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学业倦怠原因及对策探讨

2016-05-30 12:41:27田婷婷杨丽萍韩卿卿
今日财富 2016年1期
关键词:倦怠感潍坊高职生

田婷婷 杨丽萍 韩卿卿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目前学业倦怠现象极为突出,本文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引起其学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并对高校的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从根本上改善学业倦怠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护生;学业倦怠

“倦怠”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erger(1974)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用以描述职业中工作状态冷漠、疲惫的消极状态。学习倦怠则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兴趣和动力,而又必须学习,从而使学习者感到疲倦、厌烦、沮丧、身心疲惫,消极对待学习,甚至想尽方法逃避学习活动的行为。

对某大学高职生的学习状况调研显示:在大学出现过迟到、无故旷课现象的学生数占被调查人数的36%,课堂不能专心听讲、想逃课的学生人数达32%,课后能进行自主学习的人数仅占30%,40%的学生表示厌倦学习。总的来说高职生的学业倦怠主要体现在:学业情绪上缺乏热情,学习兴趣低下,效率低,纪律松懈,对学习既不喜欢又不想放弃。本研究希望对可能引起高职学生学业倦怠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帮助高职生克服学业倦怠感,从而促进大学的学习。

一、学业倦怠的影响原因

1.动机不足,学习情绪衰竭。部分高职生对学习没有浓郁的兴趣,进入大学后,往往对学校和所学专业没有信息,对自己没有信心,学习情绪低落。导致悲观沮丧,精神涣散,学习热情不高,积极性缺失,生理上也经常感到体力不支、精力不足,上课无精打采,得过且过,不能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疲于应对各种学习任务,面对学习体验到消极的情绪情感。

2.学习吃力,方法不正确。高职生普遍知识基础薄弱,起点较低,没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上面对护理这门新的专业学科,需要学习的专业课很多,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内外妇儿,学业压力确实很大。高中的学习方法在这里也不太适用,没有老师全程指导的讲授方法,课下没有作业就不知道需要干什么,不知道要怎样学习,更是不知道自己学的对不对,有没有用,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倦怠感。

3.外界歧视,学校氛围缺乏。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低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因此有人认为高职学生不如普通高校学生,起点低,学习成绩差,行为不当,轻视高职学生,指责高职学生意志品质差等。高职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传统观念和舆论的压力中。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难做到用自信,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习。有些认真学习的学生,由于周围的同学都在玩耍,没有浓厚的学习氛围,也随波逐流开始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4.就业压力,专业引导不足。部分高职专业前景不被看好,市场需求小,再加上本科生的竞争,导致将来就业压力很大,学无所用,面对这样的窘境学生也很容易产生学习倦怠感。而有些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教师只专注在自己的教学课堂上,忽略了对大学专业方向的讲解以及职业的引导,使得学生职业素养缺失。

二、学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1.培养学习兴趣,突出课程设置的实用性。首先,应根据高职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应用为主,避免照本宣科,造成学生在课堂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的局面,提高高职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应用能力,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长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注意为学生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认识到自己有可以挖掘的潜力。课程设置应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紧密结合岗位的特点和要求,提倡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课堂设计,鼓励学生多参与,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增加实践课比例、实行学分制管理,增加学生修选课的比例,改善高职学生学业倦怠现象。

2.增加效能感,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高职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对此,增强学生的信心、信任和诚信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因此,要从激发高职学生学业信心、激发学习兴趣的角度,提升高职学生学业成就感。比如: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当看到与自己能力水平相似的人可以成功地完成某些任务,会使个体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这些任务。可以通过宣传高年级优秀学生和杰出校友的成功事迹或请他们与学生亲身交流,激发低年级高职生的自信心。来自老师和父母的肯定性的语言鼓励也非常重要,但注意要采取言语说服与任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同时,优良的学风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针对高职护生的学习现状,学校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社会、家庭、自身的责任感;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文化氛围。

3.提升职业认知,加强就业指导。高职生以及家长最关心的应该还是将来的就业问题,学校应该在入学初期就对新生有一定的学科介绍和就业的指导,让护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形成一个系统、准确的认识。文化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教学要渗透专业认同教育,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手段,有效开展职业生涯和技能比赛,以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水平,以及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还可以发挥班主任、职业指导师的作用,针对他们就业的困惑,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咨询服务,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帮助其增进自我认识和对未来工作岗位的了解,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优势和未来的职业倾向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以学习目标为引导,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学业自信心,帮助他们摆脱厌学情绪的影响和困扰。

参考文献:

[1]卢丹蕾、程永清、李伟华.高职生学业倦怠感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5):98.

[2]朱静. 高职生学业倦怠的表现及优化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88.

[3]尹延芳.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学院高职学生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4]潘春胜. 高职学生学业倦怠影响因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7):107.

[5]宋美兰.高校学风建设简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6(1) : 163.

作者简介:田婷婷(1988-),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学教学工作。

杨丽萍(1985-),女,山东潍坊人,本科,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务教学工作

韩卿卿(1989-),女,山东潍坊人,本科,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药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倦怠感潍坊高职生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筝”艳潍坊四月天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6
风筝之都潍坊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8:14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