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略得当 章法有度

2016-05-30 19:43:04宋芝文
学生之友·最作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起因铁道记叙文

宋芝文

著名雕塑家罗丹终于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他的学生对雕像的手赞不绝口:“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突然提起一把大斧,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解释说:“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其实写文章也是这样,应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好详略,叙事才能生动感人。刘勰在《文心雕龙·熔裁》篇中说道:“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字删而意阙,则短乏而非核;辞繁而言重,则芜秽而非赡。”他所说的就是文章详略的问题。

一、有效选材

记叙文选材很重要,选择了材料之后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材料剪裁割舍,有机地组织起来。生活中有大量的素材,但不是所有的素材都能够进入文章中。作为初中生,记叙文的材料要少而精,要为文章的中心服务。那些与中心相游离,甚至相反的材料是一定不能选入文章的。即便是与文章中心有些关系却不能很好地表现主题的材料也应该略写或舍弃。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谈到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说,1951年2月从朝鲜采访回国,在朝鲜的三个月间,深入阵地,采访了100多个志愿军战士,记录了20多个朝鲜战场上的感人故事,最终他从20多个最为生动的故事中,选定了松骨峰战斗、田玉祥火中救朝鲜儿童、“我”和战士在防空洞中的谈话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地向世人展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反映“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二、根据主题确定详略

确定了写作的素材之后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确定材料的详略。与文章主题紧密相连的要详细写,从不同角度,从不同侧面,注意细节的描写,尤其是能突出人物个性的细节,如人物典型的语言、动作描写,能展示人物品质的神态、心理描写等更是不可少。与中心关系不大但必须交代的事件要略写,一笔带过即可。

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一共记叙了与老师交往的七件事情,其中最能表现蔡老师对作者影响深远的事件是“帮助我解决小纠纷”。作者详细地叙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运用了细节描写,如:“还写了一封信鼓励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最能体现对老师的思念之情。“梦中寻找老师”这件事,作者详细地记叙了暑假里自己是如何迷迷糊糊地要去找自己的老师的,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老师的无限思念之情。这两件事能够鲜明地表现主题,作者用的笔墨也最多。

三、运用描写突出详写

文章的重点事件、核心事件应力求生动细致,内含神采。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记叙了自己回家奔丧以及父亲送自己去车站的事。作者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事件做了详细的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详细地描写了父亲的衣着打扮,尤其是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精细化,把动作分解为一系列的小片段,真实、生动、感人。

四、详细写事件过程

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不能平均用力,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结果这些要素往往只是一般性的交待,它们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叶,要略写。而事情的发展经过,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也是文章的骨架,具体体现文章的中心或者人物的特点等,需要详细交待。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作者简单地介绍了人物,自己和五个小伙伴,时间是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地点是郊外的一座悬崖。事件的起因是玩儿弹子游戏玩儿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玩儿,结果是“我”爬下了悬崖,爬悬崖的过程则做了详细的叙述,包括当时自己的处境、周围的环境、父亲的鼓励、自己的心理变化等等,最终自己从中得到了人生启发,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这样写作,文章就会文气贯通,详略相得益彰。如果文章写作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次要的材料写得太详细,繁琐复杂,读者便抓不住中心;如果主要材料写得过于笼统,主题就得不到充分具体的表达。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

猜你喜欢
起因铁道记叙文
铁道小卫士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46
记叙文阅读专练
一起船舶火灾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水上消防(2020年1期)2020-07-24 09:26:06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津海关事件起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