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心中的图腾

2016-05-30 15:55:53胡代林
参花(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抒情诗故土诗作

胡代林

乍一看这个题目,忒有趣,一个富有诗意的题目,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勾起读者一口气读下去的欲望。《守望心中的图腾》,它的作者是我们敬佩的高万勇先生。高先生已届花甲,精神矍铄,对文学艺术更是津津乐道,非常执著,有着年轻小伙一般的热情四射。只要你在他身边,你只管当听者就行,保你听到学到不少的东西,长不少的见识。高先生是一个多面手,对音乐、诗歌、书法、国画、小说、散文等皆有涉猎,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和建树。艺术真的是相通的,融合贯通,难怪才会有他今天令人羡慕的成就。他对文学新人更是鼎力扶掖,使不少文学新人脱颖而出,崭露头角,“为他人做嫁衣裳”,为中江的文学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少贡献,可以说功不可没。话说回来,我读到过高先生近期出版的一部诗集《守望心中的图腾》,叫人知晓先生是一位忠实于心灵、敢于讲真话、道实情和忠于诗歌表达的歌者。《守望心中的图腾》这部诗集是汇集高先生多年创作精选而成,是一部呈现给广大读者的精神盛宴。

“诗言志,文抒怀”。写抒情诗就好像能听到诗歌作者灵魂深处的声音,像闪电划过寂静的夜空,那么精粹而闪闪发光,光彩夺目。抒情诗是作者真性情的表露,一气呵成的心血凝成。

抒情诗长期占据着诗歌创作的主流,突出真性情、真感觉,拒绝做作、矫情以及无病呻吟。而当下的“非非主义”“达达主义”“后现实主义”,什么“乌青体”“梨花体”,决非真正意义上的抒情诗创作。

高先生的诗歌真挚感人、坦诚襟怀而不失智慧灵光。他的诗歌内容丰富而广泛:家园、爱情、时序、亲情、生命中的苦痛……他在短诗中安放了怀念、离别等时光流逝的成分,因此短诗具有了感怀的力度和时间的重量感。如,“啃生红苕棒子啃掉了嚼巧克力的日子/鲜麦秆顶豆粒儿吹出童年的天堂/有人说黄泥心淋了雨是一滩泥浆/我从乡村走向城市/难道只为置换那颗/茁壮了/生生世世的黄泥心/有谁会信/用钱币折叠的文明心就肯定/不怕雨淋还不怕火烧……”(《诗的零碎》)此诗即是对人类社会的叩问,不能让“金钱”“世俗”这些东西统治自己的灵魂,被驱使、被奴役。要内心干净,干净地做人,干净地做事,该诗具有强烈的现实观照意义。一个负责任和勇于担当的诗人方能写出如此具有重量感的诗歌佳作来。在《故土?阳光》一诗中有这样几句诗:“我的笔/在故土的田埂上徜徉/流淌金色阳光/还有/热量/从黑土地底层发散/水冬瓜树下/骑水牛的孩童/是你/是我/是他……”这首诗,让我想起了艾青先生的一著名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特别入心入肺,让人感动不已。高先生笔下的土地是怎样的土地呢?有风从上面吹过,有雨渗入土地的深层。摄魂动魄的乡音,无法让人改变,无法让人遗忘,一生的记忆密码,是红苕花般一样唤魂的。“祈盼/阳光再多一些/心鹜的万点金黄/铺就的该是/满世界的明亮”,作者描写故土,阳光般的故土,这是一种难得的高度,是诗人的精神起点和归宿,一直深深地扎根在诗人的诗作中。

高先生写了时光的易逝,却不见沉重,其诗作充满着温馨以及浓浓的爱意。他写风、雨、栀子花、月季、四季海棠、桃园、向日葵、校园,写得非常的空灵,形象可感,生动可爱。有如童话一般,使一个诗人保持内心的灵动、飞扬。高先生在《栀子花》中如是写道:“一次次获取/一次次失落/独留恬淡心地/将深情/酿一次甜醇/蕴蓄起/穹天的冰凉/涵盖大千香泽”。诗人用淡雅简洁、蕴意深刻的笔触写来,抒写对栀子花的无限眷恋,用栀子的香惠泽大众。高先生笔下的一年四季,时序更迭,《春》《夏》《秋》《冬》写得妙趣横生,令人赏心悦目。

在高先生的诗中,读《窗外》犹如打开尘封已久的心扉,诗歌犹如蝴蝶张开翅膀飞了起来。诗歌就是不断地起飞、飞翔,正如屈子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对童年的回忆、对故土的深情表达、对亲情的动人讴歌、对一切真善美的追求……都是作者笔下皆可信手拈来的题材。就像《莲劫》中所写:“铺天盖地而来/无眼辨青红/没头混搅/把嫉妒凶残/铸一柄寒剑/劈碎了/静夜/旋/漫天恶风/扑/一池清莲”。作者的诗作在抒情中,时时闪烁一种哲思之光。历经劫难之后,“莲又是千种风情”。莲依然亭亭净直,暗示人要有一定立场和精神。在《曾经的颤栗》中有诗云:“如果不是成熟中的酒精/我那一刻不会吻你/更不会凹凸丰腴/雕刻一个为时不短的疯狂”。这首诗,增加了一种陌生感,是诗人撕裂语言帷幕的缝隙,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着一场诗歌与心灵的较量。

除了抒情诗外,在这部诗集中有些抒情诗还融入了叙事的元素,用一种近乎白描的写法,记叙人生的坎坷,朴素感人。如《关于一个春天的遐想》充满着诗人六十个春秋的人生感悟,“走完那个春天我耗去了六十年的光阴/收敛心性蜷缩在冰窟去作又一个世纪的冬眠/一曲蝴蝶的爱情协奏曲自天堂漫下/死寂的世界一弹一跳舒活了石头也柔情万般”,有意味,有独到的匠心,同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召力,在想象中飞升和美的历程中回到抒情的状态。

高先生的诗歌,闪动着智慧、幽默和哲思的灵光,饱受读者的喜爱。诗歌是从灵魂上感召读者的,更是架起了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心灵桥梁。高先生很谦虚地说:“诗歌是写小说的副产物”。足见他对诗歌的独特理解和深邃思考,是他在写小说之余对生活、社会、人生的另一种理解和诠释。诗歌能写到先生这个高度的,不是很多。高先生关注社会,笔涉世态炎凉,也关照内心的丰富变化;对社会、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未来的深深思考、悲天悯人,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歌作者所承担的责任付出。在这些诗作中,有振聋发聩的《叩问》,有和风细雨的《心语》,有青春飞扬的《校园散曲》……可以说这些诗作生命的体验与外部生活的“混搭”,源源不断地在高先生笔下倾泻而出,诗情四溢。伴随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万千气象又扎根在心灵深处。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抒情诗故土诗作
梁潮诗作《水里边》·源清书法
艺术品鉴(2023年10期)2023-07-23 09:55:30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優美的抒情诗——赞邱玉祥的水粉画
解析与对话:西方抒情诗如何呈现内心
故土情
一株麦子的抒情诗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人间故土
散文诗(2017年22期)2017-06-09 07:55:30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4:11
踏遍千山万水 依旧寄情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