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架刚刚“新鲜出炉”的战斗机,我急不可耐地想要上天大战一场。但是我却接到了一张考试通知书,各式各样的考试项目,让我眼花缭乱又心惊胆战。事不宜迟,我这就被拖了出去,踏上了“魔鬼考试”的征程。
风洞对我狂吹风
驾驶新战斗机上天试飞,危险系数无人能知。为试飞员的人身安全着想,我首先被带进了“人造天空”试飞—一条几十米长的大管道,人称“风洞”。
考试开始!我被支架固定在风洞里,承受高速气流对我的一阵狂吹—风的流速在变化,密度在增强,温度时高时低。我通过支架的控制,时而倾斜、俯冲,时而上升、下降,犹如翱翔在天空。我能飞多高、飞多快、飞多远,都会被我体内的仪器一一监测出来,然后传输给测控间的电脑。可喜可贺,我的各项指标完全合格!但为了足以确保我的飞行安全,还有二十多个风洞等着给我吹风,还有3万多小时的风洞试验等着我去完成!
“火箭”拽我极速跑
漫长的风洞试验终于熬完了,我却被告知:风洞里的支架可能会干扰战斗机的流畅性,影响数据的准确度。所以下一项“双保险”测试是—火箭橇试验!它就像是一枚躺在铁轨上发射的火箭,拽着我在专用轨道上一路狂奔,以极其复杂的形式运动—俯仰、横滚、偏航、跳跃振动以及自身的弹性变形。如此一来,我的飞行速度、加速度、冲击和振动等各项数据,被精确地计算出来,成绩达标!
全身上下抗疲劳
长期驰骋“战场”,我的机翼和起落架将会不断重复各种动作。为了避免我在飞行过程中因疲劳失效,这两个部位就成了重点检查对象。
在疲劳试验之前,工作人员先将我大卸八块,接着把我这几十斤重的铁疙瘩,小心翼翼地拉至试验中心,再将我一块块地重新拼装起来。但当我刚“整形”成功,恢复原样,就又被缠上了胶布带,挂满了钢丝,被长梯子、大吊车、传感器和导线重重包围。总控制室发出各项指令,模拟出不同类型的气流状态,经过传输线传递给试验大厅的各个传感器,带动液压装置开始工作,再经过传输线把各种数据传递回来。我身上每一个易疲劳部位,接受着检测人员的一一排查,直到确保我具备精力充沛的作战能力为止。
弹射座椅练“发射”
一旦上天,万一我一时故障,弹射座椅便能发挥功效—飞行员按下逃生开关,连人带座一起被弹出舱外,弃机逃生。在火箭橇考试过程中,我的弹射座椅被固定在滑车上,一个假人模型来客串试飞人员,坐在了座椅上。滑车尾部的火箭发动机将座椅加速到预定的速度,“嗖”的一下,测试假人和伞具连同座椅一并被弹射至空中。与此同时,高速摄影机、遥感、磁记录、光测等先进的测量仪器,及时记录下数据。检测人员根据种种数据,精确地分析出弹射座椅的各种性能,对我进行了适当的改进。
忽冷忽热不感冒
紧接着,我又被带到了一个航空试验中心。这个人工环境室里设有制冷装置,可以模拟战斗机在4万英尺高度下所经历的温度条件!雨雪冰雹的轮番袭击,让我身上迅速“白茫茫”一片,长满“冰胡子”。终于逃脱这个“大冰柜”的“百般折磨”后,我又陆续被带到了桑拿房、大沙漠、火海中……尝遍了恶劣环境下的每一种酷刑。所幸,我的运行能力倍儿棒,承受住了重重考验,此关顺利通过!
炼狱般的考试总算圆满收官,我拿着满分考卷,仰望苍穹,准备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