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
【案例回放】某位教师在讲授《七律·长征》时,先简介长征,投影出很多文字和图片,然后让学生逐句翻译(其实结合书下注释,语句已经通俗易懂),齐读两遍后抛出自己设计的若干个问题,如“哪两句是全诗的总纲”,“颔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某些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等,甚至还出示了一道选择题。这些问题从语文知识的层面来说设计的还不错,从现场学生回答来看也都围绕着老师的中心走,特别是回答修辞手法及作用时,老师还强调了回答的格式必须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事物的什么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某事物的什么感情”,还说:“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拿到分数哦。”教学最后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五福雄壮画面,让学生选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受。铃响时,老师讲授内容圆满结束。
【听课感想】这堂课如果仅从考试效果的角度来评价,那么或许是成功的一堂课,学生对字词句的分析把握很到位,默写效果也很好。用音乐做个比喻,“曲和调”弹的都很到位,但从课堂气氛和学生脸上的表情不难看出,这只能说是一堂成功的“阅读操练课”,但绝不是真正科学的语文阅读课,也就是说,音乐的“情”完全没有体现。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训练下,学生“阅读”《七律·长征》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没有伟大人格的感染,没有高尚情感的冲撞,没有深邃思想的启迪,只有对词语的记忆,对试题的判断,对格式的复制!
【深入思考】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曾提出:语文教育应“给孩子一个‘精神的底子”。这无疑是对语文教育目标的最好诠释。而在语文教育的众多分类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定当是阅读教学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应是帮助学生构建其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净化心灵空间,丰富思想感情,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所以,阅读教学的魅力就在于“未成曲调先有情”,不要拘泥于教学的外化模式,抛开固定的曲子和调子,提炼教师和学生的“情”,那么课堂节奏就会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教学就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各个语文教师的语文功底有所差别,但这并不妨碍才情的提升。有一条最重要的途径便是多阅读课外文学作品。把课外文学作品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并采取多种“渗入”方式,如一学期大胆地取舍统编教材,留下三分之一的时间为学生读课外文学作品,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边读边议,把自己的体会和学生分享,让他们的精神世界也高尚起来。好的文学作品甚至超过了空洞的德育和美育说教。教师的才情如同一扇门,从课内到课外,学生通过这扇门,本来容量有限的语文课在他们眼中变成了一个辽阔而绚丽的世界。在倾听和阅读的过程中鉴赏文化精品,提高审美情趣,充实精神营养,完善人格塑造。
其次,教师要有“真情”。现在大多数都是80后的教师,感情的表达比较含蓄,真性情的教师并不多,照本宣科,完成任务观点者不在少数。有时还要抱怨学生,只会说套话,没有一句真话。久而久之,自己对于阅读教学也失去了兴趣,变成了味同嚼蜡似的语言文字分析。比如鲁迅的《孔乙己》,三节冗长的背景、人物分析课,最后学生只能留下一个可笑而可悲的孔乙己形象,一个没落的时代背景而已。因为“时间不够了,教科书上的东西都说完了”。怪不得有学生说:“我喜欢自己读《孔乙己》,但不喜欢老师讲《孔乙己》。自己读,我对孔乙己充满了兴趣,也似乎读到了自己的影子。但老师一讲,得到的只是所谓的‘关键词、关键句而已。”
最后,教师要有“激情”。这里所说的激情并非是教学风格,而是如何激发学生的热情。第一是激发学生“问”的热情。备课时,教师自己固然要精心设计一些提问,但更提倡教学问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即使他们不愿或不会提问,也必须“逼着问”。让他们明白: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并不是老师讲,而是自己问。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事先让学生从各种角度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疑问,45个学生一共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除去重复和质量太差的,和老师预设的重难点吻合的不在少数,并且还有超出预设范围之外,带有学生更成熟思考后的精妙问题,如“作品揭露的现象到底是人性的永恒话题还是带有时代烙印的产物?”第二是激发学生“辩”的热情。不会辩,不肯辩,总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那语文教学就变成了沉默的语言学,语法学。其实,在语文课堂上,随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辩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以说促思,如《陈涉世家》,有同学认为陈胜起义出于偶然,这对这观点,有不少同学反驳,有的从陈胜少时的“鸿鹄之志”谈反抗的必然性,有的从“天下苦秦久矣”谈“宜多应者”的必然性……不同的观点,必然“逼”着学生再次回望文本,从文本中找出理据,这样的阅读教学难道不是激情洋溢而效果卓著的么?当然,要激发的还有很多,这都需要教师一一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改进,再实践,总之,一切的激情都建立在教师自己也必须是一个勤奋思考,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前提之上。
才情、真情、激情,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尤其宝贵,把这些情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必将能弹出一首精彩绝伦的“曲调”,必将让学生受益终身。那么到那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一句:“我不是语文教书匠,而是一名语文教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