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媛
越南(Vietnam)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与中国、老挝、柬埔寨交界,狭长的国土紧紧地依偎着南海,是以京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史籍称越南为“交趾”“安南”等,约在公元4世纪左右,中国百越人开始了漫漫南迁的历史,在红河中下游一带形成部落联盟。由于长期受到中国的统治,其音乐的风格特征、乐器形制等也深受中国的影响。越南的传统音乐由于音阶的差异,南部和北部呈现不同的风格:北方音乐整体曲调明快,南方则是婉约的风格。越南的西南邻海,北而连接中国的山区盛产竹子。中国有句成语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遍地的竹子自然成了当地民众重要的生活资源。他们利用竹子制作各种乐器,如独弦琴(Dan Bau)、竹筒琴(klong put)、悬竹琴(Truang)、竹笛(sao ngang)等,还有用竹子制作的竹鼓。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竹制乐器,也流行于我国京族。我国南方盛产竹材,古代就有了用粗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乐器,挑起竹皮为弦,用以敲击或弹拨。明代王三聘《古今事物考》中记载:“今世俗有弹独弦琴,以竹做叩击之声。”《新唐书》中有:“独弦匏琴,以斑竹为之,不加饰,刻木为虺(Hui)首,张弦无轸,以弦系顶。”独弦琴琴体一般由半片大竹筒或3块木片制成长形管状的共鸣箱,一端略窄,插一根与琴身成直角的小圆柱,或金属条片,琴弦的一端固定存这个长条的下端,琴体稍宽的一头固定于琴弦的另一端。若问这一根弦的乐器该如何演奏旋律,那是由于独弦琴利用了“泛音”这一自然现象。物理上分析,琴弦在整体振动的同时也会分成几段振动,整体振动的声音最大,就是我们消楚听到的基音,而分段振动产生泛音音量较小,一般要很仔细地聆听才能听到。琴弦的分段振动往往会分成2、3、4、5等分振动,会产生与基音形成固定音程关系的音高,在中国律学理论中称之为“纯律”或“谐音律”,这是自然存在的现象,被人类发现并利用。很多乐器都存在这一现象,如世界各地的口弦(jewharp),欧洲的海号独弦琴(tromba mrlna),中国的古琴等,甚至出现在演唱中,蒙古族的呼麦(hoomii)唱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所以在独弦琴琴弦下方的琴体上会有类似古琴徽位这样的标记,正是用来取得泛音音高的位置。演奏时,演奏者左手持金属条左右摇动改变琴弦的张力以获得与琴弦本身的定音音高相邻的上下两个音,右手手指在持拨子拨弦的同时,以小指轻触琴弦泛音点的位置获得泛音。由于泛音音量极其微小,所以现在的独弦琴大多安装了扩音设备,以增强泛音的音量。独弦琴音色柔和,优美动听,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丰满,尤其是左手富于夸张的柔音、颤音表现力极为丰富,善于演奏悠扬抒情的旋律,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悬竹琴(Truang),存越南也称竹琴,也翻译为竹排琴。笔者称之为悬竹琴,顾名思义,就是悬挂起来的竹琴,更能形象地描述这件乐器的体貌特征。悬竹琴是越南民族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在越南十分普及。调节好音高的竹管按照从高音到低音,南长到短的次序排列用绳子串联起来,悬挂存一个竹制的支架上。音域在两个八度左右,用一对长约20厘米左右的竹制槌头敲击,非常特别的是,这个竹槌的两端用富有弹性的橡皮筋紧密地包裹缠绕,以获得柔和的音色,这一点与中国扬琴用橡皮胶包裹的竹签有相似之处,并且,这根竹槌的两端存演奏时通过演奏者灵巧的手指控制其上下轮流敲击一个呈八度音程的音。演奏时往往由两架竹排琴一起同时参与演出,气氛非常热烈。
竹筒琴(klong put),亦称拍击式竹筒琴,也是越南独有的竹乐器之一。以两个八度单层并行排列的15根竹管样式的为多见,受西方音乐影响,也有模仿钢琴键盘设置,在自然音阶的这一层竹管上方分别补齐五个半音拍的样式。传统的竹筒琴将竹管按照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从低音到高音的自然音阶排列。演奏时,演奏者面对音孔的一侧站立,双手五指并拢,指尖向下合于身前,双手对准竹管孔相互叩击,产生的气流冲进管体,使管体内不同长度的气柱振动以发出不同的音高。还有一种类似的乐器称为dannDinhpa,有时也有用拍子直接敲击竹管口使其发音的演奏方法,就是将竹筒琴的音孔向上安放,用一个特制的拍子拍击管口发声。拍击式竹筒琴的音色自然而纯朴,基本上是一个个断开的单音,不能演奏有连音效果的旋律,一般音量都比较小。常独奏或者与笛、竹排琴等乐器合奏。
(责任编辑 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