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要】:东北民歌是中国民歌的组成部分。高师声乐教学中,民歌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与高师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尝试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传承发扬鄂伦春民歌,能有效促进鄂伦春民歌的发展,对学生自身来说,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演唱技艺和水平,丰富音乐修养。
【关键词】:中国民歌;东北特色;声乐教学;鄂伦春民歌
当前,高校的声乐教学基本上是沿用西方美声唱法的训练模式,选取外国经典的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进行演唱训练。近年来,在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上,民歌也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通过研究探讨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来促进鄂伦春民歌的发展,使之发扬光大,有所创新,一直受到音乐教师的密切关注和主动探索。
一、东北民歌的形式及艺术特点
东北民歌泛指黑吉辽三省汉族小调,主要包括东北民歌、二人转、东北秧歌等艺术形式。本文着重探讨东北民歌对传承发扬鄂伦春民歌的意义。
1.曲调轻松明朗,活泼欢快。以小调为主,宫徵商羽调式兼有。
2.旋律清新明朗,节奏规整。曲首往往是同音反復或使用重复的表现手法。两者经常叠用,继而用加花、放宽或紧缩等手法。东北民歌在旋法上常出现四度旋律音程的同时,更突出使用小三度音程,多采用2/4拍,有浓郁的东北地方特色。
3.演唱技巧上衬字衬词,舌尖颤音。具体表现为:运用四季、五更、十二月等来取缀多段唱词,形成分解歌的形式;衬字衬词的使用;舌尖颤音贯穿全曲,加上模仿锣鼓声所使用的衬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民歌活、俏、浪、逗的特点以及高超的演唱技巧。有时歌词中有方言,更突出了东北的地域特征,听起来很亲切。
二、鄂伦春民歌的特点
鄂伦春民族过去以捕猎为主,所以其民歌多以捕猎有关,从不同的侧面反映鄂伦春族人民的历史和生活,主要分为山歌、歌舞曲、萨满调等。其民歌的特点是:
1.调式上属于民族调式。鄂伦春民歌是由五声音阶构成的民族调式,但不排斥“7”和“4”这两个偏音。另外,许多近期歌曲又应用了“清乐”、“雅乐”和“燕乐”三种音阶来创作新民歌,极大地丰富了民歌的表现力。
2.旋律、节奏及歌词。鄂伦春民歌有浓厚的山野风味和乡土气息,其旋律以跳进为主,多有迁回、波浪式的音的进行。除具有一般歌曲的特点外,鄂伦春民歌有其完整的四乐句乐段、双乐句乐段。旋律特点是对比性强,不断重复。
3.节奏略显松散。鄂伦春民歌中在一拍内经常出现三连音乃至多连音,增强了旋律的华彩。这种充满动力的节奏,直接推进了旋律的运动。
4.歌词常是押首韵、描写大自然和比喻的句子,歌词的叙述性强,多为即兴演唱。
鄂伦春民歌虽粗犷豪放,具有原始狩猎的音调特点,但这种格调和风格使其民歌独具鲜明的艺术特色。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人们审美观点、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相互交流的频繁,民歌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在民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鄂伦春民歌也在变化着,但其民歌性却一直在继续保持和发展着,使之更符合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表达方式,真正成为具有自己民族精神风貌的、形式新颖的民歌。
三、通过东北民歌发扬鄂伦春民歌的尝试
1.完善演唱技法
声乐是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咬字吐字是演唱的重要环节,如果咬字吐字不清楚,歌曲的内容就无法传达,声乐也就失去了魅力。
鄂伦春民歌语言复杂多变的语音特色,元辅音的特征及组合形式,语音结构重音等因素错综复杂组合起来就构成了鄂伦春民歌唱歌艺术的语言特色。同时,辅音的限定性限制了辅音在构成中的自由性,对歌唱语言的发声发音法也有限定性,。只有掌握这些辅音的发音构成,才能把握其演唱风格。东北民歌主要是在口腔的前半部分发声,在辅音到元音或元音之间有明显的咬韵过程。为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用某些东北民歌的唱段来教学,使学生的演唱字正腔圆。
2.强化舞台形体表演
鄂伦春民歌节奏明快,表演起来以脚下的“跺步”为主,比较单一。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东北民歌的表演,来完善鄂伦春民歌的表演形式。东北民歌是夸张、虚拟的表演,演员通过夸张的表演把现实的生活或是神话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舞台上。为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练,不断丰富鄂伦春民歌的表演唱形式。
3.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
鄂倫春民歌的风格特点与其产生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环境、文化传统等有着重要联系,这也是传承和发扬鄂伦春民歌比较困难的原因。平时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多听多唱一些东北民歌,打好听觉、感觉的基础,再介绍相关的背景,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民族日常狩猎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使鄂伦春民歌的风格深入学生心中,表演时更加生动、具体、特色鲜明。
鄂伦春民歌是东北民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对它的传承与创新,有利于学生提高演唱技巧,丰富舞台形体表演,较好地把握作品风格,从而有效地促进声乐教学,并能发展壮大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
[1]张锦华.声乐表演教程.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
[2]李秋艳.高师声乐教学与鄂伦春民歌.艺术时空,2010(03) .
[3]贾虹光.鄂伦春民歌的传承与创新.黄钟, 20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