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芳
[摘 要]体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但现如今,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死板化、不注重因材施教、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引进高素质体育教学专业人才、多开设趣味体育项目等解决措施,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关键词]体育教学 影响因素 改革成效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079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在不断地进行改革。针对体育这门必修的教育课程,国家倡导健康教学,全面教学,完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育是专门为了学生在学习压力大、学业繁重时进行应有的体育锻炼,使压力得以释放的一门课程。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学生的学习也受到了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倡导进行体育改革,让学生进行相应强度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但现如今,体育课时存在被其他课程占用,体育教学模式过于守旧传统等问题,从而影响了体育改革的推进。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以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影响体育改革的因素
1.体育教学方式死板
大部分学生都反映现在的体育教学很多情况下都是进行体育考试项目的培训,对于其他体育项目并不进行培训。比如在初中、高中都要进行考试的项目——立定跳远、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等,在体育课上教师就只对这些项目进行周而复始的训练,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体育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短时间内大量训练就会有效果,这样反而容易造成伤害。比如长时间进行立定跳远的训练很容易出现肌肉拉伤等情况,有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果体育教学方式一直如此单一化和死板化,只对考试项目进行大幅度训练的话,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就和其他专业课一样成了积累压力的课程,大大减弱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最后还有可能损害感兴趣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体育改革的发展。
2.体育教学不注重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其实是由体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体育活动的课程。体育教学应该是对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培训教学,可是,现在的体育教学不能因材施教,开设的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偏少。比如体育课的课程一般都是传统的短跑、长跑、跳远和跳高等,并没有开设太极拳、太极剑、跆拳道、瑜伽以及健美操等趣味体育课程。众所周知,趣味性体育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很好的体育锻炼。但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因为趣味性体育课程偏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不高,降低了体育改革的成效。
二、提高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措施
1.引进高素质体育教学专业人才
很多学校往往会忽略体育这门课程,在选拔体育教师时缺少必要的严谨性,导致现如今大部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并不高,无法带领学生进行自己爱好的体育活动的锻炼,无法很好地完成体育教学。针对这一状况,每所学校都应该加强体育教师的选拔和引进,从而优化对学生的体育指导。比如多引入高学历的跆拳道老师,及时引进瑜伽、健美操、乒乓球和篮球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只有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了,师资力量够强大,体育教学的成效才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激发出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全面提高。
2.多开设趣味体育项目
体育教学中,传统考试项目的锻炼时间控制在半节课以内是最好的,在剩余的教学时间里可以开设网球、健美操、跆拳道以及瑜伽等学生很感兴趣的体育课程,并配备专门的体育教师进行辅导。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拓展性训练,做到考试项目的学习和个人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的培训互不耽搁。这样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使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体育课的改革成效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改革不仅需要保证传统体育教学项目和学生爱好的体育项目的培训力度,还要针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必要的改进。当然,不管是哪种对策,都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
(责任编辑 柳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