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灘畫報》最新一期雜誌封面標題顯示,早前傳聞被證實,外灘畫報將於2016年開始停刊。最新一期封面右下已標注「告讀者,《外灘畫報》將於2016年起停刊」聲明。
《外灘畫報》創刊於2002年,2011年起改版為雜誌,隸屬於2013年整合後的上海報業集團。《外灘畫報》以原創報導,人物訪談為特色,已經與300多位國內外知名人士直接對話,其範圍涵蓋了政治、社會、文化、藝術、體育、潮流、時尚等各個方面,成為業內同類刊物中的佼佼者。曾經是現代傳播旗下《週末畫報》的主要競爭對手。《外灘畫報》總部設在上海,發行已覆蓋全大陸30餘個城市,在京、滬、穗、蓉等城市設有辦事處。
近一年來,《外灘畫報》雜誌社內部人事動蕩。前任總編輯徐滬生早在2013年宣佈離職,投身「一條」視頻的新媒體創業,而接任總編輯田健東也在近期離職《外灘畫報》。如今,更是以「100本小眾雜誌探索未來紙媒的可能性」為專題致敬正在消失的紙媒,令人感傷。
而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已有超過30家紙媒停刊或者破產,其中包括一些曾經在細分行業或者城市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媒體,如《新聞晚報》、《壹讀》、《競報》、《錢經》、《風尚週報》、《天南》、《數字通訊》、《YES!》、《Oggi今日風采》、《動感駕馭》、《教育與出版》、《都市主婦》、《程序員》、《電腦樂園遊戲攻略》等。
這是否意味著紙媒已死?它們如何自救?不管國內國外,很多隸屬於國內或國際的知名傳媒集團,在大家的印象裏屬於「還不錯」的雜誌都停刊了。實際上,紙媒哀鴻遍野是全球性的,包括全球媒體巨頭在內的傳媒行業,在面對新技術、新競爭者及全新的客戶需求時似乎同樣窘迫而進入了窮途末路的狀態。
同時,「自救」也在積極地展開。正如《瑞麗時尚先鋒》一樣,很多宣佈停刊的時尚大刊仍然繼續堅持出版電子雜誌,並開始謀求電商業務。
只是,投身互聯網真的是拯救紙媒的惟一出路麼?也許,冗雜的版面、冗亂的廣告、同質化的內容鋪天蓋地,像盛裝劣質資訊的雜貨鋪,偏離了媒體本身的專業主義和理想主義,媒體本身的商業價值成為現今媒體的核心,才是紙媒將死的重要病因,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