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时,如果将不同词人同一主题的作品或同一词人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既可以拓宽视野、激发兴趣,又能有效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和北宋末代皇帝赵佶的《燕山亭》,两位有着相似人生经历的亡国之君在词中使用的表现手法与透露出的愁情不尽相同,就可以从景、情、境三方面切入进行比较阅读。景,指作品中表现的景物,形成的画面;情,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境,指情和景的和谐统一下达到的境界。
虞美人
南唐后主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燕山亭
北宋末代皇帝 赵 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李煜在《虞美人》中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实景选取了“春花”“秋月”“东风”等意象,虚景选取了“故国”“雕阑玉砌”“朱颜”等意象。意象虽丰富,词人并未一一进行具体的描摹,而将更多空间留给了抒情。
赵佶在《燕山亭》中选取了“杏花”“燕子”等意象,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展现了“杏花盛开图”:杏花烂漫开放,如同冰清玉洁的缣绸,经巧手裁剪出重重叠叠的花瓣,又匀染上淡淡的胭脂,如同装扮别致、流彩溢香的美丽仕女,连天上的仙女见了都会感到自惭形秽。之后又描绘了“杏花凋零图”:几番无情的风吹雨打中,杏花凋零,留下残红狼藉,满目凄凉。
两者对比,李煜的词中虚景实景并存,实景引发词人对现实的慨叹,虚景的加入和对比更有力地衬托了词人的亡国之恨;赵佶的词描摹实景,状景细腻,笔致轻俏,过多的描写比重和杏花的俏丽却在无形中淡化了哀情。词是抒情作品,在表“情”这层面,两位词人有较多的共通之处:丧国之痛、失却自由之痛、对来日不知如何的迷离之痛,但两首词作的抒情方式及抒情的深切程度有着显著不同。
《虞美人》采用了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开篇的“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得出奇而直截了当,联系词人今非昔比的阶下囚生活,又在情理之中;“不堪回首”的感慨充满了反省自责;“应犹在”和“朱颜改”的推测显露了辛酸和凄凉;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再次以问答的形式抒发了满腔幽愤,将追问上升到人生的高度,道尽痛与哀、愁与悔。
《燕山亭》采用了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词写于流徙途中,词人借盛开的杏花在暮春风雨中“易得凋零”的现状,联想到自己的悲惨遭遇,引起故国之思,本来是很自然的。但词人用细腻的笔触描摹杏花的“艳溢”“香融”,而对真正引发他情感的杏花凋零的现状缺少具体的描写,只有“愁苦”“凄凉”一类比较抽象概括的词语,这使得表现重点更多在杏花的艳丽上,而非风雨后的凋零,情感的表达因而被减弱。更重要的是,在这精雕细琢的画面下,一个蒙受奇耻大辱的亡国之君,抒发的情感始终局限于被迫漂泊的现状,对于故土只用轻描淡写的“怎不思量”,更深层的丧失家国的悲痛没有展现,少了一份家国的格局与情怀。《虞美人》与《燕山亭》虽同为表现“黍离之悲”、抒写故国怀思的词作,但由于词人取“景”不同,因“景”而生的“境”也就有别。
《虞美人》中,词人在寂寞的小楼里,见春花秋月之景,思念故国产生了深切的哀愁。虽然运用了“兴”的手法,由眼前的花月为发端,引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抛开了对所见景物和所处空间的具体描绘,将人生的短暂无常与花月这些美好事物的永恒存在作对照,引发思考,意境开阔,加之直抒胸臆,使得作品虽然没有描写大河山川一类的崇高意象,却富有气势,所展现的哀愁十分深沉,不局限于个人,读来使人产生沧桑感。
《燕山亭》中,词人在凄凉的院落里,见杏花春燕,怀想故国宫殿。同样是“兴”,上片写的眼前景色营造了缠绵的“凄美”之境,下片直言思量“故宫”,表达委婉曲折,词人依然只是停留在无奈的现实中自哀自怜。因此,同样的愁情悲情,呈现出的境界是以凄美为特征的。
可以说,李煜由浅入深,将沉痛的哀情逐步上升,最终构筑了全词“壮美(悲壮之美)”之境。而赵佶吟咏的风物美景,和“被俘北上”的现实处境显得极不和谐,使得亡国伤痛止步于缠绵悱恻、哀伤回肠,少了血性,少了愤慨,甚至少了绝望,以致整首词的“愁苦”之境自然地降了格。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而赵佶“不过自道身世之戚”。
现今,诗词的比较阅读在高考诗歌鉴赏考查中较为普遍,一定程度上还成了语文高考备考的热点之一。从以上的分析可见,无论是考试的比较阅读,还是平时的练习,找准比较的突破口,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意蕴、归纳不同特点。这里选择从表现手法和情感切入,品读细节,辨析《虞美人》和《燕山亭》两首词的相异之处,进行赏评。此外,还可以考虑从题材、风格等方面入手。李煜和赵佶同是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客死他乡,而有时进行比较阅读的两位作者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必要时联系作者生平知人论世,也能够帮助理解。从这些角度着手比较,不仅能帮助同学们读懂读透作品、体会思想情感,而且能实现“学”与“考”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