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着学生基础薄弱、教学内容不适应形势需要等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作者提出1+1的教学模式,即基础英语加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解决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ESP EGP
一、引言
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的三个特点:应用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然而高职英语课程一直被看作是孤立的公共基础课程,所教授的内容未能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有效结合,不能适应高职发展要求。因此,探索如何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学习,构建岗位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成为高职英语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词汇量严重不足、语法知识匮乏,导致他们对提高英语水平缺乏信心,而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甚至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
2.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教材内容陈旧枯燥,重阅读,轻听说,忽视就业岗位的语言特点及操作实践需求,无法真正从目标岗位及专业的角度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利于学生与职业相关的语言知识和交流技能的培养。
3.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英语教学硬件及软件设施。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多,英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影响了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高职英语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普遍偏低,远远不能满足行业英语教学的需要。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对行业知识掌握不够,专业课教师的英语素质又达不到教学要求。
4.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高职英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方法,课堂上总是教师“满堂灌”,很少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活动。这样导致学生异化为听课机器,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融合培养下的高职公共英语1+1教学模式探讨
1.公共英语1+1教学模式。ESP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以专业需求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教学,作为对EGP(通用英语教学)的延伸,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职业教育中的英语教学应采用EGP 与ESP 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能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又能加强ESP教学,满足人才需求。因此笔者提出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融合培养下的公共英语1+1教学模式,即在有限学时的情况下采用一学期的通用英语能力的教学和一学期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通用英语能力的教学致力于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在教学内容上选取日常交际有关的内容,比如工作接待、打电话、出差、交通英语等。在这一基础上,第二学期将英语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针对岗位工作任务,安排教学内容,侧重从各自的实际职业岗位中选取教学内容,按照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对英语语言的需求选取教学内容。比如,文管类专业学生需要与客户进行直接交流,必须有较强的英语表达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学内容应多涉及日常口语话题及商务报价、合同、邀请函等社交文书。理工类专业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是有关进口设备说明书、维修指南以及通用国际技术标准等书面文字,要求就业者在业务资料阅读和翻译方面有所擅长,这就要求内容涵盖常见的产品说明书、技术指导、维修指南等。
2.公共英语1+1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
(1)实施分层次教学。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英语基础水平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在教材选择、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进度等方面加以区分。这样做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高职英语教学应围绕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灵活多样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应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所有的教学活动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展开,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教学手段上,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室、网络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内容更为生动、直观、形象和丰富,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双师”师资队伍建设。应鼓励和创造条件让高职教师深入企业实际进行行业调研,参加实习锻炼,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可和专业教师一起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专业特点和职业外语能力要求,制定专业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
四、结语
外语教学应顺应形势变化和社会与个人的需求,及时调整战略部署。高职英语教学则更应该打造属于自己的模式,实现语言技能型和专业知识型有效融合的教学。实行1+1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既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又能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云.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J].黑河学刊,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