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老师,我们都感到作文很难,您说作文真的很难吗?
老师:其实,作文并不难。你们感到难,是因为你们在起步阶段,没有把该弄清楚的问题弄清楚。现在我跟你们谈三个话题。我把这三个话题谈完,你们就不会再为作文犯愁了。
这三个话题是:
1.你没有真正地认识作文。
2.你不知道会说话就会写作文。
3.你在起步阶段走偏了路。
乐乐:那您快给我们讲讲吧,作文真把我们愁死了!
老师:好吧,我们先来谈第一个话题——
你没有真正地认识作文
老师:我先提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作文吗?
乐乐:是不是为了当作家?
老师:将来当作家的只是极少数,学校为什么要让所有的同学都学作文呢?
超超:我知道了,因为我们将来要参加中考和高考。
丽丽:超超说得对,中考和高考都是要考作文的。
老师:我再问你们,中考和高考为什么要考作文呢?
乐乐:是啊,为什么要考呢?这个我们可就不知道了。
老师:我告诉你们吧。因为文章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手段。你们现在学作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来用它来交流。
超超:“交流”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我这里说的交流,是指文字交流。就是相互间把要表达的意思写出来,让对方知道。比如你们老师有时候让几位同学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写出来,登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这就是文字交流。如果不写出来,而是互相谈一谈,这叫口头交流。这下你明白“交流”的意思了吧!
超超:明白了。
老师:你们将来不论干什么,都离不开用文章来交流。就以我来说吧,这些年,当过农民、教师、记者和编辑。在当农民时,写村里的发展规划,写报道村里新人新事的消息和通讯;在当教师时,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教学论文;当了记者和编辑,那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天天要写文章。
亮亮:老师,假如我们长大后当了医生、当了工程师、当了科学家,也需要写文章吗?
老师:那当然了。当了医生、工程师、科学家,常常要进行学术交流、技术交流,这些都得通过文章来实现。
亮亮:为什么不用嘴直接交流呢,那多省事!
老师:用嘴直接交流固然很省事,但范围太有限了。比如我现在和你们几位同学坐在这儿谈作文,用嘴要比用文章省事得多,如果要和全国各地的学生谈,用嘴怎么能做得到呢?
丽丽:是啊,那就得通过报刊和书了!
老师:不管是通过报刊和书,还是通过电台、电视台,都得先写成文章才行。再说,如果没有文章,咱们提到的报纸等媒体也不会存在。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作文了吧?
同学们:知道了。
丽丽:可是,知道了这些,写作文就不难了吗?
老师:知道了这些,你就知道,作文仅仅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并不是什么难做的事。
乐乐:哦,作文就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老师,您的这句话太重要了!我一下子就明白什么是作文了,也不认为作文有多难了。
老师: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吗?
同学们:有。
老师:那好,第一个话题我们就谈到这儿,接下来我们谈第二个话题——
你不知道会说话就会写作文
老师:“会说话就会写作文”这句话,我向许多同学讲过,他们都听得瞪大了眼睛:写作文能有这么容易吗?
丽丽:我也正这么想呢。
老师:知道你们都会这么想,因为你们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说法。我这样说的根据就是我前面讲的,文章就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小时候,看到外面的小朋友们玩得挺热闹,你也想出去和他们一起玩,可你妈妈却不放心,怕你跑丢了,老是不让你出去。有一回,你在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跑了出去。妈妈发现后,把你找回来,打了你的屁股。你正哭着,爸爸回来了。你扑到爸爸的怀里,一边哭,一边一五一十地向爸爸诉说了这一切。假如有人把你当时对爸爸说的那些话用录音机录下来,你现在听一听,会发现,那就是一篇作文。
丽丽:真的耶!我小时候还真有过这么一回事。我对爸爸说的那些话,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老师:那你就把它写出来吧,加这样一个题目——我向爸爸诉委屈。
丽丽:太好了,下次我就写这篇作文。
老师:你们如果认真想一想从小到现在说过的话,会发现有许多次说的话,只要加个题目,就是篇作文。
亮亮:我对妈妈说过爸爸单位那位司机叔叔。现在想一想,觉得那就是一篇作文。
老师:那些话还能想起来吗?
亮亮:能。
老师:你当时是怎么说的,让大家听一听。
亮亮:那是我四岁的时候,爸爸带我到他们单位去了一次,那位司机叔叔给我讲了许多故事。我回去后,就对妈妈说,爸爸单位的那位司机叔叔可会讲故事啦,用手指头一敲脑袋就能敲出个故事来。开始他把我抱在他的腿上,问我听过什么故事,我说听过好多呢,有《狼和小羊》、《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他又问我最爱听什么故事,我说最爱听鬼的故事。他说:“那好,叔叔给你讲一个鬼的故事。”他就讲了一个《二鬼拉磨子》,讲完后,问我好听不好听,我说:“一点儿也不害怕,不好听。”他拍拍我的脸说:“小孩子不要听害怕的故事,不然夜里会做噩梦的。我给你讲阿凡提的故事吧。”
他每讲完一个故事,就问我好听不好听,我说好听,他就用手指头敲一敲脑袋说:“那好,我再给你想一个。”他一连给我讲了五六个,都是阿凡提的故事,直到有人喊他出车,他才把我放下来,说:“下次再给你讲吧!”我问他会讲多少故事,他说会讲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的故事。
——这些话,就是那天我对妈妈说的。
老师:大家说,这是不是一篇作文呢?
乐乐: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哩。
老师:是的,语言也很生动。这篇作文的题目就叫“会讲故事的叔叔”吧!
乐乐:我想起前几天和同学们讲起过我们班刘园园的妈妈。我对同学们说,我和王启高、李亮、朱婷婷每天都到刘园园家去写作业。你们不知道刘园园的妈妈有多好!我们写作业的时候,她就搬一把椅子坐在我们身边,发现谁做错了题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帮着纠正过来。有一回,王启高算错了得数,她指着那个得数说:“你这是咋算出来的?96个苹果,分成3份,能等于31?你咋把苹果分少了,是不是偷着吃了?”说得我们都笑了。还有一回,李亮做语文题,把“高低不平”写成了“高底不平”,她笑着问李亮:“高底不平是啥意思,底子高就不平啦?底子高不平那只能是高跟鞋。”这回更把我们笑得连腰也直不起来。她说话就是这么有意思,所以,她纠正过的题,我们永远也不会再错。我把这些话写出来,也是一篇作文吧?
老师:当然是了,而且也是一篇好作文。你给它定个题目吧。
乐乐:题目叫“我们的业余老师”怎么样?
老师:这个题目好!你们看,这不是会说话就会写作文了吗?还有,你们上一二年级时练习过的“看图说话”,把那些话加上题目,也是作文。
超超:我们上一二年级时,还做过“写话”练习,那算不算作文呢?
老师:写话练习,如果写出了一个完整的意思,那也叫作文,就像“看图说话”一样,那是最简单的作文。我们现在写作文,一般不能写得那么简单,要求把一个意思、一件事写得详细一点儿、具体一点儿。
丽丽:听您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好多东西。
老师:那我们就来谈第三个话题吧。第三个话题更重要,我准备多谈一些——
你在起步阶段走偏了路
老师:陌生的地方容易迷路,迷路之后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自己知道迷了路。这种情况比较好办,停下来想一想,或者找个人问一问,就可以回到正确的路上去。另一种是,已经走错了路而自己不知道。这种情况就可怕了,走来走去,眼前一片茫然,还觉得只能这么走。作文对于初学写作的同学来讲,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许多同学就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走偏了路,走到了作文的。
明明:您说都有哪些误区呢?我可能就是在误区中,迷途而不知返。
老师:据我了解,主要有两个明显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作文不能随意写
有位同学说:“日记好写,作文难写。日记是给自己看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作文是给老师看的,要写得像个作文的样,写起来就不自由了。”这位同学的话,代表了许多同学的看法:作文不能随意写。
在这些同学的心目中,作文是有个“样”的。这个“样”到底是个什么“样”呢?自己也说不清。但就是让这个说不清的“样”,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每写一篇作文,都要想:这样写行不行呢?该怎么写呢?越想,越找不到答案;越找不到答案,越觉得作文难写。
作文有没有“样”呢?我明确地告诉你们:没有!
作文既然没有“样”,为什么这些同学会觉得有“样”呢?这可能是因为有些老师布置完作文后,习惯于“具体指导”: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头怎么开,尾怎么结(有些班的同学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足可证明这一点)。久而久之,我们一些同学觉得作文是有“样”的,这个“样”又是自己无法把握的。其实,作文完全可以像写日记那样随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考虑就只考虑一点: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到最满意的程度。作文原来可以随意写呀?不仅可以随意写,而且在把意思表达好的前提下,越随意越好。文章最怕的就是模式,“随意”是避免模式最有效的办法。老师,您说假如我写书包,能不能写我的书包变成了一个人,她告诉我她是怎样出生的,怎样成了我的伙伴?当然行了,这样想象很好嘛!有一次,老师让写书包,我想来想去也没敢这样写,我怕不行。你以后要记住,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写法上,要按自己的意愿写。不按自己的意愿写,文章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我们来讲下一个——
误区二:认为作文必须写得“文”
有些同学不知从哪里得到的“真传”,认为作文必须用“好词”来写,必须写得“文”才行。正是这“真传”,让他们觉得作文就是难,每次作文都得搜肠刮肚地去想“好词”,组织“好句”。他们认为的“好词”是什么呢?就是在口语中一般不用的词。关于“好词”,“好词”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词就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分,只能说用得好还是用不好。
超超:我写作文主要是愁没有“好词”,我还买了一本介绍“好词”的书。
亮亮:我最怕妈妈看我的作文,她一看就说我的作文全篇也找不出几个“好词”。
丽丽:我爸爸更是这样,他说作文中没有“好词”,那就不能叫作文。老师,您说我们怎样做才对。
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应坚持“两个否定”、“两个提倡”。两个否定,就是否定“好词”这个概念,否定作文必须写得“文”的说法。不否定“好词”这个概念,有些同学就会把自己的选词范围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内,不但给写作增加了困难,而且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否定作文必须写得“文”这种说法,有些同学就会望“文”却步,不敢按照自己的意图写。
两个提倡,就是提倡丰富词汇,提倡尊重自己的语言风格。可以绝对地讲,词汇越丰富,写起文章来就越自如,文章也就写得越好。著名作家赵树理在这个问题上打过一个比方:他说,词汇贫乏的人写文章,如同衣服少的人过中秋节就穿上了棉袍,因为他只有一件好棉袍。如果他有好多衣服,就不会在中秋节穿棉袍。你如果只记了几个所谓的“好词”,写文章遣词造句时,也就缺少了挑选的余地,所写的文章也就词穷意寡了。
我说的尊重自己的语言风格,可以理解为尊重自己的用语习惯。有的同学习惯用口语写,有的同学习惯用书面语写。那么,各自按各自的习惯写好了。只要能把内容表达好,用什么样的语言写都行。
超超:我以后就用平时说话的语言来写,这样好吗?
老师:对小学低年级的同学来讲,我认为,用自己平时说话的语言来写最好。因为还在识字阶段,没有掌握多少词汇。平时怎样说,写时就怎样写,既容易把作文写出来,又容易写得通顺。
丽丽:我还没见过用平时说话的语言写出来的作文哩。
老师:其实有好多同学就是这样写的。有一位农村三年级学生写了一篇《一件好事》,完全是用口语写的,我还把这篇文章登在了报纸上。你们读一读——
一件好事
■ 陈录权
那天下午,我到村外头玩,突然刮起了大风,接着就下起了大雨,我赶紧往回跑。路过一块西瓜地时,见地里的塑料薄膜叫风吹起来了。我想也没想是谁家的,就拾起一块石头压上去。我一松手,地膜又被风刮起来了。我又拾了一块大石头压上去。我怕风还会将它吹起来,拾了好多石头把它压牢了。
我跑回家,头发上、衣服上还往下流水,爸爸说:“下雨也不懂得避一避,还叫雨淋成个这?”我就把事情的经过向爸爸说了。爸爸说:“你小小的,心眼儿还不赖哩!”
老师:这篇作文尽管很简单,但文笔自然流畅,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文里面,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丽丽:这篇作文真的很好,我就爱看这样的作文。我要把这篇作文抄下来,拿给爸爸看,让他说说,这叫不叫作文。
老师:如果他没有偏见的话,他也会认为这是一篇好作文。
关于作文难的问题,我们就谈到这里。你们觉得有收获吗?
乐乐:收获太大了!您讲的都非常新鲜,也非常有用。老师,我们以后在作文中遇到什么问题,还可以向您请教吗?
老师:当然可以,我会尽量让你们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