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摘 要:初中物理作为物理学习的基础,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物理学习至关重要,其教学效果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习成绩,并且会对高中阶段文理科选择产生影响。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初中物理起始阶段尤其是第一学期的前半段对于物理打基础以及兴趣培养至关重要。刚开始学习物理,学生会觉得物理难学,并产生畏惧心理,尤其是女生。因此,在初中阶段尤其是起始阶段让学生自然平稳地步入物理学习的轨道,就需要在物理初始阶段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对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研究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就此谈几点浅见。
关键词:初中物理;起始阶段;教学研究
在初中起始阶段的物理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打好物理基础与激发兴趣非常重要,会对整个中学物理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做好初中物理起始阶段教学非常关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醒我们,做好初中物理第一学期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至关重要。学生在刚接触物理时,一般会有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尤其是想通过物理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由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就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以下就对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进行简单的分析。初中物理起始阶段教学的具体措施有:
一、依托课本,吸引注意力
兴趣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非常重要,在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时,能否保持浓厚的兴趣是教师考虑的重要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具体措施主要有编排新颖的课件,通过课堂课件的设问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刻领悟物理知识,又不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匮乏。
初中生还处于非常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多加入一些富有现代气息的知识点,教师通过因势利导,让学生通过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而对物理知识进行积累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对一些内容的渲染,加强学生的重视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知识学科,教材上有很多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以及课外实践等,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这些实验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好动、好奇的阶段,进行演示实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在观看实验的同时就会对知识进行学习。在一些分组实验中,学生可以主动投入到实验中,这一阶段学生更容易对动手的东西感兴趣,尤其是物理教学的前半学期,教师一定要认真准备,争取吸引每个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例如,演示实验——惯性实验,趣味性很强。在进行这个实验的演示时,为了确保实验效果,应将杯子固定于桌面上,当教师用木尺敲击硬塑料片时,前排的一个学生不由自主地用手做接的姿势,他担心鸡蛋会掉在他面前的桌面上打破,突然鸡蛋落到杯子里。这种新奇、意外的实验会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这对于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强烈的兴趣会将学生引导到物理学习上去,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身边随处是物理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书本上的知识,更能在亲身经历中获得学习的快乐,这也有利于学生物理自信心的培养。
三、充分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生时期,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了解,给学生以指导与帮助,这样对于学生物理学习的信心非常重要。要想了解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与作业情况等,在进行初中物理初始阶段教学时,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与疑难解答,以保持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
开始几周的课堂教学和书面作业,学生的口头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不高,对说理题的回答总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有话写不出,有理讲不准。教师对这种现象首先要理解学生初学物理时的困难,然后做出示范性的答题。开始几周不做过高要求,只要他们答题时能用“物理语言”回答清楚就行。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做示范,并逐步引导,要求也逐步提高。这样学生回答问题时胆子就大了,脑子也开动起来了,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尽如人意,也要鼓励他们,肯定他们。有一位学生在回答“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这些噪声”时说:“把教室里的空气抽了,噪声就没有了。”还有一位学生在回答“如何辨别金牌是不是纯金做的”时说:“用火烧,因为真金不怕火炼。”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回答,首先应表扬肯定他们动脑筋的一面,同时给予纠正和解释,学生不但不害怕物理,反而会更加喜欢物理。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要充分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只有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事半功倍,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容易。学生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是广大教职人员的责任,只有认真做好学生教育的研讨,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祖国做贡献。
参考文献:
胡波,陈海涛.八年级物理“引言”学法指导攻略[J].物理教学探讨,2011(10):16.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