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广播电视台生存与发展初探

2016-05-30 13:03:43陈德红
文化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传媒发展

陈德红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时代。随着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崛起,在扑天盖地的信息传媒中,广播电视做为传统媒体,其发展面临着新的压力与挑战。县级广播电视台在中央、省、州、市等大台的挤压下,处于竞争弱势,在夹缝中谋生存,求发展。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孤军突围,争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一席之地,成为众家县级广播电视台苦苦追寻的目标。

关键词: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展;传媒

近几年来,云南省元谋县广播电视台面对广播电视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静心沉思,逐步探索,在开发、策划、制作电视节目中把节目的乡土化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节目从形式到内容,最大限度的满足当地收视群众的收视习惯和品味,倾力打造一道当地“土系”文化大餐。形式多样、散发着乡土气息的电视节目呈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与观众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驾齐飞。依靠乡土化的办节目思路,元谋县广播电视台闯出了一条县级台节目发展的特色之路。

元谋县地处云南省中北部,滇中高原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这里曾以科学发掘出迄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牙齿化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十几年前,元谋县城乡生活单调,文化匮乏,看电视是百姓休闲、娱乐、了解国家大事的重要途径。当时全县干部群众收看电视,主要靠差转台转播无线接收,节目套数少,选择节目空间小,电视台生产什么节目,老百姓就看什么节目,且看的津津有味。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电脑与宽带带给百姓的诱惑并不亚于十几年前观众对电视的依赖,在中央及省、州、市大台的挤压与“一网晓天下”并存的困境下,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生存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那么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出路在何方呢?纵观元谋县广播电视台近年来跨越式的发展,把节目乡土化作为办台的发展方向,注重定期对电视节目进行改版、包装和更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注重节目乡土化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人员、设备是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必要条件。目前,县级广播电视台无论是人员还是设备,都无法与中央台、省、州、市台相比。虽然近几年来,县级广播电视台硬件、软件设施有所改善,但与上级台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一是从业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面狭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非专业出身,缺乏一定的广播电视节目开发、制作、经营驾驭能力,难以迅速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二是设备落后,因财力原因,县级广播电视台设备档次低,更新换代慢,有的设备老化,超期服役。

尽管县级广播电视台节目生产条件简陋、落后,但也不能盲目跟风,刻意模仿,大台有什么,我台就要有什么,县级台模仿不了也模仿不起。或者节目生产无视形势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审美心理的变化,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质量低下,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没有自己的频道定位、特色和看点,结果可想而知――本台观众逐渐流失,节目收视率直线下降。失去观众,意味着决定县级台发展的重要支柱--广告的流失,将失去阵地,失去生命力,从蓬勃走向暗淡,走向死亡。

一是新闻节目精品化。既关注“国计”,又注重“民生”,弘扬主旋律,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地决策部署,展现时代风貌,鼓舞人心,充分发挥喉舌作用,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核心节目《元谋新闻》增加信息量、含金量,摆脱以会议报道为主的新闻报道模式,新闻记者“眼睛向上”变为“眼睛下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基层农村,抓典型鲜活新闻;善于抓住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度报道引导,解决群众的急难盼怨。社会新闻栏目《民生关注》把镜头对准广大百姓,话语权交给百姓,关注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形式上,变字正腔圆的“读”新闻为“说”新闻,增强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新闻节目找准切入点,准确把握焦点,不断打造亮点,强化看点,严肃不失活泼,板正不失趣味,以新颖的形式,全新的面貌,时时给观众带来新的收获。

二是专题节目平民化。元谋县级广播电视台针对不同的受众开设了不同的专题栏目,诸如农业节目、文化节目、部分单位的联办节目,受众大部分为农民。一般来说,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理解能力差,他们愿意了解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所以编排节目,本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原则,把节目办到农民心坎上。元谋县广播电视台《热坝风》栏目自开播五多年以来,节目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深受观众欢迎。该栏目根据当地冬早蔬菜蔬菜、热带水果种植、节气时令,重点安排农业生产中的科技知识,并邀请农技人员解答农民在种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邀请致富能手,走进演播间,畅谈致富经验,增强节目的可信度和参与性,观众纷纷反映说《热坝风》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需要啥他送啥。

近年来,元谋县广播电视台在探索乡土化节目中,结合当地许多群众都喜爱彝族文化以及花灯戏的实际,先后推出了专栏节目《彝族酒歌》和《元谋花灯》,将本地观众想知想看想听的话题搬上荧屏,全面介绍元谋县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风土人情,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热情,有力促进了文化兴县的步伐。这些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反响,引起了共鸣,全县电视节目收视率创下了历史新高,进一步提高了元谋县广播电视台的影响力。县委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购置了数字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机,用于采制乡土文化节目。《元谋县小凉山彝族酒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谋花灯》两个系列曲目被制作成MTV,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电视艺术相结合,碰撞出元谋人民喜爱的文化大餐,除在本台电视节目中播出外,还制作成光盘进行出版发行。

扎根基层,乡土化办台,小台也能作出大作为。遵循乡土化的办台方向,元谋县广播电视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办好节目的信心越来越足。短短几年,元谋广播电视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新闻节目实现了日播出。《元谋新闻》、《热坝风》、《今日菜市》等节目拉动了经济创收的迅猛增长,经济创收由五年前的不足十万元上升到现在的七十多万元,广告收入连续几年跨入云南省楚雄州县级台收入前列。

猜你喜欢
传媒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基于传播要素的传媒供给侧改革思考
科技传播(2016年16期)2017-01-03 21:41:54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7:24:37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3:08:26
解析数字插画发展的相关因素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2:26:11
大众语言艺术与现代视听传媒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20:04:00
舞蹈毕业生在社会文化传媒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