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钦
地理事物在地理空间上可表现出不同形态,如山峰、城市、矿产地、港口、水电站等地理事物表现为点状;山脉、河流、交通线、海岸线等则表现为线状;地形区、气候带、行政区、农业带、工业带等多为面状。“点、线、面”结合就是以线状地理事物为线索将“点、面”地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识记重要的点信息,然后以“线”串“点”,然后“点”“线”成“面”,最终形成知识体系,以提高复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一、应用举例
在复习长江流域知识时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画出长江轮廓图,并讲解长江干流轮廓呈“V”和“W”组合形状,加深学生印象,然后依次把点和面的信息进行叠加分析,从而完成整个区域的复习。建议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复习:
1.长江的基础知识: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干流总长为6300千米,为我国第一大河。
2.长江干流分段情况及特征:上游(起点—宜昌)多峡谷、富水力;中游(宜昌—湖口)多支流、多曲流、多湖泊;下游(湖口—入海口)江宽水阔。
3.主要水利枢纽工程: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水利工程众多,干支流在建和已建多处大型水利枢纽。
4.长江干流与南北向铁路交汇情况:南北向铁路与长江航道交汇形成了便利的水陆交通网。长江干流与南北向铁路交汇的城市主要有:攀枝花(成昆线),宜宾(内昆线),重庆(川黔线),枝城(焦柳线),武汉(京广线),九江(京九线),南京(京沪线)。
5.主要风景名胜:长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目前有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武隆天坑、武陵源、三清山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丽江古城、青城山—都江堰、大足石刻、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庐山、苏州园林、安徽古村落、明孝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黄山被列为自然和文化双遗产。
6.主要矿产:长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铁、有色金属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7.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单元:长江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单元及特点分析见表1。
8.主要农业基地: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其中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沿江平原为重要的商品棉基地。条件分析见表2。
9.主要工业基地:沿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三大经济带之一,初步形成了以长江干流为主轴,支流沿岸、铁路沿线为支轴的若干工业走廊;其中攀枝花—六盘水、重庆—宜昌、武汉—十堰等工业走廊,沪、宁、杭等工业基地发展潜力巨大。见表3。
10.长江流域涉及国土整治与开发的主要项目见表4。
二、复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合理利用线状地理事物串联知识,密切结合图表,拓展思维,使知识多方位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加强对比分析,并合理使用地图,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认识,帮组学生理解记忆,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3.合理建立联系,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独立构建知识体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比掌握大量零散的知识更具价值。使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复习时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其他线状地理事物来串联知识,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枚举。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联系,勤于积累,并能灵活运用,就一定能丰富地理复习方法,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