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琪宏
【摘要】当今社会是个张扬个性的时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学生的个性更是得到张扬,“个性”已经成为当代学生的时髦词汇,而我们推行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只有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群体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因而个性教育有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它是自然与个性的回归,是人尽基才的源头与根本。
【关键词】个性教育 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传统教育
前几年,“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特别流行,这两年大家也在提,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至基层学校,只是多数落实在口头上,并没能真正落实在实践中。我国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课改也搞了7、8年,不能说没有收获,但素质教育依然不那么乐观:且看孩子们的书包还是那么沉重,题海战术还是那么盛行……
诚然,素质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素质教育不应该成为一场运动或一种潮流,而应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一项需要长期构筑的工程。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的教育,其核心应该是个性的发展。因此,要想成功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依托个性化教育。
歌德说:“一颗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感情上完全协调”。个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价值,世界的丰富多彩、人类的千姿百态也正源于此。
对于培养有个性色彩的人,传统教育是持否定态度的,或是理论上承认而实践上否认,有个性的学生很难适应学校教育或很难被学校教育所容忍。学生的个性与学校教育中所要求的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风格相违背,所以传统教育的后果便是一点一点地抹杀学生的个性,把不同的学生变成从同一模具中铸压出来的“标准件”,这显然不能适应对人才有着不同需求的而又充满激烈竞争的信息社会。缺乏个性的不宪政,其发展能力是有限的,而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同时社会的激烈竞争也需培养有个性的人才。我们今天提倡“素质教育”,正是按照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最佳选择。素质教育是一种规律,培养学生的个性正是这一规律的体现和应用。教师在塑造“人”时,其种种方法都应围绕绕“个性”来展开,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的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那么,怎样培养、发展学生的個性呢?
一、以教师良好的个性影响人
教师的个性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中一切
应该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在教育事业中不管什么样的规章、大纲都不能替代他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因此,一个富有经验且有威望的教师总是善于用自己优良的个性和人格力量去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师生交往中注重民生,摒弃“家长式”的作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实施个性影响的前提,对学生适度的宽容是施加个性影响的基础。教师没有威望便失去自己的个性,然而过威过严又造成个性的丧失,因而要把握好“宽”与“严”的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用自己的良好个性(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二、以集体的和谐关系陶冶人
学生的个性离不开集体的陶冶。实践证明,在一个以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与人为善
的集体里,人们互律、互助、共进、共勉;从而使孤独者得到温暖,缺陷者得到补偿,愚者变智,弱者变强。人的积极性可以得到最大的调动,个性的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班集体的工作重心应在于为每个成员开辟广阔的天地,让每个人各显其才、各尽其职。组织活动时,要善于依靠全体成员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分配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成员的兴趣、爱好、特长,给个性差异的成员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各自的心理需求和创造欲望都得到满足。
三、以健康的个性标准改选人
教师在教育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情、意、行形成的客观规律,准确地把握不同
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健康的人性标准认真区分优良个性品质和不良的个性品质,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不良个性品质进行矫正。如:一个学生学习勤奋,守纪律,但生性软弱不敢与不良行为作斗争,教师平时可通过阅读、听报告、看演出等形式让他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认识和理解勇敢性格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并安排他负责卫生、纪律检查方面的工作。同时,及时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慢慢帮他克服懦弱的个性。当然,个性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形成,教师应有针对、有步骤地进行施教,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等良好个性。
毫无疑问,每一个被教育的个体都具有学容忽视的独特价值,个性化教育正是强调和尊重了教育对象这种宝贵的独特性,并对其采取了独特性的教育手段,使“独特性”异彩纷呈,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只有个得到了充分发展,群体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我们无意于在此标榜成名成家,也不是希望所有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影星、歌星,只是希望每个孩子的个性与天性在阳光、健康的氛围中得以舒展,天分被充分发掘,才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
总之,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可谓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素质教育的基点,是自然与人性的回归,是人尽其才的源头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