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思潮多样性的影响下,真正提高思政课作用,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起着重要作用。在教育部“05方案”的推动下,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不可否认,受观念、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还有待提高。本文认为应从考核体系、评价体系、思想认识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实效性。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基金项目:中华女子学院思政专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北京二本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北京市教工委2015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多元社会思潮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简称“05方案”。其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05方案”的推动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不可否认,受观念、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关于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问题,各高校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结合自身开展实践教学及调查情况,就“05方案”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做一些思考,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及其实效性的认识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新兴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在中国社会得到大量传播。这一方面增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传统的社会道德体系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要解决学生“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问题,更要解决“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实现知、信、行三者的统一。社会实践教学在实现这一任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过程中,社会实践的实效性至关重要,它是检验社会实践开展得失主要标准。所谓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是指高校通过科学设计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过程中,其达到的实际效果和预设目标之间的相符程度。也就是说,如果实践活动的结果与实践活动的目标相符,则实践活动被认为具有积极意义和正面价值,实效性强;反之,则实效性不强。实践活动实效性,是人们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测量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指标。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实效性现状
与一本院校相比,二本院校大多为应用型、技能型大学,动手能力强应该是这类学校学生的优势所在。但目前来看,二本院校处于夹心层状况,理论研究性培养在深度广度上比不上一本,应用技能性培养又赶不上某些专科职业院校。因此学生在学习自主性、自觉性方面较弱,在活动过程中自我组织能力与自制力与一本院校学生又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延伸到社会实践中,直接导致二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社会实践的作用在于,让大学生通过这一活动与社会真正接触,一方面提升自己对社会的认知水平,自觉运用学校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达到知与行的统一。但目前来看,二本院校的学生多沉浸在自己生活的小圈子里,大都对社会认识不足,也不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仅仅将社会实践作为一种差事进行应付,几乎没有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部分学生的实践目的不够明确。调查显示,一本院校的很多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越来越理性,他们大都希望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开阔眼界、丰富生活,同时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为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但在二本院校中,不少学生存在“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倾向。
诚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思潮成多样性发展,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社会辨识度不高,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势必会受到这种大的社会背景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社会的商业气息愈加浓重。受此影响,学生内部也充斥着这种思想。比如,有的学生只愿意参加有报酬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将社会实践纳入必修课程以后,社会实践的成绩也影响着学生的学分绩,不少学生为了拿学分而被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在这些利己观念的作用下,大学生常常敷衍了事,无法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因此,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初衷也就无法体现。
2.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大。抽样调查二本院校学生中的主观题部分,请被调查者针对当前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有10%的学生对此作出了回答,近一半表示社会实践的“希望老师能更多的参与学生社会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一本院校的学生基本是自主选题、独立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老师只是宏观进行指导。而二本院校的学生大多希望从选题到调查直至最后的写作都得到老师的直接帮助,自己独自思考、独立动手的能力比较弱。
3.欠缺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能力。当前,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渠道已经增多,网络、手机成为他们日常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但这些渠道中掺杂着各种不健康、不正确的思想。他们单纯、简单,辨识能力不强,容易受周边思想的影响,现实主义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的最大特征。但是,他们又充满热情与活力。因而,培养大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能力,可以利用社会实践这一载体,通过实践方向、选题等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启发。但目前来看,大多数社会实践没有起到这一作用。当前二本院校大部分大学生不关心社会,眼光仅仅局限在校园与网络生活中,调查难以走出学校,迈入社会。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脱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可见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直接体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运用于客观实际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没有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人力、物力所限,缺乏稳定有效的实践环节;另一方面,不少教师的课堂讲授内容与实践内容不符,出现课堂、实践两张皮的现象,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实践实效性不强,学生“知行脱节”。
(二)现实条件仍面临重重困难
首先,从师资配置上看,师生比失衡。思政课老师需要承担全校政治公共课程,大部分学校为大班教学,动辄上百人,使得实践教学难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其次,从财力上看,社会实践经费有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学生众多,社会实践所需经费数目不小,如果没有学校的鼎力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很难落到实处,随意性的实践和考察作用有限;再次,实践教学资源短缺,大量学生走出校门从事实践活动,无论是社区、企事业单位还是专门的实践基地都难以不间断地接待。我们认为,以上困难的存在是客观的,从现实角度考虑,难以短期克服。这已是学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
三、提高思政课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思考
1.提高思想认识
一是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思想认识。学校和家长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清醒地看到社会需求对人才成长、适应社会等方面带来的巨大挑战,使他们切实转变以往那种只注重卷面分数、盲目考证的心态。
二是提高高校对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思想认识。思政课在学校地位不高几乎是普遍现象,作为思政课内的社会实践更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高校要摒弃那种将社会实践视为可有可无的做法,在注重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实践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不可忽视的作用。
2.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细化评价标准,对学生在品德修养、团队精神、综合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做出量化标准。老师根据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刻以是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来改进社会实践选题内容。
3.是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激励体系。无数的实践证明,没有一套长效的激励机制,就会使个人或组织丧失从事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就难以推进这一活动的良性发展。首先,要建立保障教师实施实践教学行为的激励机制,要调动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其次是要针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评价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程相辅相成,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二者缺一不可。通过调查显示,北京二本院校的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在发挥自主性、创造性以及自制力方面较差,这直接导致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不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要提高对思政课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努力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的规划、组织管理、评估考核及保障支持工作,将思政课实践教育与专业学习和日常教育相结合。通过把每一环节做到实处,来实现社会实践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冯艾,范冰主编.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韩冰(1983—),女,河北保定人,中华女子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