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雨庭
被稱為是「中國版的馬歇爾戰略」的「一帶一路」,對台商而言究竟是一帖良方,還是摸不著頭腦的偉大計畫?台灣鍋物品牌紅之舞創辦人李浩銘,就其縱橫台海兩岸的經驗,告訴台商如何突破包圍政策,進入「一帶一路」經濟體,搶得先機。
要成就一間企業,除了一顆火熱的創業心外,還需要更多專業知識作為基本支撐。李浩銘指出,「創業不難,難在經營與發展」。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讓許多老闆們頭痛的是該不該經營跨國企業?如果要跨國,該選擇經濟先進的國家呢?還是選擇有潛力的發展中國家——看著「一帶一路」這口號被喊得震天價響,感覺正是進軍東協的大好機會!
「一帶一路」搶商機民生基礎需求是大宗
李浩銘指出,這份號稱涵蓋60國經濟體的「一帶一路」計劃,讓台灣企業家無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畢竟只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無法滿足所有企業發展的需求條件,勢必借助外在環境資源佐以成長。但是,當面對產能過剩的全球經濟市場,台灣企業如何在「一帶一路」的發展趨勢中,搶得一席之地?
「吃飽了,再思考吧!」台灣知名鍋物品牌,紅之舞創辦人李浩銘沉思了一會後表示,這話聽來詼諧不著邊際,卻是他多年來奔走兩岸的領悟。他表示,跨國企業能夠選擇的地點不外乎經濟繁榮的富庶國家如歐美,再不然就是起飛中的新興國家如東協,針對有心跟隨「一帶一路」風潮創業、發展的台商企業,李浩銘建議最好從民生範疇入門。
李浩銘表示,「一帶一路」是一種經濟發展的理念和倡議,範圍涵蓋亞洲、歐洲、非洲三大經濟板塊,而其中含有大多數開發中或是未開發國家,透過「一帶一路」的各國共聚經濟下,屬基礎建設最需要著墨與發展,包括港口、水庫、油田、機場等。李浩銘認為,台灣產業強項在服務業,若真要進入「一帶一路」經濟體系,台商真正商機在基礎建設所延伸而出的相關產業,如健康醫療、餐飲食品或綠色產業等。
「但是最和人息息相關的,就是餐飲業吧!」人以食為天,再加上餐飲業的入門門檻低,基礎建設需要大量人力,不但釋出大量工作機會,周邊更延伸出相關民生商機,「不過,當然不是傻傻地就跑去當地開店煮飯」,李浩銘指出,許多東協國家法律其實不夠完善透明,金融體系亦非完備,此外,各國文化宗教習俗皆不同,台商前往這些新國家投資,在合作上更是需要審慎評估。
餐飲業好上手難經營突圍聚眾經濟需靠品牌
戴著眼鏡的李浩銘談起經營管理擲地有聲,他表示,台灣應該不會成為「一帶一路」的主要經濟體,台灣企業最好尋求從事基礎建設的廠商進行異業結盟。他指出,身處資源整合為主的大時代經濟,台商需要懂得借力使力,學習與異國企業合作,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近年長期奔波兩岸各地的李浩銘感嘆,台灣企業普遍易犯的毛病就是容易滿足現狀、也容易自滿,甚至會拒絕面對有其他企業比自己更強大的事實。他認為,台商要到大陸發展,「就必須要認清自己面對的不再只是熟悉的台灣民眾,而是另一群異國文化的受眾」,這些新接觸的國家文化,並非一般人耳熟能詳的歐美主流文化,而是包括了地中海、俄羅斯、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等等過去鮮少接觸的文化,台商必須虛心接納並且熟悉,「認識朋友更須了解對手,這是經營企業的基本功」。
李浩銘指出,首先必須了解當地法規、並需要思考如何在保留自家食物特色以外,還能順應當地人口味,他舉自己在兩岸的品牌經營策略為例,讓大家參考。有鑑於近年台灣年輕人興起「小確幸」、「重視生活品質」等概念,於是他選擇在台灣主打「緩慢」、「悠閒」,等讓人比較放鬆的用餐環境,吸引重視用餐品質的消費者上門。但是當他將品牌發展上步調快速的中國市場時,就不適合提倡舒緩氛圍,把經營方向改為「健康、養生」,符合中國市場需求。「說穿了,不管對象是個體客戶還是廣大市場,你的產品都需要量身打造」。
李浩銘說,創業憑著衝動和熱血,但是經營需要的是理智和數字,他妥善運用科技人的邏輯和分析能力精算營運成本,從中進行資源整合及數據分析,將市場現況抽絲剝繭後,織成一張名為發展的網絡,精準投放在未來趨勢之上,並不忘回頭審視品牌的整體規劃,在兩岸市場篳路藍縷地開創台商新發展的可能性。現在,紅之舞不但在台灣已是成功火鍋品牌,也是中國大陸鍋物的一顆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