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伟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怀特海
(一)
2000年春节,我调来南方工作还不到10年。有一天,突然接到中学闺蜜的电话,她用低沉的语调告诉我,初中教我们数学的黄老师患胃癌于上个月去世了。我愣了几秒,忙问:“是教我们代数的黄老师吗?”闺蜜说:“是的。你忘了吗?当初代数你学得最好,每次都考100分,黄老师经常表扬你。”听到这,我的鼻子不由自主地酸起来,一时间满脑子涌现出黄老师当初教我们代数的一幕幕情景,却也还是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不可能,不可能,黄老师那么好的人怎么会说走就走了呢?”
我清晰地记得,当时黄老师才40来岁,她身材娇小,但却非常有魅力。黄老师的课上得非常好,课堂的设计也非常巧妙: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总结本节课重点、最后10分钟测验,四个环节紧紧相扣。每天下午放学前,黄老师必定会抽出10分钟时间到班上公布并讲解当天课堂测验的结果。因为黄老师对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同学们的代数学习问题基本做到了堂堂清、堂堂会,学习的积极性也似乎比学其它科目要高很多,以至于后来大家在同学会上一起回忆黄老师时,不少男同学表示自己中学数学学得一般,但代数还不错。
其实在我心里,黄老师对我的影响远不止教我学好代数,更多地是让我懂得了即使是拿了满分,也仍有可以改进之处。黄老师经常在我的作业本上留下很多充满期待和鼓励的话语,那些用心写下的字句给我年少的心灵注入了滋润的雨露,让我在开阔解题思路的同时,也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是黄老师让我明白:师德,有时其实就是一种螺丝钉精神,严谨、周密、一丝不苟,不断将真理的光芒照射到学生心灵深处。
(二)
2007年春节的大年初三,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似曾熟悉,但就是猜不出。等对方说出姓名后,一种强烈的内疚感油然而生,并久久不能平抑——打电话给我的竟是自己20多年前的高中班主任谢老师。我和谢老师聊了半个多小时,年逾古稀的她在嘘寒问暖间传达的全是对远游学生的挂念,以及盼望有生之年还能师生共聚的愿望。那一刻,我的眼睛潮湿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说实在,高中那时,谢老师就是同学眼里的“女神”,她不仅形象气质好,教学能力也非常出众。谢老师身材曼妙,皮肤白皙,仪态端庄,也非常懂得装扮自己,总是一副洋气十足,自信满满的样子。但是,谢老师不是人们眼中的“花瓶”,相反,她的教学能力非常突出。
谢老师是责任心极强的语文老师。每次上课前,谢老师都会提前充分备课。她的案头除了课本,还堆放着不少厚厚的参考书;她的教案总是写得密密麻麻,重点句子还常用红笔勾勒。因此,谢老师对课文中心思想的归纳总结都非常准确、全面。在课堂上讲解课文时,谢老师都会引经据典,丰富教学内容,开阔我们的视野。因此,在谢老师的语文课上,我们丝毫不会感觉到沉闷,反而是非常享受。
除此之外,谢老师的过人之处,还在于她的班级管理能力。谢老师经常组织班级开展各类活动,并开展得有声有色。尤其是每周的主题班会上,谢老师总能通过各种别具新颖的主题思想和方法形式让同学们产生心灵成长的动力。同时,谢老师还特别善于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进入班级给我们补点语文课,这种行为虽曾遭到少数贪玩男生的反感,但她总会想出办法让他们规规矩矩配合“补课”。
是谢老师让我明白:师德,有时其实就是一种奉献,是一种执着,是一种对教师职业的忠诚。
(三)
2003年春节前夕的某一天,我正在超市购买年货,突然我的硕士导师李老师来电询问我的硕士论文进展情况。当我还支支吾吾不能明确回复她时,她又问:“你现在干什么呢?”我说:“在超市购买年货呢。”她停顿了一会说:“你能否年后把论文初稿就写出来发我,争取6月底能够完成论文答辩?”我一听就急了:“可能不行,我原本就打算下半年才答辩的。”没想到导师为此在电话里用了10分钟和我讲了当年自己完成硕士和博士论文的做法,目的只有一个——建议我不要因为过年耽误自己的论文写作,赶快找个清静地方好好把论文初稿写出来。最后,李老师还嘱咐说:“需要老师帮助就来个信息,我会打电话和你交流。”放下电话,我也无心购物了,速速赶回家中,和家人交换了导师的想法和建议。家人听后一致赞同,愿意配合并创造安静的环境让我能够独立开展自己的论文写作。
就这样,我难得经历了一个“忘记过年”的寒假。更难得的是,整个寒假里,导师主动给我打了四次电话和我探讨我论文中的一些观点和细节问题,甚至其中有两次通话的时间都超过了一个小时。最后,因为导师的督促和指导,我的硕士论文如期顺利通过答辩。
李老师不仅学问做得好,而且为人特别亲和;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非常能干。在我眼里,她就是一位极富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女强人。在她的身上,我感受最多的就是大爱,凡是和她有过交往的人都会对她交口称赞。她身上少有矫揉造作,少有贪婪和虚荣,更多的是真情流露,淡泊名利,虚怀若谷。在我心目中,她就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楷模。
是李老师让我明白:师德,有时其实就是一种对知识精益求精的追求,是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是一种对学生的真诚和关爱。
三个春节电话的故事讲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但对师德的思考和感悟还远无法结束。
师德是什么?在我看来,对于刚刚走进幼儿园的小朋友,师德就是慈爱与关切,这种慈爱与关切来自老师的眼神,是老师通过言行传递给孩子满满的爱意和关怀;对于小学生,师德就是学识与尊重,老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潜能,在传播知识中开启学生的心智,让一个个学子自由快乐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对于中学生,师德就是理解与包容,老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理解他们、包容他们,才能换来学生对老师真正的尊重与信任;对于大学生,师德就是学识渊博,人格卓越,老师不仅善于传授专业知识,更加注重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积极思考人生,追求人格的超越。而对于所有的人,师德就是滋润心灵的甘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但是老师对学生精神上的鼓励、人格上的影响、品性上的感染和熏陶,是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很多时候,学生记住的其实不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知识点,而是老师上课的方式、讲过的道理,还有老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音容笑貌。因此,真正能滋润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也许不是课本知识,而是老师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老师的学识素养和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