办法。
三、养老金四大支柱
虽然总体上分为上述两种养老金类型,但若以养老金来源类型划分,现今世界上养老金的结构共有四大支柱。
第一大支柱为国家政府提供的养老金资助,大多数都是非积累制养老金计划,即名义账户制(NDC)。相比于金融产品的养老保险,这种养老金的缴纳只是让缴纳者按照固定金额向每个人的养老账户中存入资金,在其退休后按照一定的养老年金进行发放。通常,这种年金的设定与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有关,年金的多少与经济发展形势,工资增长速度,国家 GDP增长速度,人口增长速度等有关。现在有不少国家开始从非积累制养老金计划向积累制养老金计划转变,例如我国。我国现在开始做实个人养老金账户,这样使得个人的费用缴纳完全惠及个人。但这会带来转型中的养老金赤字问题。由于政府没有资金积累,无法完全支付在世老人的养老金开支,所以处于转型中的这一代当下缴纳的养老费用需要用在上一代的养老开支上,然而由于需要逐渐做实转型一代的个人账户,转型一代也需要支付自己的养老费。由于不能只靠牺牲转型这一代的利益来完成新旧养老金计划的承接,政府会通过债务或税收的方式将其分摊到未来几代人的身上来解决问题。
第二大支柱为公司提供的职业养老金。一般,这种养老金只有在员工在本公司待到退休才能取得,且一般有年限要求。职业养老金的多少与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有关,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这种特点使其成为公司留住人才的一种方式。 由于职业养老金的金额多少与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工作年限有关,于是,通常工作成就高的比工作表现平平的人收入高,女性得到的职业养老金会比男性少,离职员工在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金会补贴其他员工的养老金收入。职业养老金一般分为如下几种:收益确定型(DB)、缴费确定型(DC)、混合型(DB+DC)。收益确定型是无论怎样进行养老金的积累,最终以确定的金额向员工支付养老金。收入确定型养老计划的金额确定通常与员工最后一年或最后几年的收入水平有关。也有公司是按照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和工作年限来确定应支付与员工的资金总额,采取一次性给员工支付所有养老金的方式进行结算的。缴费确定型是指员工不断进行养老金缴费,养老金的多少与员工的缴纳资金占工资的比率以及缴纳年限有关系,最后在员工退休时转为一定的养老年金逐年支付。混合型职工养老金计划及是将收益确定型与缴费确定型养老金计划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计算应支付给职工的养老金金额。现在公司多选择缴费确定型职工养老计划,因为收益确定型养老金计划会存在盈余与赤字,在盈余情况下,公司会停止提供养老金直到盈余消除,在赤字情况下会通过后续的额外补足费用来解决,这样对于处于公司不同发展阶段与发展情况中的员工来说是缺乏公平的。
第三大支柱为个人的养老金计划。除开政府与公司提供的养老金之外,个人会进行储蓄或是进行金融投资来进行个人的养老金计划。因为退休后的寿命无法预计,会存在预计寿命小于实际寿命的情况,较长的寿命也意味着年金水平会降低,不少老年人会购买终身年金来规避这一风险。同时,个人的其它理财方式也可作为养老金的收入来源,比如住房抵押,以及中国有些农村地区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抵押来换取一定的养老金来源。
第四大支柱是指老年人的再就业。在中国不少地区老年人退休后会以再就业的方式来获取资金来源。通常,老年人会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会限制其工资水平,其抚养下一代的任务也会限制其地域的流动,有生产资料的老人会在居住地附近进行务农,照顾下一代,较少会外出打工。
四、我国养老金运营现状及未来方向
结合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现在正处于养老金计划类型从非积累型(名义账户)向积累型(个人账户)转型的阶段,现在,个人账户与名义账户并行,且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虽然我国制定了代际不同的应对方式,但不可避免要处理代际赤字的问题,加之我国人口红利窗口逐渐关闭,这一问题将会越发突出。其次,我国现在养老金存在逆流的现象。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养老金额缺口不一样,存在地区之间的养老金逆流的情况,养老金积蓄较多的地方使其金额流向有养老金缺口的地方来补差。除此之外,如何解决流动人口的養老保险事宜是涉及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的重点问题。2014年2月24日,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以人社部发〔2014〕17号印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该办法使得户籍在乡镇但在城镇工作并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劳动力,可以将养老保险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提供了补交和退还重复缴纳款项的办法,对劳动力流动与城乡并轨有促进作用。
虽然在转型期间,养老金的发放存在问题,但随着城乡养老保险并轨,逐渐做实个人账户,国家统筹管理,以上这些问题可以逐步化解。因为养老金数额庞大,延续时间长,所以如何对其科学管理,有效保值增值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规模化管理可以有效节约成本。现在对名义账户的养老金管理渐渐完成了从地方管理到省级统筹,最终将达到的国家统筹的管理方式,这样会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对养老金总量的削弱。国家统筹非积累型养老金,更有利于稳定公平地分配养老金以及扶贫工作的开展。除了扩大规模进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以外,对其进行商业运营也有利于其保值增值,可有效避免今后出现养老金赤字问题。然后,对养老金的投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为了使养老金入市运行顺利,国家应加大对养老金信息的披露;合理划分规范养老金投资管理者的责任义务,加强问责;并建立独立于养老金投资运营机构以外的监管机构与体系,防止对养老金的挪用和滥用,保证对其合理经营。为了使养老金投资收益客观,结合英、美、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对养老金进行商业运作和管理的实例,应合理设置养老金的投资组合,保证其波动水平不会太大。虽然入市会导致其受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可能会短期出现亏损现象,但会适时恢复,所以从长期来看是会实现增值。养老金入市不仅会对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带来好处,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好处。养老金入市是证券市场良好的体现,并有利于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我国养老金计划正处于转型期,若过渡顺利,将有利于今后养老金的长期有效运营,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与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ENGEN E M,GALE W G,UCCELLO C E. The adequacy of household saving [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9.
[2]黄宏伟,展进涛,陈超.“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4(02).
[3]汤晓燕.养老金缺口问题探析[J].理论与改革,2013(03).
[4]樊纪伟.养老金入市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学术交流,2013(09).
[5]刘苓玲,任斌.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保障了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吗?——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5(05).
[6]樊纪伟,养老金入市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学术交流, 2013(09).
[7]陶冶.养老金入市探析[J].时代金融,2012(47).
[8]陈南雁.德国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策略研究[J].国际论坛,2008(11).
[9]高君.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一体化对农民流动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2013(05).
[10]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M].人民出版社,2006.
[11]唐运舒.做实做小个人账户对个人养老金水平的影响[J].统计研究,2007(24).
[12]何俊民,郭林.20世纪90 年代以来瑞典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评析及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13]魏哲铭,张颖华,李襄选.日本年金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14]于环.芬兰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变迁与发展[J].欧洲研究,2010(05).
[15]韩立岩,王梅.国际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2(09).
[16]基思P.安巴克希尔.养老金革命[M].董禹,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17]大卫·布莱克.王莉莉,肖明智,养老经济学[M].尹银,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