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向阳
摘要:本研究旨在利用信息架构学的理论研究语文课堂创意日记的教和学的策略,以资讯架构提供教学路径,将教与学的关注点不仅以知识内容为重,还要转向用知识形式、知识组织和知识结构来有效分析、理解文本,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使其能由个体建构知识,学会触类旁通。
关键字:信息架构;知识;编码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16)01-035-3
《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教与学实际上被一种微妙的关系牵在一起:怎么教是为了怎么学,而怎么学也包含着怎么教。特别是社会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生需要复杂的认知技能,并把它迁移到鱼跃鸢飞的真实世界里。
古代教育家孟子说:“教亦多术矣。”为了使教学能够影响个体和组织的绩效,就应该要认真而严肃地要学习同行的知识以及本行以外的知识,整合与包容新的在当今非常复杂的教育领域中,教师不仅是高度受尊重的专业人员,他们还需要不断产生新的思想和情感,并且成为涉猎伦理学、美学、结构、建筑物固有机械功能和空间效能的爱好者,依靠一种新的框架来挥毫运斤,从而使教育过程提高信息爆炸的意识层次,点杀新技术下信息超载所呈现出的缺点。而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信息架构是帮助学生清楚思考他们的学习,并将特定的活动与整体结构相关联的新途径。
在本文中所说的信息架构,其实是从数据库设计的领域中诞生的名词,是由信息建筑师来采用一系列相关的分析、组织和设计方法将信息加以组织、归类、传递以及表达的一项艺术与科学。
一、孕由心中起,处处皆逢生。
人脑不仅是湿润、易碎的物质,更是能在狭小空间内创造出纸上种荷这类思想的超常神经机器。历经几个世纪脑研究人员的考察,我们逐渐对人脑的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严格地说,人脑是把特定脑区中加工的、看似不相关的活动妥善规划,合理调配到一起。脑扫描技术为我们揭示了脑的不同区域是如何以一种紧凑的、组织良好的方式对特定任务进行加工的。例如,听觉皮层对外部世界加工,额叶对认知活动的加工,左半球的部分区域对言语加工等。
学生的学习是从无而有,从浅而深,但是由于人脑是通过不同模块来感知现实世界所施加的影响,并且单独的模块并不能执行所有的功能。为了提高认知的灵活性,作为新兴的信息科学的分支学科,信息架构吸收了多学科的传统与经验,可以提供取得成功的模式。信息架构是触发学习者思考的工具,它涵盖了三个子活动:表征问题、产生问题的解决方案、评估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一个信息架构的教学设计,可以支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不同的脚手架,相随并进,相辅相成,将海量的知识信号经过重新编码、组合,使大脑皮层中不同类型的神经元放电传递,从而帮助左右大脑进行全脑运作,用扩散性思维整合繁杂的信息,把学习写作变成有意图的、创造性的、动态的、建构的过程。
二、万物观自得,四时与人同。
写作需要丰富的知识,而知识不是凭空而降的陨石,也不是雾里看花的神仙。它的产生是主客体相关联的产物,是人类几千年认识活动积累起来正德厚生的观念结晶。知识之所以主宰着人类文明的穹顶和未来,在不同的时空坐标里被获取、使用和流转,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是以资讯组合作为自己的本体。昌家立说:“每一知识的具体传播过程直接表现为主客体间现实发生着的信息交换和转移。不仅如此,知识在人头脑中的积淀、储存状况要得到合理的解释,也必须回到信息的编码、组合上来。”职此之故,我们必须明确知识的收集、学习和累积并非一朝一夕简单地以物体固有形式直接投向主体,或一蹴可几归结为客体对主体的刺激,看不到人的感性活动。知识其实就是主体化了的时空信息组合,是一个有助于你把教与学的复杂性活动进行层次表征的有机体系。
文学创作作为知识现象的一种,有其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中国文字自身所独有的文化元结构也并非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说文解字叙》载:“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又日:“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这一切表明,从文字的创造演变,以至语言、文字功能的融合,中国文化不仅在静态结构上、动态结构上、社会结构上可以管理和控制非常庞大的空间和人口,而且还可以从固定的信息转移为移动的信息,通过抑扬高下、短长字句的行文编码来叙事、表情、达意。
作为传递知识生态、特质、象征与意涵的教育者,我们仅仅是长江后浪而已。真正的信息架构已经被古往今来的书法家、诗人、画家、作家和工匠们初步完成了,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和物质元件将知识信息编码、传输和承载,呈现着同化客体后的中国人独特的哲学观、文化观及艺术观。这种精神创造的特质不仅从属着统一的物质世界,还遵循着主客体的生长律而展开、演进,流传永世。
三、阖则为竿杖,开则成花亭。
当学生创作时,他们能清晰地表达对主题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学生用组块构见了一张关于主题的信息架构图,并且确定创作元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变化后,才可以生成文章的概貌。
在我们开始建立日记文本的信息架构图之前,必须先缜密定义架构图的元件,连线的意義,编码原则、图式、以及所采用的排列方式。一般来说,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基于文本深刻理解的分类复杂性,单靠一个学生无法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全,所以教师不仅要将学生按不同的特质分组,更要始终在教室里走动指导学生。例如,建议生成一组有关的词组,联想生活中的经验去推测出细节,同时在运用对比的方法中建立出骨架。
通常,小组内的每个人要对架构细节进行讨论,让学生有使用目标内容、技能和练习的需要。随后,根据课堂的讨论和同伴提出的建议确定一个小组设计,最后再比照其他小组公开演示中的分析和解释,来反思、推理、组织和论证他们的思想,对自身设计加以完善。
四、快马迎新月,轻舆乘晚凉。
写作是思考工具,也是思考结果。与表述孤立的事实相比,学生有兴趣运用不同的信息表征来提升导航创意写作主旨的能力。创作者在大脑的信息空间里与组织写作形式、篇章结构、修辞等个体的内化过程形成双向流动,从而由多种途径去吸纳好的思维方式来交互出一篇篇美妙的作品,整合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意模型,满足学生的快速变化和不同的需求。理性的整合和包容,通过对形象思维的增值、加工,充沛饱满的情理,再通过逻辑思维去把握和建立事实,用高水平的符号逻辑像树一样再现复杂的心理图式。
透过实践发现每一篇创意日记犹如一片片各式各样的树叶:有的圆滑饱满,有的尖如刀锯,有的满布短刺。然而无论是何种面貌,它总是怀着饱满的叶绿素,用线条、颜色、形状、文字抒发着自己纯真的情怀,为社会提供了新鲜的氧气,增强着学生的幸福感,把写作从枯燥的练习中解放出来。
四、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又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学记》所阐述的“善教”、“善喻”指的就是教学需要一种设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技术和艺术。
作为语文教学的特别任务,不仅与其他各国主要文字教学一样重要,更重要的就是使学生能够轻松交互并创建中国式写作的实质模型,引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造性运用所产生的共时态整合,从而帮助个体写作知识结构的调整、改进和完善,满足人的需要。
信息架构图不仅是工具,更是艺术。教师与学生通过关联线、顺序线、互补线和注解线和不同的架构图元件,依据知识的分类和架构图排列原则来连接不同类别的群组和小节,形成具体化的知识链。信息架构图可以研究现实世界里的现实对象,如花生、飞鸟、花园和汽车;还可以研究推断出的对象,例如灵魂、爱、正义;当然还可以是对象系统和创造性的思维设计等。师生通过共同处理深如鸿海的资料建立知识的网状属性,依照认知,把无数的节点连接,使不同的个体主体间发生知识信息的交流与互利,从而增强了集体智慧的能量,缩小了个体与公共世界的差距,推动知识进入一个动态展开的历史过程。
人的想象空間自古无远弗届,所以人天生就是巧妙的模型建构师。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巨细靡遗。为了让学生们接受新的学习模式,我们必须亲自抽丝剥茧,理出头绪,放弃一部分智力权,与学生一起进入愉快的学习境界,帮助学生通过创意写作建构关于世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