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进 董黎 张乔普 殷海涛 卢静 陈曦
退休后在茶座卖唱10年,挣钱抚养了家乡6个孤儿,并将其中5个培养成受过良好教育、对社会有用的人,采访王宽老师时,我满脑子回转的就是这五个字:世间有情人。
在这喧嚣浮躁的庞大世界,这些“世间有情人”是那么可贵,他们让我们知道,我们眼中的冷酷世界原来从不缺少暖意;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散发着无穷的能量和温度,感染着身边的人,感染着整个社会,让这个大多数人看上去又冷又硬的世界,软一点,再软一点,暖一点,再暖一点。
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世间有情人”是少数,但他们却是维系社会道德水准的最中坚力量,是人们映照良心与善意的镜子,是这个社会最为牢固的基石。
豫剧名家茶座“卖唱” 收养6名孤儿 10余年慈善捐款超百万
这个家庭能否感动中原,感动中国?
最近,家住英协花园的王宽、王淑荣夫妻俩喜事连连。
先是2015年9月18日王宽登上中国文明网《好人365》封面人物,接着是9月28日他们一手抚养成人的孤儿汪文娜订婚。虽然荣誉加身的老两口一向淡泊名利,但是接踵而来的好事还是让两位老人喜上眉梢。
他们收养的6个孤儿里,老大海波已经成婚,前良、文胜也都中专毕业参加工作,最小的仪欣今年6月刚刚大学毕业。
坚持了10多年的事情,终于有了一个美满的结果,就像王宽所说“负担小了,终于可以心安理得了”,因为他完美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一直唱下去,唱到孩子们都成才”。
这是一个长长的故事,它要从17年前说起。1998年,刚刚从郑州市豫剧团业务团长的位置上退休的王宽,邂逅了少年丧父、家徒四壁、患病母亲无力抚养的海波,在海波母亲的哀求下,收养他并带到郑州生活。
此后,他就开始与家乡的孤儿们结缘,先后收养前良、文胜、文娜、仪欣等6个孤儿,坚持在茶座卖唱10年,抚养孩子们成人。
这更是一个因缘际会的“传奇”,14年前,郑州晚报就与这充满爱心的一家人结下渊源,率先报道了他们的动人故事。14年后,两位老人仍然珍藏着那一张泛黄的新闻纸,珍藏着这篇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曾经给予他们温暖与力量的报道。
17年栉风沐雨,如今5个孤儿都已长大成人,有了稳定的工作,最小的老六今年也已经大学毕业。在王宽夫妇的带领下,学习了乐器的孩子经常上街义演,据统计,10余年来,靠“卖唱”养育孤儿的王宽夫妇通过各种形式向各类慈善事业捐款超过百万元。
2005年11月,王宽在首届中华慈善大会荣获“中华慈善奖”,成为全国百名慈善家之一,他也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去年5月,王宽、王淑荣家庭荣膺“河南省最美家庭”,并获得全国“最美家庭”提名。
多项荣誉加身,王宽夫妇处之淡然
2015年9月29日,英协花园艺术家大院3号楼,王宽的家中。
去年已经迎来金婚纪念的夫妻二人,完全不像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俗话说,相由心生,他们金子一样的心,就这样映照在面容上,两张看上去足足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的脸庞,眉目舒朗,笑容慈祥,令人如沐春风。
两位老人刚刚迎来了一件大喜事,他们一手抚养成人的孤儿汪文娜9月28日订婚了。
而在不久前,他们获得了全国妇联“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以及“河南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但对这两位朴实的老人来说,这样的荣誉实属寻常,坚持10余年抚养6名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儿,在旁人眼里是无法置信的事情,而在他们却似乎是一种本能。
“既然一开始决定抚养他们,那就一定要培养他们长大成人,这是不能含糊的。”在王宽和老伴儿王淑荣心里,最困难的时期都已过去,孩子们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走上社会,成家立业,“负担小多了”。
“我的事都已经过去,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年轻人在做好事,做善事,你们应该多宣传他们。”以此为由,两位淡泊的老人拒绝了很多媒体的采访。
而我们得以走进两位老人家中,皆因14年前的一段因缘际会——2001年,《郑州晚报》以整版的篇幅,首次报道了这位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退休后到茶座“卖唱”挣钱抚养孤儿的动人故事。
而14年后,王宽老两口珍藏着的这份报纸,成了我们打开老人心门的“密码”。
古道热肠,老两口是家乡人心中的“活菩萨”
今年73岁的王宽出生在周口淮阳县郑集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6年到西藏豫剧团参加工作,在雪域高原坚守26年,1982年调入郑州市豫剧团,曾任郑州市豫剧团业务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无论走到哪里,朴实的王宽都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家乡的土地养育了他,“那个时代交通不便,我在西藏工作几年才能回一次家,家中二老身体不好,平时多得乡亲们照顾”,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成了王宽日后努力回报家乡的原动力。
自从1982年回到河南工作,王宽回家探亲的机会就多了,每次回家乡他都不忘接济生活困难的乡亲们。
“哪次回去都得带个一千两千,这家三百、那家五百地给。”王淑荣说,有时候老伴儿甚至连回郑州的路费都不留。
而在王宽看来,他和故乡、和乡亲们彼此在感情上早已融为一体。王宽的家,也成了“淮阳县驻郑接待站”,他家来往的客人,80%以上是家乡的农民,有出差的,有打工的,有来省城看病的……
对这些有求于他的乡亲,王宽迎来送往,毫不厌烦,用他自己的话讲,“党和人民把我培养成了艺术家、党员,我这辈子就要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
在王宽的家乡,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夫妇二人,早已成为乡亲们口口称颂的“活菩萨”。
收养6名孤儿,为孩子吃饱穿暖不惜茶楼卖艺
与6个孤儿结缘在1998年,那年王宽夫妇回淮阳探亲,遇到了11岁的王海波。
海波丧父,家中一贫如洗,生病的母亲无力抚养孩子,哭求王宽夫妇把孩子带走。
菩萨心肠的王宽夫妇,就这样收养了第一个孤儿。随后,夫妇二人又先后收养了8个月时父亲患病离世、母亲改嫁、由爷爷奶奶拉扯大的袁前良,父母双亡和爷爷奶奶过活的汪文胜、汪文娜、汪仪欣三兄妹,以及一名和他们的外孙王海龙一样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俗称“渐冻人”)的孤儿。
相继收养6个孤儿,夫妻俩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根本不够用,为了让孩子们吃饱穿暖,王宽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到茶楼唱戏挣钱。
起初,王淑荣坚决反对:“你是国家一级演员,在河南豫剧界怎么也算个名人,怎能出去卖唱!再说,你有冠心病和关节炎,就算我让你去,你这身体也不答应呀!”
后来家里的“窟窿”越来越大,王淑荣无奈答应了丈夫,甚至有时陪同老伴一同唱戏。
在豫剧行当里干了几十年,王宽的戏路很宽,生旦净末丑全能拿得下,虽然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然而,他的正统表演并不合茶客们的胃口。
与到茶楼献艺的一众年轻演员相比,他的“点唱率”并不高,有时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
至今,说起那段坚持卖唱的时光,王宽仍然颇为唏嘘,“上台率高的年轻演员有时候一晚上能挣几百块几千块,而我有时候一晚就只能登一次台,挣60块钱”。
有一次,在茶楼候场一整晚,没有一桌客人点唱,这是王宽第一次被“剃光头”,已经放弃了一个艺术家坚守几十年的清高和尊严,却要面对如此尴尬和难以接受的场面。王淑荣说,但凡回到家里,王宽一声不吭,喝闷酒,有时候还落泪,“我就知道他又被‘剃光头了”。
为了让几个孩子吃饱穿暖读书学艺,王宽已经完全没有时间观念,有一次凌晨两点,他刚回到家里躺下,茶楼经理打来电话:“王老师,您能不能回来一趟,有客人点您的戏。”他立即披衣而起,骑车出门,只为了赚60元钱。
在将近10年的漫长岁月里,为了多挣点钱,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风雨无阻,随叫随到。
常言说,人过四十不学艺,可是王宽在66岁的时候再次拜师学艺,学习川剧的“变脸”绝技,并加以发扬光大。“川剧里的变脸只是变脸,而我的变脸,变成花脸就唱花脸,变成老生就唱老生。”凭着这一手绝技,他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喝彩声。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在唱不动之前,抓住每一个机会挣钱,养活这6个孩子,供他们上学。
操劳过度,医院几下病危通知书
起初,只有海波在郑州跟王宽夫妇生活在一起,其余几个孩子由王宽夫妇出钱资助生活和学习,节假日的时候接郑州团聚。
后来,其他几个孩子的仅有的亲人相继去世,孩子们也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龄。老两口一合计,决定把孩子们全部接到郑州来。
2002年的初秋,孩子们来了,上学是当务之急,没有本地户口,就要掏借读费,5个孩子加起来要—万多块钱。
“那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积蓄,去哪儿找这么大一笔钱啊!”为了孩子们,老两口挨个学校去找,去央求。在多次碰壁之后,在南阳路一小,当时的张校长听了老两口诉说后,当即拍板:“几个孩子全来我们学校吧,一分借读费都不收!”
夫妻二人激动不已地回到家中,王宽做了午饭,对老伴儿说不太舒服,回屋躺—下。
没过几分钟,王宽就喊老伴儿:“快打120,我心脏难受得很!”王淑荣跟着急救车到了医院,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我那个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就一个念头‘他要是没了'我们娘几个怎么过一。
这次住院,医生一共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好人有好报”,幸亏医院抢救及时、用药有效,王宽终于脱离了危险。
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宽、王淑荣双方的亲人家属都反对他们再接孩子来郑州了'但是,王宽坚持要接孩子们来。他说,“既然养了这些孩子,就要负责到底,培养他们成材,断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好人有好报,王宽心脏搭桥手术非常成功
王宽住院了,孩子们在家坐卧不安,茶饭不思。“我跟他们说,你们可以去看爷爷,但是不准哭,爷爷现在的状况不能激动。”
孩子们忙不迭地答应,但是到了监护室门外,看见躺在病床上的王宽,5个孩子全部偏过脸去,又忍不住哭,又不敢让爷爷看见。
“那个时候,我才发现,我们已经和孩子们的感情很深了,就是不能分离的一家人。”
那时,王宽夫妇还住在大石桥附近的老房子里,104平方米的房子里,一下子多了5个孩子,再加上他们的外孙——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而坐在轮椅上的王海龙。
家里地方小,男孩女孩分成两个大通铺,打地铺睡觉,这地铺一打就是整整5年。
把孩子们接到郑州之后,王宽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更拼命地去演出挣钱。“这10年间,他光是病危通知书就下了四五次!”
王淑荣说,那天在许昌演出,演出完下妆时,王宽浑身大汗淋漓,心脏疼痛,半夜三点钟回到郑州后立即被送进市一院。
郑州市一院副院长、心内科专家余宏伟说,王宽冠状动脉三支严重狭窄钙化,必须进行搭桥手术。
“他这病,完全是为孩子们操劳出来的。”王淑荣说着忍不住抹起了眼泪,2009年,王宽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
还是那句老话,“好人有好报”,术前被专家认为极其不乐观的手术,异常成功。
14年前《郑州晚报》率先报道,王宽夫妇说会永远珍藏报纸
一个人做一次好事不难,难的是日复一日地坚持。
整整17年过去了,王宽夫妇收养的6个孤儿,5个已经长大成人,留在家乡的“渐冻人”孤儿也被好好供养,直到18岁辞世。
老大海波已经结婚成家,文娜和仪欣都读了大学,文娜刚刚订婚,仪欣今年6月大学毕业,文胜和前良也都读了中专,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5个孩子还有当年爷爷奶奶教会的一技之长——各自会一样乐器。
虽然孩子们都逐渐搬离了老两口的家,独立生活,但是家中仍然保留着男孩和女孩们的大通铺。“他们随时可以回来,这个家永远欢迎孩子们。”
14年前《郑州晚报》的整版报道,王宽夫妇也依然珍藏着,“这篇报道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夫妻俩和6个孤儿的故事被《郑州晚报》率先报道后,状况得到了改善,王宽在茶楼的“点唱率”也高了起来,有很多看过报道的茶客点王宽的戏,“还有人直接拿:500块钱给他,说王老师你唱不唱都可以,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王宽说,这篇报道刊发后,他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胆子更大,更有力气了”。
而更让两位老人难忘的是,当年南阳路一小的张校长,也是看过晚报的报道,见到两位老人登门求助才拍板免除借读费,全部接收几个孩子就读的。“这篇报道,我们会永远珍藏着。”
二老言传身教,全家乐善好施
采访王宽夫妇,绕不开近年来《郑州晚报》多次报道的自强不息的“渐冻人王海龙。
这位乐观向上、积极与命运抗争的青年是老两口的外孙,他曾经被医生判定活不过20岁,但是今年已经26岁。颇具音乐才华的他,曾参加过“中国梦想秀”,他深情的演唱、为姥姥姥爷“金婚”圆梦的真挚情怀,感动了所有观众。
在郑州市,王宽一家是出了名的爱心家庭,逢年过节,二老率领家里几个孩子到儿童福利院、老年公寓慰问是常年坚持的事。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对好人刘东兴、西瓜哥的救助中,总也少不了他们一家人的身影,他们帮助了一个又一个,一家又一家。
就连王淑荣生病住院的时候,也不忘记帮助别人,“我做手术住院时,遇到一个病友,37岁,姓张,她因为心脏病严重,家里没钱,要放弃治疗回家去”。
王淑荣决定资助这一家人,一出院就张罗着全家人到街头义演筹钱,“那次义演连着三天都下雨,最后我们给她筹了1万多块钱送去”。
张某最终接受了手术治疗获救,她还认王淑荣当干妈,经常来往走动。
对于王宽一家人来说,做好事似乎已经融进了他们的血液,成为一种本能。
王海龙参加“中国梦想秀”之后,在一家咖啡厅找到了驻唱歌手的工作,第二个月挣到了900块钱,他告诉姥姥说,要用这个钱买两辆轮椅,送给两个在街上卖唱的病友。
而王海龙参加“中国梦想秀”的25万奖金,则全部资助了西安一位需要做肾移植手术的病人。
海龙说,正是因为自己身患疾病,才更能体谅需要帮助的人,“我帮助别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是多年来姥姥姥爷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结果。”
寻找当年免费接收全部孩子的南阳路第一小学张校长
老伴儿王淑荣,一提到孩子刚从淮阳老家到郑州求学时的难处和后来受到的帮助就忍不住热泪盈眶:“我们找了四五家小学,可都因为户口问题遭到了拒绝。就在我们求告无门几乎绝望时,从当时的《郑州晚报》上了解到我家情况的南阳路第一小学的张校长,主动表示免收所有费用,接收全部孩子!”如今,孩子们都长大成人,王宽夫妇很希望能带着孩子们找到张校长,给他鞠躬致谢。
他们还记得,为了让孩子们的学习跟得上别的同学,曾经请过一位郑州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来做家教。这位大学生知道他们收养的是孤儿,便义务辅导。
还有那些帮王宽介绍单子、提供演出机会的茶楼老板、单位同事……
还有连续多年给“王宽家”送过钱、送过营养品的认识和不认识的戏迷、好心人……
而这17年来,“王宽家”也—直没有停止过向社会、向更多病困之人的慈善捐助。不完全统计,王宽夫妇先后帮助了两个癌症患者、一个甲状腺病人等7个重病号和4个特困家庭,捐款5000多元。
王宽、王淑荣夫妇的故事,郑州市内外、河南省内外的很多人士都不陌生。但我们每次看到他们的故事,听到关于他们的讲述,总被他们的大爱无言与默默善行,以及他们身上的炽热情感与道德光辉深深感动。这个社会,也被这样的大爱温暖着。
我们感动于他们淳朴但浓烈的情感。在回答“当初为何选择养育这些孤儿”时,王宽、王淑荣夫妇没有华丽的言辞,“我们就觉得我们该这么做,不然心里过意不去”。一句“过意不去”背后,蕴含的是夫妻俩心底淳朴但浓烈的情感、简单但丰富的人眭光辉。
我们感动于他们多年如一日的付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难”,从1998年开始抚育6个孩子,17年栉风沐雨,17年含辛茹苦,现如今,最小的孩子也已于去年大学毕业。孩子们成长、成才,王宽、王淑荣夫妇功德无量。
我们感动于他们大爱无言的默默奉献。身为国家一级演员,身为被常香玉大师评价为“有独创性且难不倒”的知名豫剧演员,为了6个孩子,王宽老先生“屈尊”一夜跑几个场子,去茶楼“卖唱”;‘叭过四十不学艺”,但为“挣钱养孩子”,66岁时老先生学习“变脸”……
我们感动于他们传授技艺,并教会孩子做人的淳朴家风。近些年,每次王宽老先生有义演或慈善活动时,总是会看到这个爱心家庭几个孩子的身影。他们总说:“爷爷做好事做了一辈子,现在我们要像爷爷一样,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我们感动于他们爱心传递,毫不利己做善事的博大胸襟。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募捐现场,在郑州市内外、河南省内外募捐义演现场,这个爱心家庭总会温暖出现。在荣获2005年“中华慈善奖”前后,在参加综艺节目“成名”前后,面对爱心人士、企业提出的资助请求,他们总是说:我们生活过得去,还有比我们更苦的人,他们更需要帮助……
汇涓成河,大爱传递。在郑州市,在河南省,愈来愈多的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都在化感动为呵护与追随,不断加入到两位艺术家以及这个爱心家庭“但行善事,莫问前程”的大爱队伍中来。
传递大爱,行动践行。我们感动于王宽、王淑荣夫妇的故事,感动于他们的美德与善行—堪动的过程,是认可的过程,也是接受的过程。认可与接受后,我们每个人更应该用行动践行。
“你不冷漠,这个世界就温暖。”汇涓成河,大爱传递,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让我们争做一名有温暖情怀的人,有坚定信仰的人,秉承美好价值观的人,用行动弘扬、传递爱与真诚的人。
“王宽家”的大爱,感动着郑州,感动着河南,感动着全国。即使在去年的国庆假期里,通过新媒体传播的“王宽家”,依然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对象。
在国庆假日里,听说孩子们都趁着放假要来陪两位老人过节,记者也再度来到“王宽家”,见证了一大家子欢聚一堂过节日。
看看5个孩子,现在都在干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7年过去了,王宽夫妇收养的6个孤儿,5个已经长大成人,留在家乡的“渐冻人孤儿华伟也被好好供养,直到18岁病重去世。
去年国庆节放假后,王宽夫妇和自己的儿女及外孙子王海龙,先回到周口淮阳老家探亲访友。平时几个孩子各忙各的,很难凑到一起,从放假头一天开始,他们就先后给王宽夫妇打电话,问他们什么时候回郑州,想趁着假期,陪二老一起过个节。最后,大家约定l明5日,孩子们回到他们曾经共同成长的英协花园的爷爷奶奶家中,欢聚一堂。
5个孩子被王宽夫妇收养时,年龄都偏小,所以管二老叫爷爷奶奶,管王宽夫妇的儿子和女儿叫爸爸妈妈。
现在孩子们大了,搬出去住,自食其力。
老大汪海波1987年生,在河南工程信息学校毕业,现就职于一家公司。
老二汪文胜1988年生,在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毕业,专业板胡,毕业后做过驾校教练,后来辞职,目前待业。
老三袁钱粮,1989年生,毕业于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专业笙,毕业后进过剧团,后来自己租大学食堂窗口卖饭,生意不好,现在重新创业。
老四汪雯(女),1990年生,毕业于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现任河南省商务厅第二幼儿园幼儿教师。
老五汪欣(女),1993年生,毕业于河南工程学院,学的财务管理,今年6月毕业,现在某文化传播公司任职。
10月5日下午3点以后,王宽家的门铃陆续响起,长大成人的孩子们带着礼物,带着笑容,带着祝愿,从四面八方回来了。
王淑荣说,今天要让大家尝点新鲜的,在传统的肉菜饺子馅里,专门加入了南瓜,要吃一次南瓜馅的饺子!儿孙们都表示支持,他们把客厅大桌子上的东西腾干净,开始一起动手包饺子。
下饺子的过程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又想起了小时候组建乐队,一起演奏的情景。王淑荣说,当时的乐器还在家里放着呢,孩子们到得这么齐,不如再演奏一次,看看水平有没有退步。
汪文胜拿起了板胡,袁钱粮端起了笙,汪雯弹琵琶,汪欣奏古筝……温馨的大家庭里,又响起了优美动听的合奏。这个节日,真是比过年还要热闹。王宽冒雪去表演:挣一点是一点,家这么大
汪雯是一位深受家长和孩子们喜爱的幼儿教师,她代表兄妹5个讲述了他们心目中的爷爷奶奶。
“妈妈生我时难产,走了。”汪雯说,自己的老家在周口淮阳县郑集乡农村,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四五岁时,爸爸也患病走了。
父母双亡,一子撇下他们兄弟姊妹4人,日子过得特别艰难。“就靠爷爷一个劳力挣钱,为了我们,爷爷没白没黑地干。”谁知,屋漏偏逢连阴雨,爷爷本来身体不好,没过几年就因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后妈改嫁了,奶奶年纪也大了,4个孩子根本养活不了。”汪雯说,王宽爷爷和淑荣奶奶就帮着照顾他们,“在七八岁时,我和二哥文胜、妹妹汪欣从淮阳农村来到了郑州,又有了一个家。”
在汪雯的记忆里,尽管大石桥优胜南路的老房子仅有百十平方米,却住了快10口人,只得打地铺,但是特别温暖。“爷爷、奶奶对我们很好,就像亲孙女一样,我生病了爷爷会陪着我去打点滴,奶奶给我们做饭,教我们识字。”她说,“孩子们都是孤儿,来自不幸的家庭,爷爷奶奶一视同仁,从小到大,在郑州10多年,几乎没发生过什么别扭。”
汪雯在郑州从小学读到高中,“每次去上学,爷爷跑前跑后,为我的学业操了不少心”。她说,记得有一年冬天,刮着大风,下着大雪,特别寒冷,“爷爷要骑车去茶楼表演,我们心疼他,不让去,他说没事的,能挣一点是一点,毕竟家这么大。”那晚,爷爷还是去了。在她的印象中,爷爷很辛苦,去茶楼回来都是深夜了'他们已入睡了。
“爷爷奶奶,你们的爱心让我们来继续!”
汪雯说,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爷爷奶奶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给了她希望,给了她温暖、爱和幸福,让她由不幸女孩变成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受爷爷奶奶爱心的熏陶和感染,汪雯和几个兄弟姊妹,也都把助人为乐当成了一种习惯。
在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上大学的时候,每到暑假,汪雯都会和爷爷奶奶回到淮阳老家,教当地的留守儿童唱戏、乐器演奏和舞蹈。每年都去,每次都要教二三十个孩子。
而在许昌求学期间,她和大学室友们自己排练舞蹈等文艺节目,经常到附近的敬老院给老人表演,给他们带去欢乐。
在郑州的幼儿园参加工作后,汪雯也经常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去年暑假,她周末在琴行教授琵琶。郑州女子监狱的一位领导找到她,说他们监狱也要排练节目,需要有老师教授弹琴。每周五去一次,他们派车接送。本来说是有报酬的,但汪雯拒绝了,义务教了很长一段时间。
汪雯默默做着好事,但大家还是知道了,称她为“最有爱心的幼儿园教师”。
她想通过《郑州晚报》,向王宽夫妇两位老人表达她和所有孩子的心声:“爷爷奶奶,我们都已长大成人,你们可以放下肩上的担子歇歇了,你们的爱心让我们来为你们继续进行!”
去年国庆节前后,郑州报业集团及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郑州电视台连续报道了《在郑州,有一种爱叫“王宽家”》。郑州市民发现,在自己身边,原来还有这样的大爱之家;而全国的读者、听众和观众,通过新媒体和当地媒体的转发和传播,也为郑州的“王宽家”深深感动。
2015年10月8日,《钱江晚报》《辽沈晚报》《呼和浩特晚报》《赣州晚报》《上饶晚报》《濮阳日报》等全国主流媒体,纷纷转载刊发了关于郑州“王宽家”的报道。《河南退休豫剧名家17年收养6孤儿》,像深秋里的一股暖流,令每一个看到报道的人心里都暖暖的。10月8日下午,辽宁卫视《故事大王》的编导也联系到郑州晚报记者,表示他们看到网上转载的王宽家报道,要联系两位老人,近期到郑州进行专访,要把这个好故事讲给全国人民听。
国庆期间,记者跟随5个回家陪王宽、王淑荣夫妇过节的孩子到家中采访,在与两位老人聊天时,得知他们家中保存着不少参加电视节目的视频资料,便请他们在DVD中播放,结果,从中间又发现了鲜为人知的感人情节。王淑荣介绍了几个孩子的情况
老大汪海波,当年15岁。
他两岁的时候,爸爸外出打工,就不回来了,不要他和他妈妈了。他妈妈患了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后来开刀借不少钱,他们家困难得都没有点过灯,连个板凳都没有。汪海波的妈妈一见到我们就哭,说:“求求你们!把我的孩子带走吧,我实在没有能力养活这个孩子。”
袁钱粮,当年12岁。
他是个孤儿,8个月大的时候他父亲得白血病死了,1岁的时候,他妈妈就改嫁了。
汪文胜,当年13岁;汪雯,当年11岁;汪欣,当年7岁。
这3个孩子是兄妹,父母双亡,爷爷患肺癌已经去世。家中还有一位74岁的奶奶。
【第一个视频】
2001年7月浙江卫视《记录》
最早记录王宽夫妇收养孤儿的专题片
第一个视频,播放出来一看画面就知道年代久远。它是浙江卫视《记录》栏目2001年7月拍摄的,题目是《好人好戏》。这是最早记录王宽夫妇收养孤儿的电视节目。
退了休的老两口已经有了不小的负担
他们的外孙王海龙,当年12岁。
儿子下岗,外孙王海龙从4岁开始,发现患有“渐冻症”,全身肌肉会不断萎缩。从那时起,王宽夫妇就把王海龙接到自己身边抚养,为求医已经花了8万多元。当时王海龙的下肢已经瘫痪……
王宽说:“没有钱是养不了孩子的。凭我们的工资去养他们,根本养不起。那不是一笔小开销。我必须要挣钱,只要没有事,我每天晚上去唱茶楼。茶楼就是一个挣钱的地方,说白了,也就是‘卖唱的地方。”一个表演艺术家,要去茶楼里面卖唱,那滋味……要是还没人点戏,真是比打脸都难受。
当时,汪海波在一年前被王宽夫妇接到了郑州,另4个孩子暂时还留在村里,由王宽夫妇资助他们的生活费用,逢年过节,也被接到郑州。王宽当年61岁。他说:我要和时间赛跑,不挣钱,孩子们吃什么。他每晚骑着自行车,尽可能多跑几个茶楼,多争取一些演唱的机会。
别人经常问:你们为什么要收养这几个孩子?
王淑荣说:“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我们这种爱心,不是一天两天积成的,也不是一件事两件事积成的。王宽老家的父母都已经去世。我家里也没什么人了。但我们家乡观念特别强,还是想着要经常回去看看乡里乡亲、亲戚邻居。”
王宽说:“我也是苦孩子出身,当年之所以选择学戏,就是为了能吃个饱饭。在我小时候家里困难的时候,也是乡亲们无私地帮助了我,所以,我成了名演员,有了能力,一定要回报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现在我横下一条心:我要长期干下去,我要继续唱,永远地唱下去,我一直要唱到我的孩子们成才。”
在这期节目播出不久,王宽夫妇把老家的4个孩子也接到了郑州,和他们一起生活。他和老伴儿的担子更重了。
【第二个视频】
2002年8月央视国际频道《让世界了解你》
王宽夫妇对话美国麻省林市原市长麦若斯
第二个视频是央视国际频道《让世界了解你》栏目,2002年8月2日播出的节目。当期话题为《我们都有一颗慈爱的心》。
王宽和美国爱心人士,进行越洋对话
当期节目,通过国际卫星,王宽夫妇与美国麻省林市原市长麦若斯在中美两个直播室,进行越洋对话,对话的主题是孩子。王宽夫妇含辛茹苦,收养了5个孤儿。而这位美国市长,也同样富有爱心。
麦若斯,美国麻省林市第55任市长,就职于1992年1月。麦若斯夫妇收养了5个来自中国和韩国的孤儿,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他放弃了下任市长的竞选。节目开始,女主持人说:“有一首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也有一些人生下来就没有父母,或者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失去了父母。今天,在我身边的这些小姑娘、小伙子们,就是一群失去了父母的孤儿。幸运的是,他们共同被好心的爷爷奶奶收养,这就是来自河南郑州市豫剧团的著名豫剧演员王宽夫妇……”
孩子们在录制现场表演了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不会唱的就表演各种乐器,这都是爷爷奶奶传授给他们的本领。
这是河南人第一次通过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向世界宣传河南人形象
主持人:虽然您和麦若斯都是收养孤儿,奉献爱心,但毕竟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都不同,您觉得在这个节目中,最想表达的信息是什么呢?
王宽:现在社会上失去父母的儿童也不少,大家都应该伸出爱心之手,去援助他们,去支持他们,使他们享受到常人之爱,我感到这是人间最幸福的要求。
麦若斯:是的,我和王宽的观念很一致,世界上确实还有许多孤儿。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应该有父母,应该是家庭的一员。每当我见到收养的孩子们的时候,我总是感到心花怒放。他们给我们带来幸福。无论任何人,如果你心中有一片爱,如果你家中有一块空间,也许你可以收养一个孤儿,给他们一个家、一份亲情。他们会从中感到其乐无穷。我相信王宽和他太太知道,我和我太太也明白,领养孤儿是需要做出牺牲的。但当你将孩子们搂在怀中,看见他们可爱的笑脸时,任何牺牲都无所谓了。
王淑荣:一大家子,生活虽然不宽裕,但孩子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确实无法用语言表达。
《让世界了解你》栏目播出的这期对话节目,是河南人第一次通过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向世界宣传河南人形象。该期节目使王宽夫妇的好人好事传遍海内外。
【第三个视频】
2014年6月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6个孩子瞒着爷爷奶奶走上舞台,要给他们圆“金婚”梦
《中国梦想秀》是浙江卫视一档有全国影响力的节目。它帮助许多普通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前提条件是,要经过现场300位“梦想观察员”(观众)同意,得票率超过240票才能有圆梦的资格。
孩子们走上《中国梦想秀》的舞台
当时参加这档节目时,包括王海龙在内的六兄妹。他们瞒着爷爷奶奶,—直说是要圆王海龙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梦想才来参加的。通过初选后,他们依然保守秘密,直到最后的录制时,才“揭开谜底”。
节目中,王海龙被兄妹们用轮椅推上舞台,和主持人周立波对话。他说自己是渐冻人,这种病是不治之症,只能靠干细胞维持生命,让周立波吃了一惊。
周立波问:“你身后是同学,还是同事,或者邻居?”王海龙说:“他们是我的兄弟姐妹,但是没有血缘关系。是我姥姥姥爷收养的孤儿。”
汪欣说:“我们是一家人,是因为爷爷奶奶,我们才走到了一起。”
周立波问:“你们的爷爷奶奶是企业家吗?”
王海龙说:“他们是专业的豫剧演员。”
周立波感慨道:“这一大家子真的是挺温馨的。”
6个孩子的梦想全票通过
播放完介绍王宽夫妇收养5个孩子的视频短片后,汪欣说:“我们也是现在才知道,2014年是他们的结婚50周年。我听爷爷奶奶说,他们结婚的时候非常简单,两人把各自的被子合起来放到一张床上,就算结婚了。奶奶也没有穿过婚纱,所以我们就是来实现这个梦想的,给他们举办一次金婚仪式。”
这个梦想感动了全体梦想观察员,获得了300票的全票通过!
周立波十分感动,表示要亲自策划。
现场一位企业家代表为王宽夫妇送上一副对联:“半世纪牵手柴米油盐辛勤佑孤儿,苦也恩爱乐也恩爱风风雨雨终不悔;五十年同心,酸甜苦辣茶座去卖唱,苦也甜蜜笑也甜蜜海枯石烂心不变。”
《中国梦想秀》节目组问王宽夫妇筹办金婚需要帮助吗,他们说:“没啥需要的,我俩现在一个月工资加起来有7000多元,我们生活挺好。节目组要资助,也应该去资助比我们更需要的人。我们想,海龙这孩子身体不好,能在梦想秀的舞台上唱首歌,也算圆梦了。”庆祝金婚这事,我们也是录节目那天第一次知道。
这场节目,让更多人知道了王宽家的故事,不少人抹着眼泪看完了这场节目,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正如现场爱心助力大使、著名影星朱时茂说的那样,两位老人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技艺,更是怎么样做人。
一场冬雪,郑州温度骤降。但是,有一种温暖,正从中原腹地,席卷全国——“在郑州,有一种爱叫‘王宽家一,他们的故事自多年前被《郑州晚报》首次报道后,便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媒体的关注。尤其是2015年9月底,郑州报业集团再次主推报道“王宽家”的故事后,他们又一次引起了更多的关注,这个家庭的大爱无疆,如冬日暖流,汩汩涌人人们心田。
2015年11月28日、29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热线12》栏目连续两天,共用时约50分钟,再次将“王宽家”的故事搬上了央视荧屏。《热线12》是一档大型公益服务互动类直播节目,栏目坚持报道“有温度的故事”,是央视排名前30强的品牌栏目。据了解,2002年8月2日,央视国际频道《让世界了解你》栏目曾报道过王宽家的故事,当期节目,通过国际卫星,王宽夫妇与美国麻省林市原市长麦若斯在中美两个直播室,进行越洋对话,对话的主题是孩子。王宽夫妇含辛茹苦,收养了5个孤儿。而这位美国市长,也同样富有爱心。
在栏目播出之前,《热线12》栏目在节目的预告时,这么写道:“他曾是河南郑州豫剧团团长,他是国家一级豫剧演员。晚年的他本可以颐养天年,却往来于各个茶馆跑场‘卖唱,只为养育5个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家乡苦孩子。17年与爱同行,究竟为了什么?”
本刊特邀记者 李娜
“这对夫妇特别值得尊重和尊敬”
11月28日,《热线12》栏目以《河南郑州豫剧演员“卖唱”收养5名孩子17年》为题,以王宽、王淑荣夫妇为主线,讲述了他们17年不改初心,倾心奉献的爱心故事。
节目以王宽在茶楼卖唱为引子,引出王宽的个人经历,随后介绍他们夫妇无私收养5名孤儿的事情。故事中,王宽夫妇省吃俭用、拼命给孩子赚生活费、为孩子们的未来操劳的细节让人格外感动。“床不够,孩子们挤挤睡;钱不够,王宽跑茶座卖艺;这些困难都没能改变王宽夫妇将孩子们养育成人的想法。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总有犯错误的时候,王宽夫妇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们走向歧途。”跨越17年无私的爱,为孩子的物质保障操劳、为孩子的精神成长操心……两位老人朴实无华的爱心故事在栏目中徐徐展开。
画面用资料图片、现场诉说等方式,立体地展示着这一个平凡家庭中不平凡的爱心故事。
栏目最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著名学者、特约评论员程立耕点评说:“这对夫妇特别值得我们尊重和尊敬,因为他们一生都是单纯和纯粹的,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西藏,回来后追求艺术,艺术上取得新的造诣,同时又帮助了这么多的孩子。”
“正能量是可以传递的”
11月29日,该栏目又以《河南郑州豫剧名家“为爱变脸”收养众孙为其圆梦》为题,再次报道“王宽家”的故事。
这一集的第一个镜头,便是王宽在腰上绑一个带子,吃力地把在床上躺着的外孙王海龙抱到轮椅上的画面,从而引到王海龙的病情。73岁的王宽日益觉得体力不支,又患有关节炎,抱起140斤重的王海龙,越来越吃力。
而后,引出王宽夫妇为孩子的生活而辛苦奔波,为了赚钱,66岁的王宽开始学习“变脸”等技能。后来,由于辛苦过度,王宽也被下了“病危通知单”、孩子们为王宽夫妇办金婚仪式、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等“王宽家”等爱心故事节点。
对此,特约评论员程立耕说:“王宽夫妇一看就是一对善良、好强的老人,散发爱心和善心的老人,他们在艺术上有成就有追求,在此当中又帮助了那么多的人,哪怕是在他们年龄变大,生活有负担的时候,他们依然在不断的付出。他们60多岁的时候依然在坚持学艺。这其中,有一种精神、有一种爱。”
就如程立耕强调的那样,这种爱不仅是单向的,这些受到帮助的孩子们反过来也在对老人付出爱,帮老人实现梦想。“你会发现,爱是可以传递的,温暖是可以传递的,正能量是可以传递的,这种精神上的充实和富足,是一般在物质上满足的人所享受不到的。”
栏目的嘉宾、律师黄莉凌说:“在看短片的时候,我会用一些法律的角度来看,比如,这个家庭中涉及的收养法的问题等。这个家庭曾经面对过很多困难,他们却用自己的勇敢、乐观、爱心一直在维系着家庭的温暖。这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尽管他们经受过一些困难,可他们身上仍然充满着爱的力量。在这个家庭里,我们看到了爱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