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近年来的青春电影创作,其中不乏有对于青年亚文化的展示,这既是对于青年亚文化的媒介传播,同时印证了青年亚文化对于青春电影创作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之间的关系,找出当前青春电影创作的问题。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 表达 影响
从《失恋33天》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我的少女时代》,近年来的华语大银幕掀起了一阵青春电影狂潮。尽管这些作品的艺术水平可能参差不齐,但在票房上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创作者选择了“青春电影”这个类型进行创作呢?以及“青春电影”的高票房效应又是从何而来?本文将立足于青年亚文化的角度,对当下的青春电影创作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
一、青年亚文化对青春电影的影响因素
(一)青年亚文化的文化境遇
所谓青年亚文化是指由青年群体创造,与主流文化价值相悖的一种意义体制或生活方式,这种方式被广大的青年群体认同、支持,带有鲜明的抵抗霸权并与“父辈”、主流文化之间相冲突的风格。可以说,青年亚文化是对立于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代表着青年群体的文化特色,被冠以“文化逆子”之形象。然而尽管青年亚文化的诸多表现风格都是以主流文化的对立面为注脚,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元立意,使得青年亚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补充部分,对于主流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
现代化的多元性要求主流文化不再是独一的、单调的,而是具有了更强的包容性,可以收编各类的亚文化,进而巩固其主流的地位。“在国内,尤其是2000年以来网络文化的崛起,使得集草根化、平民化、娱乐性、原创性和批判性于一身的青年文化大行其道,青年话语第一次在大众文化中战胜主流话语,有了自己相对自主的生存空间,甚至反过来对主流文化进行渗透和反哺”{1}。
因此,当前的青年亚文化已经不再是势微的边缘文化,而是逐渐被主流收编的类流行文化,而从青年亚文化自身而言亦需要讨论与发展,青春电影对于青年亚文化的汲取是对于青年亚文化文化处境的确证,也是青年亚文化对于主流文化的发声。
(二)青年亚文化在青春电影中的商业价值
青年亚文化的所属族群为青年,广大的青年群体希望能够通过青年亚文化确立一个由青年人亲身参与的更为优越的文化价值体系,因此,青年亚文化对于青年群体有着极大的号召力,而青春电影正是借助这种号召力实现对于青年观众群的吸引。
首先,青少年群体有着强烈的社会身份认同需求,希望通过青年亚文化的风格特点去表达对主流文化的逃避、抵制, 青春电影截取青年亚文化中的符号元素进行展示,以完成青少年对自我身份的寻唤;其次,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青少年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主体,如今的青少年群体均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在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消费观也更加开放,十分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文化生活的消费更为注重,可以说是影院的主要消费人群;最后,青年人往往由于自身的不稳定性和多样性而向往着多彩的人生和不一样的经历,而这其中不乏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内容,青春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迎合了当下青少年多样的心理需求,对于社会、人生都有着一定的美化表现。
二、青春电影对青年亚文化的表达
(一)鲜明的主题贴近青年亚文化
青春电影中的主题设置都比较鲜明,带有青年亚文化风格特色。众多的青春类型电影中,对于挑战权威、对抗父系社会的叛逆表现最为多见,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好学生”沈佳宜和“捣蛋鬼”柯景腾统一战线反抗老师的不公正,《青春派》中毕然在高考冲刺前当众表白“女神”,《同桌的你》里周小栀为了见林一更是铤而走险,冲破严防死守的“非典隔离”……诸多的桥段都是为了突出青年对于秩序、规则的不屑和挑战,对于权威的不满,并将每次抗争最后演变为一场狂欢。
除了青春的叛逆,青春的梦想也是青春电影的一大主题,顶着成年人的嘲笑和种种困难在逐梦的路上不懈前行也是青年亚文化的风格之一。《逆光飞翔》讲述了失明的阿翔对于音乐的热爱,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为了梦想而抗争;《狂舞派》里阿花和舞团的朋友们亦是为了舞蹈付出一切,一句“你能为舞蹈拼到几尽?”更是引起了无数青年观众的共鸣。又比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感怀逝去的青春中的伤与痛,《等风来》抱怨了年轻人在当下社会中打拼的不易,《左耳》将青春里的残酷和错误一并展示……综合来讲,青春电影的主题往往会贴近青年亚文化的某个特性,以此能够迅速地激发青年观众的兴趣并最终在作品中抒发情感或是宣泄不满,所以青春电影在某个方面也是消解了青年亚文化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
(二)多元的题材呈现青年亚文化
相较于主流文化的正统、标准,青年亚文化则拥有更多的维度与表现,这既是由于青年群体的高度活跃性也是由于亚文化更强的包容性所决定的。青少年作为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并未成熟的个体,对于整个社会的认识都处于一种比较懵懂的状态,对于他们看起来很新鲜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这其中有很多值得去尝试的人生美景也有一些不能触碰的禁区,这些美景与禁区就构成了青春的斑驳多彩。基于青年亚文化的丰富,青春电影的题材选择上亦是相当的多元化。《失恋33天》属于都市情感题材,描写女主角黄小仙在步入社会后面对爱情与工作中的挫折时对于自我的坚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是校园爱情题材,是用回忆的视角对于年少时爱情、友情以及自我的缅怀;《逆光飞翔》《狂舞派》则是成长励志题材,主人公都是通过青春的汗水与泪水经历欢笑、伤痛,最终实现自己“并不伟大”的梦想;《破风》是表现自行车赛车的体育题材;《微交少女》《不能说的夏天》是表现社会问题的青春残酷题材,还有《甜蜜18岁》《少女哪吒》这类表现同性恋爱的题材……如此丰富的题材设置是为了满足青少年群体多元的审美,迎合不同的观影需要。
(三)个性的影像表达青年亚文化
当前的青春电影创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美学体系,导演群中有赵薇、郭敬明这些跨界选手,也有张一白、滕华涛等实力老将,更有一批新锐导演郝杰、韩延、何文超……多元的创作背景也呈现了各式各样的个性化影像风格。《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浓郁的复古风,将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活进行复刻展示,从宿舍到教室、食堂以及流行歌曲,营造出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勾起了无数观众对曾经的回忆;《小时代》则是将华美做到了极致,主人公们昂贵华丽的服饰、富丽堂皇的场景以及时时渲染气氛的唯美滤镜,准确地抓住了一部分追求高物质享受的青少年观众;《狂舞派》中大量的全景和特写的交叉表现了街舞动作的复杂与精彩,镜头之间的迅速剪接赋予了动作更多的视觉冲击力,表现主人公热血拼搏时的仰拍也给予了青春无上的赞扬。
总的来说,青春电影的影像表现更加关注于叙事功能,强调视觉上的流畅感和愉悦感,呈现出的影像比较精美,镜头语言较为直白,使得观众对于故事的把握更加容易,这些特征都和影片明确的商业诉求息息相关。
另外,对于游戏、美剧的戏仿也是青春电影的一个亮点,青春电影利用青少年喜欢幻想这个特点,在情节中加入主人公幻想的桥段,从而与现实产生对比或隐喻。《滚蛋吧,肿瘤君!》中熊顿对于癌症的抗争被演化为美剧“行尸走肉”,她和梁医生的互动也被幻想成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情节,这种互文性的表达既增添了趣味性,同时又迅速地得到青少年观众的认同感。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青年亚文化的标签化处理
将电影与青年亚文化进行结合本是一种良性的互动,青年亚文化借由电影的形式进行讨论,传播,从而促进青年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而电影则是能够从青年亚文化中获得更多的选题与方向,进行更为多元的表达。但是从目前的青春电影创作看来,对于青年亚文化的认识比较肤浅,进而对于青年亚文化的表现也比较浮于表面,简单地追求标签化的塑造。
在《同桌的你》和《匆匆那年》中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早恋与堕胎的情节,似乎这已经成为了青春不可避免的一道仪式,这样的表达虽然很残酷但是在呈现上十分的潦草、简单。首先在意外怀孕后女主角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堕胎,在表现堕胎时又强调手术的恐怖以及来自社会的舆论谴责,可以说在表现上既缺乏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审视也没有人道主义的关怀,只是将情节进行铺陈。又比如,逃课、打架就是叛逆,服饰夸张就代表边缘,一群人狂奔不停就是青春无悔……可以说,这样抽象的表达是因为创作者没有真正将目光投向青少年的生活,单一地捕捉事件而缺乏对于事件背后的深层认识,所以这样的表达是片面的、扁平的。
如此标签化的处理不能够将青年亚文化背后的社会意义、文化内涵完整地呈现,同时会失去青少年群体的认同,并且受到成人世界与主流文化的误解。
(二)叙事表现的“小”及“浅”
与所选的题材相对应,当前的青春电影所表现的青春比较集中于表现青年个体,“关注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变化,并不过多地思考和探究生存环境、社会背景等深层原因。”[2]《小时代》四部曲用四部电影来讲述四位好姐妹之间的深厚友谊,其中情节充满了各种的冲突、误会和伤害,最终仍然能够彼此谅解,相亲相爱。影片中除了作为反派角色的“顾源妈妈”,几乎没有一个成年角色的正面镜头,也没有家庭、社会的过多参与,主角们在一个被架空的世界里上演着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等风来》里女主角程雨蒙的身份是独自打拼的“沪漂”,没家室没背景却有颗征服世界的野心,偏偏在职场上遭遇种种不公平待遇,影片本是应该展示当下青年人在困境中的拼搏和坚持,却仅仅呈现为主人公微弱的抱怨,在个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最后经历了波折选择妥协,将一切都选择了“等风来”;而如《同桌的你》《匆匆那年》《栀子花开》等作品更是选择在青涩爱情中打转……总的来说,当下的青春电影对青少年的呈现较为“小”而“浅”,割裂了对于社会大环境的联系,更是抛弃了当代年轻人应当肩负的历史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马中红,编.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9.
[2]厉震林.导演的律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52.
(作者简介:姬冰洁,女,武汉大学艺术学系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艺术)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