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盛京时报》是日本人在我国东北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日报,也是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侵略战争的舆论工具。在“七七”事变中的报道,该报选择和报道新闻的价值标准远远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日本军国主义文化殖民赤裸裸的先锋军。
关键词:《盛京时报》 “七七”事变 侵略 报道
《盛京时报》1906年10月18日在沈阳创刊,1944年9月14日终刊,历时38年。该报由日中岛真雄创办,是日本人在我国东北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日报,也是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在中国东北的主要喉舌,受到日本官方的积极支持和满洲铁路公司的津贴。早在“九一八”事变前后,该报就沦为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侵略战争的舆论工具,其选择和报道新闻的价值标准远远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本文集中论述该报在“七七”事变中的报道,做一管窥。
《盛京时报》在1937年7月9日就刊发了几则新闻,置事实于不顾,将事变原因推向中国。其中一则新闻标题为《对操演中之日本军 华兵横加射击 该事态推移颇堪注目》中,写道:“七日夜十一时四十分许,华方廿九军对在丰台操演中之日本军横加射击,八日午前四时,两军仍在对峙中,驻丰台日本军当即派遣军使前往交涉,要求道歉,若廿九军到底坚持不逊态度时,须断然膺惩之,现待机中,事态颇堪重视。”
7月11日的《盛京时报》引述驻华日军参谋的话说:“今次事件发生原因,系对日本夜间演习部队,华军竟不法射击而发,该事件发生之七日晚,日军竟出十数名死伤者……”这毫无疑问是无稽之谈,因为在7月9日该报二版,明白无误地刊载了日本外务省的发言,称:“丰台日本部队所部一部队,举行夜间演习时,第廿九军第卅七师冯治安部华兵约二个中队,由卢沟桥北方龙王庙及卢沟桥附近部落,对日军横加射击,然日军无有损伤……”显然,日本外务省作为官方发言,其对士兵有无损伤的情况的掌握应更具权威,《盛京时报》为了鼓噪战争氛围,在前后相差不过两天的报纸中,居然如此大相径庭,也是新闻史上一个大笑话。
7月12日《盛京时报》发号外,登载日本驻北平陆军武官室发表的“卢沟桥事件全貌”一文,更是将自己粉饰得一片无辜天真烂漫状。文中说:“此次事件,全为积年假装之南京政府反日工作所致。特自六月以来,随由南京政府系抗日份子潜入平津地方,暗中活跃以致在城内外流言蜚语盛行人心益形不安,廿九军兵士乃受影响,暗中恐惧,遂于七月七日晚,对于在卢沟桥北龙王庙附近、正在演习之丰台日部队,由廿九军骑兵队,射击数十发。……日军虽受不法射击……并未应战,而切望将事和平解决,以免灾祸殃及良民,竭力努力以求开始交涉,暴戾而未讲理之华军对于以正义为立脚地之日军态度,竟回答以射击矣。日本军对华军如此暴虐不得已,由自卫立场竟而应战,一方希望和平当即向现地派遣日华调停委员,努力阻止事件扩大,然彼等闭锁城门,阻止由卢沟桥入城,又加以不法射击。”这篇文章之胡说八道简直令人啼笑皆非。
对于事变之后的形势,《盛京时报》7月10日报道:“北平城东门朝阳门,自今晨以来即行紧闭,以致由通州方面而来之日军,不得入北平,只得徘徊于城外。日方曾经要求开门,而北平市长秦德纯即答以如无冀察政府许可,碍难应命等语竟出以阻止日军通行之态度。”这更是荒唐。战争既然已经打响,阻止敌军入城是小儿都知道的常识,日军居然拿出一副无知无畏状,要求进城。
《盛京时报》7月13日报道:“现今华军包围北平城外,并对主要日侨家屋,华兵加以监视,日侨交通,异常受胁威。”同时,日本军方策动北平城内的汉奸请愿,要求廿九军撤出,妄图轻松占领北平。7月15日的《盛京时报》第二版以醒目标题《北平商务总会请愿廿九军撤退!!》报道:“北平商务总会十三日午后向宋哲元请求,第廿九军由北平撤退,盖廿九军及其他军警,于主战的空气中狂奔,然一般人民间,充溢爱好和平之精神,以为不忍将四十年来之和平乡北平城卷入流血惨事,现考究对策中。”将少数被收买的汉奸的行径,说成“一般人民”的请求,这种掩耳盗铃之骗术,只能自欺罢了。
15日,对于中国军队的正常防备行为,又继续打着为了“一般人民”的旗号,发文说:“观察十四日夜之戒严施行状态,命令略为彻底,廿九军兵数亦减少。然如此状态,决非满足。”并进一步胡言:“超越北平城内程度之戒严,对于一般人民,殊予极不舒快之感,均希望迅速撤废。冀察当局,有鉴于此种情势,决定实施戒严期间,为下午十一时以后,讯问盘诘,专由巡警为之。又据冀察当局言,预定近日以内,解除戒严。”事实上,战争的达摩利斯剑高悬,真正的中国人,自然是与当时的中国政府站在同一阵线,怎么会“殊予极不舒快之感”。这无非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借此浇自己心中之猥琐罢了。
7月17日《盛京时报》号外第二版有一则醒目的报道,标题为:《此次华北事件原因华侧不法行为如此》,重要内容如下:“此次华北事变根本原因,即南京政府之抗日侮日行为,否认日本在条约上之既得权益等等。华方不法不信行为,实不胜一一枚举。……”可见,为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经张目,《盛京时报》已经完全背离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其之无报格无操守,可见一斑。
项目支持: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931-1945年日本对东北的文化殖民、抗争及启示的传播学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L15BXW002;大连市社科联第二批重大(重点)项目《1931-1945年日本对大连的文化殖民、抗争及启示的传播学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5dlskzd057.
(作者介绍:姜华,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新闻史与传播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