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娜
摘 要:“意识流”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学表现手法。本文对《色·戒》的意识流手法进行分析,概括出四点特征,即聚焦主要人物的意识活动;以间接方式描绘意识流动;想象与现实相互交叉;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方法并用。
关键词:意识流;色;戒
一、“意识流”的概念
“意识流”是19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早提出的,“人的意识行为是如一股流水、一道河流般不断涌动的状态而非片段地衔接”,因而他将之称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这种流动状态的意识被文学家运用于文学作品之中,表现为幻想、梦境、联想、回忆等多样的形式。意识流手法是一种创造性的文学表现方式,它不同于传统小说心理描写手法,作家通常可以遵循人物的心理逻辑顺序,以流动的意识活动为对象,以非现实的时空为背景,全面揭示人物个性化的精神存在。
二、《色·戒》中意识流手法的特点
在《色·戒》中,张爱玲恰当运用西方现代派常用的意识流手法,对小说人物的心灵世界进行深入挖掘,力图真实展现人物内心意识流动的过程。具体说,《色·戒》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有如下特点:
(一)聚焦主要人物的意识活动
张爱玲在《色·戒》中大篇幅地运用意识流描写手法,但并不是全篇皆用,而是将着力点放在主要人物王佳芝、易先生身上。小说开头,张爱玲在喧杂的麻将桌上将主人公王佳芝、易先生自然地牵引出来,并暗示两人暧昧关系。从王佳芝离开易先生家坐上三轮车的那一刻起,张爱玲就开始花费大量笔墨来描述王佳芝的心理,从她惴惴不安地猜测到明里暗里地抱怨,从回忆自己学生时代的演出到浮想自己与同伴们荒唐的“美人计”,这一切信息都通过佳芝跳跃的意识流动展现出来,让我们在了解故事缘起的同时,对佳芝有了初步的认识。到后面佳芝与易先生进入珠宝店,作者通过意识流描写凸显佳芝紧张、惊喜、彷徨、笃定等情绪变化,把她天性的单纯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小说最后,张爱玲把关注对象自然转换为易先生,写他逃回家并派人处决了佳芝之后的一系列意识活动,几段集中的心理刻画逼真地表现出易先生自私冷酷的嘴脸,让我们不禁为佳芝无辜地牺牲感到惋惜。
(二)以间接方式描绘意识流动
《色·戒》绝大部分的意识描述是以“她”或“他”这种第三人称代词为主语展开的。比如,王佳芝忐忑不安地等候等易先生,张爱玲这样写她的意识活动,“迟到也不一定是他自己来。还不是新鲜劲一过,不拿她当桩事了。今天不成功,以后也许不会再有机会了。”“斜对面卡位上有个中装男子很注意她。也是一个人,在那里看报。比她来得早,不会是跟踪她。估量不出她是什么路道?戴的首饰是不是真的?”运用第三人称的间接刻画人物的意识活动,看似给人一种距离感,实则让读者在一种恰当的距离中更全面地透视到文中人物的心理,增加了真实性。此外,这样表达赋予作者一种全知全能的观察视角,有助于故事情节的过渡与转化。
(三)想象与现实相互交叉
在《色·戒》一文中,虽然人物意识活动的描写篇幅很广,但其并不是完全连成一片的,人物在自由联想的过程中,人物又不时地回归现实,穿插入现实中人物的动作、语言或神态描写,有时亦插入对现实环境的描绘,例如在珠宝店中,佳芝就频繁地在现实和意识中穿梭,一时理智占了上风,一时又陷入情感的漩涡。作者采用意识流手法,将现实与人物意识交叉描写,极大地拉长了事件发生的文本时间,在原本从下午到晚上的极短的时间跨度中,插入了丰富的信息,给人一种时空颠倒的错觉。作者采用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不仅自然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而且从容地塑造出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
(四)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方法并用
意识流手法在行文实践中有多种具体的表达方法。在《色·戒》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纷纷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仅就王佳芝而言,她前后发出三次类似的内心独白,“这太危险了。今天再不成功,再拖下去要给易太太知道了。”“今天要是不成功,可真不能再在易家住下去了……”“今天不成功,以后也不会再有机会了。”这样的内心独白说明了佳芝对这次行动的重视和忧惧,同时为此次任务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回忆主要是佳芝坐在咖啡店时一点点抽丝剥茧式展开的。她从眼前回想到过去,再从过去返回到眼前。自由联想出现在佳芝与易先生双双进入珠宝店后,她不时地想象着此时此刻她的同伴们正如何地伪装,如何地靠近,如何地准备实施刺杀。而当易先生依诺送给佳芝那枚豌豆大的粉红钻石时,佳芝戴上它,飘飘然,禁不住陷入美妙的幻想之中难以自拔,她感觉自己已置身于天方夜谭的境界。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细腻刻画人物心理,让我们对主人公的个性有了全面的了解。
三、总结
在《色·戒》这部经典小说中,作家张爱玲巧妙地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将一个阴谋与爱情同在的悲剧故事徐徐展开,使故事中人物的个性得到彰显,情感得以释放,为整部作品提升了文学质量。可以说,《色·戒》中意识流手法的呈现,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作家灵动笔法的独特魅力,并且对这场“斯德哥尔摩”式的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
[2]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