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2016-05-30 10:48:04武乾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困境策略

武乾

摘要:如何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出路,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是很值得中学语文教师研究的问题。学习文言文关键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的闪光点,尽量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化枯燥为形象,化无趣为有趣,化困难为容易,让师生都从学习文言文的苦恼中走出来。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14

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文言文在新教材篇目中占了一定的份额,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当前,文言文教学遭遇的困境可以概括为:首先,教学分散,学了不用。文言与现代语言之间差别较大,增加了学生认知理解的难度,学生由于陌生、模糊、畏惧、依赖而产生排斥、疏离、拒绝的心理距离;加上文言文在课文中所占比例较小,教师主要是采取分散教学的办法,即一般都是把文言文和白话文穿插起来进行教学。文言文教学是零星分散,时隐时现,分量并不很大,可是学习间隔长,平常又不常使用,容易遗忘。其次,教法呆板、单一。长期以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流行着一种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文言文时,生怕学生听不懂,总是逐字逐句翻译,教师往往占据主体,一讲到底;学生则很少有机会自己读课文,做练习,他们只需一支笔、一双眼睛、两只耳朵。再次,学生厌学。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利用课堂、早读,叫学生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读,不管什么考,考前逼着学生反复记诵。学生在这样的朗读环境中,读得极为厌烦,有口无心,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学生的读停留在文字表面,根本没有走进文字,没有发现文字背后古人说话那抑扬顿挫的风采,更没有体会出古人那隐含在文字里的深沉的感情,久而久之对朗读失去了兴趣。

二、如何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1. 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无定法,能活则灵。一般常用的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能够灵活运用,相互协调,就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串讲法,客观地说,教学文言文是离不开串讲法的,但是,串讲法绝非自始至终千篇一律地解词译句,而应该根据课文不同而有主次之分、难易之分、轻重之分、详略之分,把力度放在要点、重点和难点上面,力避平均用力。

又如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解决“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多从这个角度去设计疑难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再如多媒体教学,巧用多媒体,不失为文言文教学的一种补充手段。文言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重实用”而“轻形式”,多媒体教学课件不能只靠美妙的音像来吸引学生,更重要的是把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用多媒体课件来弥补和丰富。

2. 立足吟诵,培养良好的语感

诵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方法之一。“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东坡和朱熹等古人均强调诵读是符合认识规律的。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教师的吟读带动,因为韵味是从吟中得来,兴趣是从吟中产生,语感是从吟中积累,素养是从吟中培养的,倾听教师吟读,有助于学生形成初略的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语感处于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点。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体验,深入到作者潜意识的层面去理解作品。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师对某篇课文的理解,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中自身感受到、领悟到什么,有什么进步与提高。要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本作者所表达的内涵,笔者建议应立足吟诵,让学生去多方感受意境。

3. 说读写画,形成立体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体验性,也就是说,学生置身其中,心灵感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嘴去说话,动手操作。有位专家说得好:“学习语言最好的办法是置身于使用那种语言的环境中去。”

然而,文言文反映的时代距今久远,要置身语境,就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世界观。为了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吟读成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发挥想象,设计合理情节,通过听、说、读、写、画,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的情感。

例如,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在配乐诗朗读中感受作者巧妙的用词,再结合诗人被贬的经历,深入体会作者借山水抒别样怀抱的情感,再谈谈自己的感触;通过复读课文,在脑中尝试再现历史,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写出独特的情感体验;或者用书画来描绘出作者的喜与悲、爱与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教学,让学生个性张扬、特长展示、立体体验,并随着教师的引导逐步延伸,情感逐渐变得细腻,思维逐渐变得敏锐,视觉渐渐变得深邃。

4. 注重学法指导,培养阅读能力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持久的实际,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维持其学习兴趣不失为一良策。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养成了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鱼”,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1)学会读注解。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为顺畅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的习惯,还可以为课外阅读开拓广阔的天地。

(2)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勤查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阅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此外,对于特别难理解的字、词或义项过多的词,教师可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讨论、鉴别、分析、比较。

(3)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学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实践证明,以意率文,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带动词句的理解,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5. 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学生学习文言文务必使学生掌握文言词语的一些规律性用法和特殊的意义,然后把这种能力迁移到文言文学习中。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参考书等方式对词形相同而词义和用法不同的常用实词、虚词进行归纳,对各种句式的具体情况进行整理,并附例句,在知识体系和知识对比中学习。

6. 拓展迁移,延伸课外增强实效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仅仅依靠教材中屈指可数的课文和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落实好课堂教学,让学生领悟文言文学习方法、感受文言文学习趣味的同时,给学生引荐一些浅显的文言文课外读物,也是增强文言文教学实效的有力举措。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选择一批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且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总之,我们应理性地正视我们身陷的“困境”,勇于探索、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我们最坚实的步伐。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河畔镇初级中学 730722)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困境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困境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08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2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环境科技(2016年3期)2016-11-08 12:14:20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9:40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