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莉 何庆
摘 要:为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全军和武警部队正在掀起进一步推动部队训练向实战靠拢、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的热潮。对于武警院校来讲,就是要紧紧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通过提高认识、创新指导理念、健全机制,切实推动院校向部队靠拢。
关键词:武警院校教育;强军之要;向部队靠拢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一、武警任职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的历史和客观依据
(一)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蕴含了院校教育存在发展的本质属性
院校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部队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规定着院校教育的本质属性。回顾人类战争与军事教育的发展历史,每一次军事变革的兴起,都推动着院校教育的跟进与发展。在冷兵器时代,由戈、矛、戟、刀、弓、矢等装备组成的殷商武丁常备军的建立,产生了我国早期的军事教育。到机械化战争时期,能量主导式武器构成了技能型军队,引发了以英国桑切斯特、法国圣西尔为代表的近代军事院校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激光等新式武器不断装备部队,军队建设和战争形态等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军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突出。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主导武器构成了智能型军队,以美国西点军校为代表的世界军事院校纷纷向培养复合型军事人才转型。从历史发展脉络可以看到,院校教育存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军队建设和战争发展的需要,每一次院校的重大调整,都是向部队靠拢的新努力。院校教育向部队靠得越紧,其职能作用就发挥得越好。
(二)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是国家安全形势的客观要求
武警部队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神圣使命,院校教育在价值理念上要坚持战斗力根本标准,这种理念决定着院校教育的目的、方向和路径。所以,武警部队院校在办学职能上要体现为部队服务的宗旨,在教学方式上体现教学为战的本质规律。纵观当代世界形势,随着美国的全球战略东移,我国周边安全的压力增大;“三股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日益频繁、手段更加多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调整中的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利益分配、环境保护、民生民权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多发态势。武警部队担负的使命任务进一步拓展,同时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难度不断增加,既需要部队在处置中不断积累经验,也需要院校及时组织梳理研究,深化对策性教育教学。为此,院校教育必须始终把向部队靠拢作为发展方向,把满足部队完成职能任务需求作为重心,着眼培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人才,加快转变办学能力生成模式,推动院校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学员带兵打仗的综合素质。
(三)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是人才强警的现实需要
“军队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近年来,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改善,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但院校人才培养与部队人才需求还不够适应,特别是缺乏大量复合型指挥人才、权威型科学人才、专家型技术人才、创新型理论人才和精英型作战人才。事实证明,现代化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且需要实际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不但需要院校的集中教育,更需要部队的持续培养。因此,培养武警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新型综合人才,是武警院校教育根本的职能任务,强调武警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是合力育人的有效途径。
二、推动武警任职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需要牢固树立的理念
(一)武警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并重”的理念
武警院校教育,是根据部队现代化建设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指挥、管理、技术人才,铸造学员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部队教育训练进行的是教练双方共同受训共同提高的训练,着力于实现部队集体的最佳构成。所以,强调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做到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紧密联系、并重建设,切实形成既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又能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合拍合力,才能达到增强官兵战斗力和提高部队整体作战水平的目的。
(二)武警院校教育同部队训练“衔接”的理念
由于武警院校教育和部队教育训练的性质和任务不同,其教育内容也各有侧重。院校教育侧重于从学员的普遍需要出发,以学习科学文化、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共同知识为主,以使学员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军事技能,体现了基础性、先导性特点。部队教育训练则强调结合本部队担负的职能和编制装备,以及可能担负的执勤、处突、维稳、反恐任务及目标对象,具有较强的现实适用性。这就可以看出,院校教育同部队训练的关系,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必须确保前者的理论学习与后者的实践紧密咬合、衔接有力,防止各自为战、相互脱节,从而坚持部队出题目、院校做文章,形成成果进课堂、操场连战场,持续培养军事人才的连接互动局面。
(三)武警院校教育对部队训练“指导”的理念
武警院校教育是从人才成长阶段及智能结构出发,按初、中、高三级培训体制区分任务层次,各层次通常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顺序组织教学,系统地解决各专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部队教育训练则通常是根据《军事训练大纲》完成,需要划分层次和阶段。一般按先基础后应用、先技术后战术、先单兵后分队、先专业后合成、先分练后合练、先本级后上级等阶段进行,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院校只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支撑、教员队伍师资力量强、科研成果先进、学习资源丰富、培训环境齐备等优势,按照源于部队、高于部队、用于部队的要求搞好教育训练,就能为学员提供优质范本、搭建深造平台,使广大学员全面系统地学习先进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论和方法论,用于部队指导实践,切实做到带着问题和困惑来院校、带着思路和方法去部队发挥作用。
三、健全武警任职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的有效机制
(一)围绕培训任务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方案是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与整体安排,在院校教学工作中具有统领作用。武警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院校培养人才最基本遵循和顶层设计,关键是确定好人才培养目标。而实现对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保障过程等设计的协同、集成和一体化,始终是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面临的最大难题,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总部领导机关应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院校教育类型特点,出台一套包括现职干部任职培训、指挥生长干部“合训分流”、专业技术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人才培养指导性文件,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要求,提出各类干部、士官培养目标,突出作战指挥核心能力、强化指挥人才综合素质、胜任第一任职能力等人才培养目标。通过院校精心“加工”和“制作”,与部队结合实践磨炼,锻造出部队用得上的高质量军事人才。
(二)推进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机制
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重点是在编成上、教学训练内容上要向部队靠拢,与部队接轨,抓好学员能力强化。要全面优化课程设置和标准,与时俱进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军事基础训练、军事特色课程、综合演练学时比重,形成与部队需求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和培训能力。管理体制上对接部队岗位,加大教员到一线代职参演参战、学习交流力度,完善代职制度、提高代职效能,丰富和改善院校师资队伍经历结构。要对接部队编制,完善营、连、排、班4级学员管理体制,统一学员连队化管理标准,规范学员连队化管理内容程序,推动学员管理由“被动管理”向“开放式自主管理”转变,让学员在校期间完成士兵、班长、排长、中队长多个岗位实践锻炼,在对接部队环境氛围中摔打磨炼,为毕业后胜任第一任职打下坚实基础。在实践环节上,要严格军事教学学时比例,抓好学员入学人伍教育训练、暑期当兵锻炼、毕业实习和综合演练等实训环节。完善部队实习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员观摩部队演习,在实战化环境中培养学员精武强能、苦练本领、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和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
(三)创新教育训练整体评估机制
必须建立武警院校与部队训练衔接的评价督导机制。院校教学评价要常态化,与日常教学融为一体,避免院校突击迎考、上级应景评价。要健全联教联训联评机制,突出部队评价作用;建立部队定期反馈毕业学员岗位任职信息机制;选聘部队优秀指挥员参与教学评价专家组的工作,部队评价不合格的学员必须补训重考直至淘汰。强化院校教学“为战教战、服务部队”的导向,从根本上提高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办学育人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曲炜.论军队继续教育发展与创新[J].继续教育,2008(12).
[2]陈勇,阳仁宇.军队院校教育管理应确立的几种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
[3]汤艳坤,尤明慧.要联系军校实际推行现代教育技术[J].现代教育科学,2O12(1).
[4]吴东莞.新型军事人才成长动力开发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