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佩华
新学期开学,因为二(3)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陈老师休产假了,所以,我接任二年(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也是我从教26年来,首次带低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原来这个班的数学老师唐老师,教数学兼班主任。
接手二(3)班不久后,根据每个孩子的表现,我与班主任唐老师协商,对学习小组进行重组。51个孩子,分三大列就坐(如下图1),组长坐在中间位置(加黑突出)。这些组长的人选,是在原任的基础上加上对新学期班级课堂教学时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的。
对组长的选拔要求比较严格——对于刚升上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毕竟他们才七岁。这些组长基本都有两个“特长”:特别擅长自我控制,上课一般不会走神;特别擅长提醒组员,提醒的同时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我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如果左边的组员上课走神、开小差,组长发现后,轻轻触碰对方手肘提醒;后来发现这些小孩子还不把组长“放在眼内”,于是修改为“左边有事举左手,右边有事举右手”。组长一举手,目标就大了,就意味着老师马上就会发现,此举有“狐假虎威”之意。果然,小组长们的威信马上树立起来了。
我在二(3)班的小组管理模式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六人组”,以六人为单位,在六人中选一名组长,组长的位置坐在两排中的后排中间。这样,全班诞生9名得力助手——组长。我经常利用课后十分钟时间,召集这些组长进行培训,以管理案例的方式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已经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表扬肯定好的做法。这9名组长很快成长起来,能够在同学中建立一定的威信,主动完成本职工作了。在这样的基础上,要精细化关注到每个组员,我们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三人组”,把原来的六人组再细化分为两组,就是一个横排三人为一组。组长在中间位置。这样,我们的组长增加到17人(如下图1)。“干部”的扩大,大大激发了新、旧组长们工作的动力,他们关心组员,讲究方式方法,比如卢晓琳小朋友,她会看人做事,组员比较内向敏感的,她会悄悄地用手肘碰碰对方,提醒听课;如果是比较顽皮的组员,她就会毫不犹豫地举手“告状”。当然,在课堂上,老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让自己的课精彩、高效,让孩子们“从不敢开小差”到“不想开小差”。但毕竟什么样的孩子都有,我们要尽力用各种手段保障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第三阶段:“三人组”,在原来三人组的基础上,发展到左右两边为组长,中间为组员(如下图2)。第二阶段经营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一个三人组里面,实际上需要“管理”的人几乎已经没有了,就是说孩子们基本都已经形成很不错的听课学习习惯了。于是,我又进行一次调整:每个三人组有两个组长,组长坐在左右两边,坐中间的是组员,两边的组长随时帮助组员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这样,一下子,我们的组长队伍壮大到34人,每个组长都很自豪,上课都很自律。中间的组员又感觉到自己很被重视,因为两个组长总是愿意帮助自己。为了避免组员产生自卑感,我举办“最受组员好评的组长”活动,激活机制。
第四阶段:划地而治。一个班有17个小组34个组长,在管理上实现了化整为零,实行了“学生自治”,但是教师还要有一个渠道才便于收控,于是有了“化零为整”的划地而治——我把这三大行17个小组分为六大区域,分别命名“北京片、上海片、广州片、香港片、澳门片、台湾片”(如上图2),不设片区负责人(因为区域大,上课时谁也管不了谁,有组长就可以了),但管理时,老师以片为单位进行。比如:
“嘿,我看到广州片的同学写字的姿势真端正啊。”
“这一次,澳门片读书的声音最好听。”
“来,我们看看哪个片区的孩子完成得最快最好!”
“北京片现在的精神状态最棒,给他们加一颗星(在黑板上划)。”
这个阶段和第三阶段是并存的。通过这样一个“政治制度”的改革,二(3)班建立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的良性学习监管系统,班风学风友爱互助,积极向上。
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自治”源动力,最大化地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能管理,不论在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同样可以做得到、做得好。
(作者单位:广东江门市江华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