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鼎
摘 要: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有着很大区别,初中物理主要是讲现象和产生现象的原因,对本质问题研究较少,这一阶段学生学习难度不大,但到了高中物理课堂中,不仅要对现象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还要对其本质问题进行探究,这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果不在高一阶段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那么以后在教学中将事半功倍。
关键词:摩擦力;情景假设;实践
力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其知识点多,力的种类繁多,成为高中物理的新难点。而摩擦力在物体运动中“动静结合”,让摩擦力成为力学课堂中的第一个教学难点,如何就摩擦力相关知识点来进行教学,成为高中物理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本文结合多年高中物理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联系生活,课堂导入
通过生活实例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厌倦,例如在正式教学之前,可以让班级中力气最大的男生上前来,先让他把3张部分重叠的纸拽开,再让其把事先准备好的两本逐页对插在一起的书拽开。当学生不能拽开两本书的时候,可以再让一位学生上前来实验,还可以让两个学生同时拽这两本书。或者通过拧瓶盖的方法来进行课堂导入,即课上让学生拧开一个瓶盖都是水的饮料(请力气最大的学生来拧,制造悬念),等学生讲完为什么拧不开瓶盖后,老师再将瓶上的水擦去,轻松拧开。通过课前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摩擦力的思考。此外,还可以通过下雪后用瓷砖铺设的公共场所为什么要撒沙子等问题来进行提问,让学生深层思考。
二、生动形象,概念讲解
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摩擦力时对摩擦力概念定位不是很清楚,导致在习题分析过程中对力的解析不正确,常常不能判断其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利用生动形象的实验来进行概念上的讲解。
在进行实验之前要确定两个概念,即作用点是在接触面上,在受力物体上;方向是跟切面相切,并与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这时候可以进行“牙刷演示”,直接观察摩擦力的方向。先将一个牙刷向下放在粗糙的平面上,沿水平方向轻轻用力,使牙刷在受到力的同时不进行位移,让学生来观察牙刷毛向什么方向弯曲,向什么方向弯曲就是平面运动中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此时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与之相反;把牙刷毛向上平放,再将另一个牙刷与第一个牙刷毛相对,再沿水平方向轻轻用力,使两支牙刷都不产生位移,此时再让学生来观察,让其了解到在相对静止的情况下牙刷毛分别向什么方向弯曲,从中可以轻松判断出摩擦力与作用力的方向。由此可以给出教材上的定义“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三、情景假设,实践验证
在进行理论教学后,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老师再通过实验逐一进行验证,例如,很多学生认为摩擦力就是阻力,对物体运动做的是负功。物理老师应通过实验来进行指导。因为摩擦力除了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比如在光滑地板上有A、B两个物体,A在B上面,用力拽动B,这时A与B之前的摩擦力即为不做功。
此外,还可以模拟一些电影中常见的镜头,来进行对知识点的复习与验证。例如,影视作品中经常有人从山上掉下来,一路打滚滚进山沟。如果这个人不以滚动向下运动,而已滑动向下运动,结果会是如何?可以利用小木块代替人体,在下坡过程中给予一个初始的力,然后观察其运动状态,看是否会在坡底停下;同时再用椭圆体(模拟人体横向向下),一样给予一个初始的力,然后观察其运动状态,看是否能在坡底停下。这个实验和汽车在冰上刹车一样,如果没有ABS系统,那么刹车瞬间,使得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在光滑的路面上这么做会减少摩擦力,使得汽车需要更长的距離才能停下。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区别,巩固复习了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让学生清楚了解到,摩擦力与压力、物体接触面光滑度、物体接触面积有关。这些实验还可以让学生了解遇到同样危险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
以上就是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点心得,物理教师只要抓住以上几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案例、吸引学生兴趣,势必会在教学方面取得傲人的成绩,使学生的成绩不断得到提高,达到教学任务的目的和要求,提高学生科研能力,进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锋.“三步法”突破高中物理“摩擦力”难题[J].新课程:下,2015(01).
[2]刘培永.高中物理“静摩擦力”教学一得[J].教育文汇,2014(09).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