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的原理及其实证研究的综述,认为应该根据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指标的选取也要结合研究的需要选取。同时认为基于会计研究法与事件研究法的局限性,应该构建和采用EVA等新的价值指标。
关键词:企业;并购;研究
一、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市场制度的健全,以及企业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来扩大竞争优势,进入某一行业的目的。但是企业并购之后绩效如何,是否实现了并购的目标,则需要相关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企业并购前后股价的变化来判断并购的绩效,这种方法叫做事件研究法,既通过设定宣布企业并购的时间为“事件日”,以一定时期内的股价的波动来反映并购对绩效的影响。另一种研究企业并购绩效的方法是会计研究法,这种方法以一些相关财务指标为标准,试图通过企业并购前后一些财务指标的变化或者与本行业的平均绩效对比来反映企业的绩效。
二、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
1.事件研究法的基本原理
事件研究法主要通过股票的反常收益来判断并购对企业的绩效产生的影响,但是事件研究法依赖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如果某个事件日之后目标企业或者收购企业的股票价格上升,并且超过了正常的幅度,则可以认为并购对企业的绩效产生了影响;反之,如果企业宣布并购之后,目标企业的股价或者收购企业的股价未发生变动或者在正常范围之内,则认为并购未对企业的并购产生影响。
2.会计研究法的基本原理
会计研究法主要通过与并购绩效相关财务指标并购前后的变化来判断并购对绩效的影响,该方法并不要求资本市场达到半强式有效,但具体指标的选择也跟资本市场有效性相关。这些财务指标主要是每股收益、资产周转率、现金比率、流动比率、资产利润率。其中每股收益和资产利润率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比率和流动比率分别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动质量和偿债能力,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
三、实证研究
1.会计研究法实证研究
Meeks(1977)通过会计研究法发现并购后收购公司的资产总收益率减小,并且在收购的5年后最小,且超过一半的公司的并购绩效低于该行业的平均水平。Healy,Palepu和Ruback(1984)通过研究1979年到1984年这5年期间美国最大的50家企业收购案,发现并购后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与行业均值相比有所提高。李善民等(2004)利用1999到2001年的84个并购数据,利用会计研究法经过研究认为并购可以使得企业短期绩效提高的同时并不损害企业的内在价值。张志乾,严华麟(2011)从企业营运能力、变现能力、成长能力等多个方面指标构建了一个反映企业的财务综合绩效的指标,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并购后每股收益、股东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与综合财务绩效关联最大。王宋涛,涂斌(2012)研究发现,企业并购后不能提高企业的并购绩效,但是可以提高企业的内在价值,不能用短期盈利来作为判断企业的绩效;对于股东控股比例比较高的企业而言,并购后企业的绩效提高比较明显,然而企业的现金流更容易向外面转移,他们认为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补太适合我国的企业并购绩效分析,盈利性指标不大适合作为评价我国企业并购的会计指标,比较合适的分析方法是自由现金流和EVA等价值指标。
2.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
原红旗和吴星宇(1998)通过对并购发生后收购企业的绩效研究后发现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投资收益在并购一年后占总利润的比例上升。陈信元和张田余(1999)采用事件研究法对45起并购事件进行了研究,发现企业在并购后累计反常收益在并购事件宣告之后开始呈上升趋势。万朝(2000)以采用事件研究法对1997年到1999年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1997这三年股票的超常收益率, 研究发现市场对公司并购事件的确存在显著的反应 市场对有偿转让的并购事件不仅存在较强烈的提前反应 ,在公告期后还存在明显的过度反应,其他方式反应的超额收益率不明显。袁国良(2001)指出扩张式重组(相当于本文的并购 ) 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不明显。刘军和余鹏(2008)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发生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发现并购后对于目标企业而言带来短期绩效提升明显,但是从长时间来看并购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关联程度不大。张新(2003)采用事件研究法对1261件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累计超长收益率在收购企业收购后开始下降,企业的内在价值得到提高。
四、结语
总体来说,无论是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两者都有一定的缺点和优点,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就会计研究法来说,由于收集的财务数据是过去形成的因而财务数据也只能反映过去的经营绩效,无法反映未来的绩效。其次财务指标的选取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研究的结果准确性受到质疑。再次,比较基建立困难,不论是以企业过去为基准还是以行业的平均绩效为参考基准,标准的选择都十分困难。最后,样本选择的差异、会计制度的健全与否也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就事件研究法来说,根据股价的反常收益法来判断公司并购绩效需要以证券市场有效性为前提,否则股票价格就不能充分反映并购信息。其次,如果公司大部分股份由政府持股,那么企业的并购更多的由政府推动,股票的价格可能没有反映并购的影响。再次,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的局面,股票不能正常流动也会对企业的并购绩效带来影响。因此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容易对企业的并购绩效产生影响,因而未来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以便对会计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认为基于会计研究法与事件研究法的局限性,应该构建和采用EVA等新的价值指标。
参考文献:
[1] 李善民,曾昭灶,王彩萍,朱滔,陈玉罡.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经济,2004(9).61.
作者简介:景国文(1991-),男,山西运城人,山西财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产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