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的探索与思考

2016-05-30 06:10李琴
东方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推进语文教学新课改

李琴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观念,这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但更重要的是新机遇。小学语文教师要将教育形势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学习新课标,践行新课程,推进新课改。

【关键词】推进;语文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已实施多年,在不断深化的新课改过程中,小学语文在重视素质教育的理念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很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各个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发挥着有效的作用和有益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不善于反思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回顾近几年,大部分教师已率先用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大胆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开放型课堂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首先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目中有人的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的观点来审视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目中无“人”的现象仍旧比比皆是,那种把学生当“接受器”的“满堂灌”、“填鸭式”姑且置之不论,就是那些“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又有多少是把学生看作是鲜活而灵性的人呢?那么,如何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呢?笔者在实践与探索中产生以下思考。

一、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传道授业解惑”是传统意义上教师的真实写照,单一的教学目标,单一的教学方法造就了“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教育手段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教学生以自主选择,自我学习的方式方法,引导其进行知识的整合与迁移,与此同时对其进行情感的熏陶和人性的陶冶,进而促进其个性的发展以达到人文精神的提升。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教学生在脱离学校教育后自主自动并能够自立的学习,自动进行人格的完善升华,从而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新时期新课标下,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

新教材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这样一种新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但自主学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己学习”。自主到什么程度往往很难把握,于是在老师那里变成了学生自己举办简单的讨论或表演赛,甚至是游戏场,去简单地追求形式上的火热,却忽视于实际教学效率,殊不知课堂学习是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的学习形式,需要由一个一个任务链群来牵引,其间教师的指导和调控是不可替代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应该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常规范式。

二、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因势利导

目前的语文研究学习,其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语文学习的载体——“问题”,它主要来自于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社会活动以及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的知识、情感碰撞而产生的困惑。因此,要从问题入手,教师也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没有争议的定论教给学生,而是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的精神,抓住契机,用心制造问题,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质疑、生疑,并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如我们在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后,學生自然会联想到反映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的另一篇文章《孔乙己),通过比较这两篇文章后学生就会发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就可顺势引导,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小说研究,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自去研究并解决问题,但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教师的调控也很重要,尤其要把握“干预”“参与”的尺度,既不要越俎代疱,事无巨细,也不能形同放羊,不闻不问。

三、教师要在课外悉心指导,授之以渔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角,教师必须在课外悉心指导,“授之以渔”,这其间付出的劳动与精力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独立钻研、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应教给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或自学看书,或上网浏览,或观察思考。而教师只要适时适当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信息资源,必要时协助他们确定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心得和发现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沟通,并把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以便向其他学生或老师请教,并试着将课内掌握的知识迁移应用到课外。

四、教师要能够以情感滋润学生,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注重教会学生做人。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要对他们充满爱心,时时处处去关心他们,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心声,老师只有用真情去浇灌,学生的心灵才会开出娇艳的花朵。教师既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给他们创造一个个宽松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敢说。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让学生成为知己”,这应该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座右铭。

五、教师要多样评价,多方鼓励

“评价是为了改进”“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认识到评价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有丰富的临场经验,敏锐的目光,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闪光点,并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时机,多方采用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创设出激励学生融合互补、敢于创新的氛围。

虽然少不了结果性评价,但更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比如对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态度、生活体验、研究方法、技能运用、合作创新精神以及学习结果等诸方面。以正面的表扬激励为主,以严厉的批评教育为辅。既要重视教师的评价更要让学生参与评价,要引导、鼓励学生学会从评价他人到学会评价自己,这是运用差异、缩小差异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进步,对那些“跳起来摘到果子”的学生一定要给予特别奖励。“让每一个我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教师则必须少一点导师的权威,多一些益友的亲密、融洽,起到一个参谋者、合作者、参与者的作用。

总之,新课改对于我们每个教师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但同时也给我们每个教师一次新的锻炼。“事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我们知难而上,勇于创新,锐意改革,追求特色,不懈求索,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小学语文教学会乘着东风,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迈向成功。

猜你喜欢
推进语文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完善司法责任制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