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医学院图书馆新馆建设构思

2016-05-30 22:13:48罗桂莲吴东阳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

罗桂莲 吴东阳

摘 要:随着右江民族医学院的不断发展,学校图书馆必须顺应发展步伐建设新馆,笔者从图书馆管理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设新馆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建设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的图书馆。

关键词:新馆建设 功能布局 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088-02

笔者学校现用图书馆楼建于1989年,共5层,面积5 000 m2。当年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 012人,随着逐年的不断扩招截至2015年开设24个全日制普通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增至11 540人,非全日制生11 374人。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有一项硬性指标就是生均图书馆面积必须达到2 m2,可见该校现用图书馆楼面积远远达不到这一指标。学科、专业的不断增加,图书馆不仅要同步增加信息资源的拥有量,而且还要开辟新的服务理念,拓宽服务场所以提高读者服务的质量。显然该校建设新的图书馆势在必行,而且要建出符合该校特色的,舒适实用、气派大方的图书馆楼,使之成为右江民族医学院标志性的建筑。

1 选址

为方便读者近距离接触图书馆资源,图书馆应建在临近教学区和学生宿舍区,临近校内交通主干道;为了给读者营造清净优雅的学习环境图书馆应远离田径场、广场、饭堂等比较吵杂的场所;为确保日照充足、视野开阔图书馆应建在周围没有高层建筑的地方。加之笔者学校现在正往西校区扩建,因而新建的图书馆应选址在原图书馆的西边,尽量建在校园的中轴线上。

2 面积、高度、外观

按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生均图书馆面积必须达到2 m2,笔者学校新建图书馆面积应控制在25 000 m2左右,这个数字已考虑到后续发展需要。建有地下一层和地上六层共七层楼,所以整体占地面积大约3 600 m2,建筑高度约35 m,依据该校地形图整个建筑地面东西轴向长度长于南北轴向,整体呈长方形。该校是民族医学院校,图书馆外观应具有民族风格,广西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体不妨模仿干拦式壮族民居进行装修:楼顶呈“人”字形,上盖瓦片;进行门雕、窗雕、木雕;墙体是白墙彩画,彩画是壮族人民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彩画色彩斑斓,题材不限,内容丰富,一般以壮族民间故事、人物为题材,以红色、绿色为主[1]。

3 各楼层空间分布

图书馆的功能布局因馆而异,主要考虑点基于以下理念:将图书馆建筑中最好的位置留给读者,将建筑中最方便的位置留给流通率高的文献[2]。依据这一理念可以这样进行布局。

3.1 地下层设密集书库和博物馆

因为地下层光线不足,很少有人到达。密集书库主要存放流通部剔旧的图书,阅览部的旧报纸、旧期刊。博物馆主要展品的选择和设计要以教学、科研需要为基础,辅助展品的选择和设计要以渲染主题为目的。可分为校史展厅、民族医药展馆等。分别陈列学校历年成果照片、各类荣誉证书,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民间医学的土方、偏方及其器皿、中医器皿、中药标本等。

3.2 一楼设大厅,咨询台、读者检索区,采编部,会议厅

原因:一楼是所有读者出入图书馆的必经之路,设咨询台方便读者了解图书馆,向读者推荐新书。读者可先在一楼检索所需图书后再确定借书位置避免走冤枉路费时费力。新买图书卸车后直接搬至一楼采编部进行加工分类后才搬至各个书库也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学校大大小小的会议都可在一楼会议室召开避免与会者上下楼梯造成噪音。

3.3 二、三、四楼是借阅区

借阅区是把流通部、阅览部整合在一起,实现借、阅、参一体化。之所以把借阅区放在二、三、四楼原因有三:一是承重问题,建馆时对二、三、四楼进行特殊加固,保证能承受书库的重压;二是低楼层便于图书的搬运;三是光线问题,二、三、四楼采光度较好,利于读者现场阅读。

借阅部执行“一卡通”“全开架”“大流通”的现代运行管理模式,使用金盘NET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UNICODE),凭借校园卡可通过门禁系统进入书库,在库内自由选择所需图书,全校各区域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读者在书库内也可使用智能手机检索图书。实现了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藏用结合,以用为主”的宗旨。执行“分借总还”服务模式,在二、三、四楼各书库分别设有借书点,在一楼大厅设有早上8点到晚上10点还书站。“分借总还”有效的满足读者在各楼层不同的借阅室借出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大大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3]。建了新馆,配套新书架新阅览桌椅,我们更要注重提供给读者舒适的人文环境,为读者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本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改变工作内容和方式,进行多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根据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图书馆机房也设在二楼。机房的位置得慎重考虑,一楼潮湿、结合消防承重等问题把机房定在二楼。机房管理系统的软件可考虑博思特机房管理系统或苏亚星机房管理系统,最大限度的确保设备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提高工作效率。

3.4 五楼信息技术部、单本书库、书吧、办公区

在建馆时对五楼也进行了加固,可以承受书库重压,所以可把单本书、医学过刊、外文期刊书库安排在此。信息部设有自助打印、复印、扫描系统,文献导读系统,有线网络接口,非常方便读者获取纸质文献和数据库资源。信息技术部不仅向读者提供资源而且该及时地了解当前图书馆方面的技术、设备、资源的最新动态,以便在本馆更新服务模式、管理方式,让我馆所有读者都能享受到人本的,现代化的服务。书吧提供咖啡、茶点、饮料等服务,环境幽雅,可用于个人自由阅读,也可用于20人以内的学术讲座、沙龙、交流。

3.5 六楼学生自习室

六楼光线充足,远离地面噪音,是阅览、自习的最佳位置。医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自习间隙可下五楼或上七楼适当放松。

3.6 七楼电子阅览室、休闲区

电子阅览室向读者免费开放,实行归类管理,归类管理后电子阅览室“网格化”管理可将个的电子阅览室,根据功能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不等的网格,对其采用不同管理方法[4],在功能上多元化能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在七楼还设有音乐欣赏室、声像资料放映室等,为读者提供了较好的休闲条件。

参考文献

[1] 唐姊茜.宜州壮族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J].艺海,2013(4):186.

[2] 吴常青.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中的要点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3):255-256.

[3] 夏靓.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的思考—— 以华中师范大学新馆建设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0(20):118-119.

[4] 叶燕丽.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状与发展趋势[J].品牌,2014(11):52-54.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
浅谈如何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0:20:35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与创新
关于社区图书馆若干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1:02:58
近十年重庆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1:05:38
浅析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27:55
“细节营销”理念与现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11:48:12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3:29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