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顺日
内容摘要:当前,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文化融合与碰撞也更加频繁,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必须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外语人才。一直以来,英语是我国学生必学的外语课程,随着日本与我国交流日益增多,开设日语课程的中学越来越多,但是,日语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学生日语能力远远达不到人才培养要求。本文基于我国中学日语教学展开分析,在总结了中学日语教学现状的前提下,分析了中学日语教学的创新性策略,希望可以为中学日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健词:中学 日语教学 创新 策略
目前,我国很多中学都设有日语课程,学习日语的学生不断增多,但是,学生的日语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在参差不齐的日语成绩背后,折射出中学日语教学的众多弊端,形成了会看不会说的哑巴式日语教学模式。所以,只有改革中学日语教学,才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听说读写”兼备的日语人才。
一.中学日语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与日本的文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观之国内的日语教学情况,不免令人担忧。当前我国中学所培养的日语人才中,能够真正具备一定的日语功底,并且有优秀的听说能力和交流能力的人才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学习日语效果不佳。中学生基本是从零开始学习日语,没有任何的日语学习经验,也没有日语知识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日语,无疑是倍感艰难。然而,很多中学日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日语教学的重要性,课程教学枯燥无味,照本宣科,课后作业敷衍了事,极不负责。
此外,当前很多中学的日语教师自身日语水平不高,导致课堂教授的过程无法深入、到位,再加之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早已让学生心生厌倦,日语课堂教学成为了“你不情我不愿”的“说教课”。可想而知,一个没有扎实的日语功底,没有出色的教学能力,没有有效的教学技巧的日语教师,并无法胜任中学日语教学的,学生也无法在日语课程中学到真才实学。
由此可见,传统的日语课程教学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无法培养符合我国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我国中学日语教学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必须要狠下决心,全面创新日语教学。
二.中学日语教学创新性策略
1.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中学日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而教师则为教学主导角色,引导学生展开日语学习。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时间,不可一味的使用惯性教课,而是要唤醒学生心中的新鲜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插入一些提问、讨论、演练,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最好能够运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学生关于购物的常用语的时候,教师可以买一些水果、饼干之类的食物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中学习日语,这样一来,课程就活起来了,学生学习更有兴趣。
2.加强直观教学,运用定位识字,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效果。学习任何一门外语,记单词都是基本功,也是打基础。学习日语单词的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能够运用“定位识字”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还能够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唱“幸せなら手をたたこう”,启发学生认识“幸せ”这个词,可以先引导学生记住“幸せなら手をたたこう”这句歌词,并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幸せ”这个词的位置是在“なら”这两个假名之前,这样学生很容易地认出“幸せ”这个单词。等到学生对这个词已经比较熟悉了,教师再深入的教学生这个词的意思和相关的例句,这样的就避免了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语境练习,提升学生学习日语的效率。中学生学习日语,喜欢新奇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多采用语境练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效率。比如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以学生自由式的谈话、演讲、表演等,结合生活、结合旧知识等提问,设置悬念;利用最新的时事新闻、有趣的日本故事等引起学生的激情,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日语教学不可小视,教学的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必须要采取适合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增加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洁.关于针对日语初学者语音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2).
[2]张彦萍.浅谈日语口语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4.14
(作者单位:吉林省和龙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