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宗胜
【摘 要】要谈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就不得不讨论什么是语文的问题。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语文;本质;母语
要谈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就不得不讨论什么是语文的问题。从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我们一直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但只是一味地埋头教学, 在探讨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时,往往忽视了小学语文最本质的教学。离开了这一点,所有的教学都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犹如盲人摸象、管中窥豹一般,只获得了教学的冰山一角。我们看2001年七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一表述,我们不难判断,语文学科的本质,其一是工具性,其二是人文性。但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发现语言学科都兼有这两个基本特征,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到底如何定位呢?只有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才会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一、小学语文教学其实质就是母语教学
什么是“母语”呢?《现代汉语词典》说:“母语: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种方言。”这其实是把几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了。
(1)对个人而言,母语应该就是母亲教给的语言。如果母亲教给孩子的语言不只一种,那么母亲与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最常用的那一种语言形式就是子女的母语。例如子女和母亲都会英语、法语和汉语,但两人一见面,通常情况下冲口而出的是汉语,或者子女与母亲交谈时多数情况下使用汉语,那么汉语就应该是子女的母语。或者子女和母亲都会广州话、上海话、北京话,但他们俩之间通常用广州话交谈,那么广州话就是子女的母语。
(2)对一个地区而言,母语通常是本地区的流行语言形式,一般是该地区主要民族语言的某一个方言。语言是大众沟通的工具,同一个地区的人一般使用相同的语言形式,所以同一个地区的母亲所教的母语大多数应该是相同的。例如,北京的汉族母亲教给小孩的一般就是汉语北京话;上海的汉族母亲教给小孩的一般就是汉语上海话;广州的汉族母亲教给小孩的通常就是汉语广州话,如此等等,也就是说,同一个地区中的同一个民族的母亲教给小孩的应该是该地区该民族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形式,所以,一个地区的小孩的母语大多数应该是相同的,即一个地区的民族语言形式是该地区该民族的母语,比如北京地区汉族人的母语是汉语北京话。
(3)就一个民族而言,同一个民族的母亲传给子女的主要的也就是这个民族的语言,所以民族语言就是该民族成员的母语。母语是与外语相对而言的,母语是民族语言,外语是外族语言。
(4)民族共同语和方言是一种语言里的两种表现形式。共同语是全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方言是该民族的部分人使用的,也就是说语言中存在方言的民族实际上是使用两种语言形式,一种是标准形式,一种是变异形式,这两种形式都可以视为母语,何况,方言与共同语都使用相同的文字,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以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工具性表明语文既是一个人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拐杖”,又是建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个体而言,人们利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想感情。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是思维的最主要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态;就交际而言,人们利用语言交流思想感情,相互交际,达到相互了解,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就人类生存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人类几千年来汇聚而成的文化,一般都是以语言的文字形式表现、记载和传承的。所以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离开了语文这个基础性的工具,一切的个人学习和学科建构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注重其工具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解决一些知识点上的疑难问题,读懂文章。“工具说”在实际操作中提倡改变语文双基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无序性和训练方法的强制性、盲目性,从而走上一条序列化、科学化之路。应该说把知识条理化、序列化,对于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是一件好事。
就像生活中我们要用一个工具去做什么事情时,首先要把这个工具本身研究透彻一样,在让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之前,我们也应该先好好学习它,达到掌握并使用语文的目的,这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何况语文不仅是一个工具学科,它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复杂完美的具有人文性,负载着人文价值的语言学科,仅从这一点出发也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它。
要使学生学会理解语言并用语言表达感情。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字、词、句等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入手,让学生在长期积累中慢慢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让他们从最初的只能听,到慢慢的学会读和说,再到最后的写,一步步地掌握语言,并能自如地用它来表达情感。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用它来进行交际,过去我们对于语言的交际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不够,新课标“总目标”中则明确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学到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 要想充分表达情感,并使自己的表达尽可能的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就需要大量的语言元素,这些元素的得来靠的就是语言积累。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任何人想一蹴而就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做到厚积薄发,这样在其它方面用到语文这个工具时,才能游刃有余,不会捉襟见肘。
三、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和文化一样,是一个内涵极其广泛的概念,几乎可以涵盖一切。理解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思考语文课程包涵或者涉及哪些人文内涵;语文学习应该指向怎样的人文内涵;语文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就拿《七颗钻石》为例,这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其中所要表达的是小姑娘的爱心感天动地才会使罐子跳出钻石,涌出水流让地球重新焕发生机。要让学生感受到水的来之不易就得渲染出故事所发生的环境是多么的艰苦,所以渲染环境是必要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范读,优生的朗读,学生从老师的读中区感受,自己再读出自己的感受,反复读后才能达到效果。学生才能体会水的来之不易,才能在接下来神奇的罐子发生的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把宝贵的生命之水递给陌生的过路人的举动中发现爱心的伟大。
四、小学语文教学又要体现出语文的审美性
我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已告诉我们,不学习、不工作、不交际,也离不开语文。的确,语文不只是技术性的字词句篇,教会你得心应手地对付考试,而考试过后便抛之脑后;语文也不仅是文学性的诗词曲赋,培养学生的朗诵的腔调,而朗诵过后便觉得俗不可耐;它也不全是人文性的德才学识,熏陶你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情怀过后又便堕入红尘。大家都知道,审美价值是语文学科重要的特征,人们在不学习、不工作、不交际的情况下离不开审美活动。因此,语文还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工具。在小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特征,让学生明白喜欢文学,就是喜欢语文;喜欢语文就是喜欢生活。我们更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阅读课文,领悟语文带给我们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