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南

2016-05-30 10:48李严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桓公衡山实词

李严

传记类阅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近年来,虽然古代散文、小品文甚至古代小说异军突起,但传记类的“浅易”和取材广泛的特点,使得它仍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阅读题作题的关键是阅读,不要本末倒置,光在作题技巧上打圈圈。一定要在阅读方法上下功夫,读懂了文章,技巧才起作用。

[转变阅读观念]

一般同学们读古文,往往死抠字词,背诵多义实词的义项,死抠文中虚词的用法,一个劲儿地挖通假、活用,反复辨识文言句式,走的是学习古汉语的路了,也就是说,把古文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这样做,就平时的学习而言,也许有某些作用;就高考而言,显然是不上路子的。这里谈的“转变阅读观念”,首先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因为古文也是“文”。如果我们把《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的要求与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作一对照就会发现,其主要要求是一致的,这也表明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再从高试题本身来看,强调根据语境答题,不直接考查文言句式,自然也说明要把古文当作文章来阅读,而不能只把它当作学习古汉语的材料来对待。

[注重复习课本]

有人误认为高考语文试卷不考课本,因此在复习中把课本扔在一边。这种看法和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近三年所考文言实词“拔”“附”“乘”“北”“反间”“南面”“鼓噪”“扰乱”“竟死”“将兵”“曲折”“结发”“讽”“哂”“遇”“务”等几乎全是课本上学过的;近三年所考文言虚词“以”“于”“既”“无”“为”“焉”“因”等,全是课本上学过的;试题涉及的文言句式也都是课本上学过的。更何况有的试题还直接引课本中的文句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句配对成题呢!

[适当练习课外语段]

这里所说“适当”一是从量上说的,我们固然要做课外的语段阅读练习,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是不行的,但并非多多益善,主要的应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练习的效果。二是从质上说的,应该有所选择,而不要盲目地做练习。我们认为质量最高的是近三年的高考。如果有可能可以做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因为这样的试题选文规范,试题规范。在练习中还可以找到命题的规律,解题的窍门。

例题 (2016年高考北京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①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②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③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④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 ①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②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③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④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将:率领

B. 什至而金千斤也 什:十倍

C. 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赋:给予

D. 衡山之民释其本 本:农耕

解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而且每一个实词还有诸多的义项,同学们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对于迁移和运用更是难上加难。本题可利用语境分析法,即根据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判断。

答案 C

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使人之楚买生鹿 载粟而之齐

B. 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C. 楚王果自得而求谷 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D. 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 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解析 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可根据文言虚词的具体语境分析判断。A项,之,均为“到”;B项,其,前者,代词,他们的;后者,语气助词,加强语气;C项,果,均为“果然”;D项,以,二者均为介词,用。所以选B项。

答案 B

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藏谷十之六 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 天且以齐私楚也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 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

D. 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

解析 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例如本题中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将“其使”的意思翻译准确。

答案 D

12.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解析 此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释、畋、二敌等。

答案 ①楚国百姓就放弃了农耕而去捕鹿。//②(衡山之君)心理估量没有武器来应付两个敌国, 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

13. 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

①桓公

②管子

③衡山之君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和理解词语的能力。分析时,要根据文本中齐桓公、管子、衡山之君各自的言行举止等描写语句理解其人物形象,然后再根据平时对成语或俗语的积累,选用符合人物形象的词语作答即可。从齐桓公与管子的对话内容来看,齐桓公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了他善于采纳和吸取别人的意见,由此可联想到从谏如流或虚心纳谏。管子在文中的分析独具眼光,具有远见的卓识,故可联想到“审时度势,知己知彼”;衡山之君为了眼前的小利而最终丢失了整个国家,由此可联想到“鼠目寸光”或“目光短浅”。

答案 ①桓公:从善如流(虚心纳谏、择善而从、从谏如流);②管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神机妙算);③衡山之君: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愚不可及目光短浅)

猜你喜欢
桓公衡山实词
衡山独如飞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齐桓公知人善任
衡山“四绝”
衡山客车“烧机油”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齐桓公现象
蔡桓公讳疾致亡的责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