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晓奕
[摘 要]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愈来愈大,我国的教育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寻求着创新和突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逐步演变,英语在国际社会交流发展的重要地位日益显著,高职学校专业英语教学应该及时转变教育模式,注意学生隐喻意识的能力培养。通过阐述“隐喻”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含义,揭示隐喻能力的本质,进一步对隐喻能力培养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进行研究,论述专业英语能力培养的方向和举措,希望可以为广大高职专业英语教育机构和工作者提供理论技术指导。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专业教学;隐喻意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058-02
专业英语学习涉及领域广泛,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会接受到方方面面的理论指导,英语理论框架的建立过程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重点和学习方向。隐喻意识在英语抽象思维学习中的应用为全面综合提升英语学习能力提供重要的支撑,在不断的试验和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隐喻能力的提升可以极大地提高英语专业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贯穿于各个涉及领域,不断实现复合型、全才型高职专业英语人才的集中培养。
一、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隐喻”涵义
(一)隐喻意识的本质
对于“隐喻”一词的概念,从确立至今还没有进行统一。但是,多数科学家的概念解释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隐喻”一词从字面上看来具有一定的隐晦性,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人类潜意识中了解抽象事物的思维方式[1]。通常人们在了解一个陌生的事物的时候,由于对事物的不熟悉,导致脑海中出现对事物进行抽象化理解的过程,理解过程具有抽象意象的成分。在对陌生事物进行了解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将从前了解的事物和眼前的新事物建立联系,用一种已知的解释去了解新事物,或者将从前的思维方法应用到新事物中。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大脑的运转方式和计算机有较大的相似性,都是将各个信息储存的区域建立互相的联系或者通道,由此形成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当头脑中对陌生信息进行识别时,信息共享网络就发挥作用,翻阅搜寻从前的思维方法、实际经验、研究成果对新事物进行解剖、渗透,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和答案。一系列的头脑运转过程就是隐喻性质的过程。
(二)隐喻能力的内涵
正如上文所说,隐喻思维是人脑的机能,人们在了解陌生事物、建立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时候,都会应用到隐喻意识。但是,人与人之间隐喻意识效果的差异性导致隐喻能力的参差不齐[2]。隐喻能力是一个能力尺度,代表了一个人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或者经常运用此种能力,是否仅仅是自发性的运用隐喻能力,是否对运用隐喻能力拥有抵触、躲避心理。隐喻能力的综合衡量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创造性思维的隐喻表达;二是隐喻能力使用的熟练程度;三是对于隐喻能力的理解深度;四是使用隐喻能力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高职专业英语教学隐喻能力实践研究
(一)英语翻译方面的应用
高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翻译学习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一个环节。由于异国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对语句进行强行直译会扭曲原文中的意境,不利专业英语的学习[3]。语感语境和学习英语单词不同,需要学习和了解的范围较广而且知识内容繁杂,短期的积累和死记硬背不会有显著的效果,还会打击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英语翻译实践学习主要集中在英语阅读和少量的专业英语文献翻译中,高职专业英语教师在阅读翻译教学模块中,应着重挖掘学生的隐喻意識。中英互译从来都不是两种语言的直接对译,学生在遇到英语翻译难题的时候,应该尽自己所能搜集自身日常生活中的规律、环境,找到和文中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对应点,从而翻译作者的真实意图。例如,“Butter and butter is terrible.”此句谚语的语法十分简单,也不存在生僻词,但是,学生在一次见到此类谚语的时候头脑依旧会转动很久。其实,英语翻译的最大难度不在于词汇的生僻性和语法的复杂性,通常在于直译下来语句不通顺,不能够了解语境的真实含义。“千篇一律的东西令人生厌”和“黄油和黄油的叠加是糟糕的”是基于语句的两种翻译,显然,第一种翻译过来的涵义可以让人一目了然,且包含了第二种直译的含义。英语中的谚语和中国的谚语、歇后语一样,都是具有一定的隐含意义,语句最后表达的意义通常都具有高度综合性和概括性,并不是仅仅指代语句中的重点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如若善于应用隐喻能力,会极大地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
(二)英语文化认知方面的应用
英语教育中的隐喻能力实践应用,是对英语文化认知能力的提升,了解英语国家文化风俗和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将自己带入英语语境[4]。在高职学校专业英语语境笔试题型的考查中,完形填空训练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一个题型。此类题型针对一篇英文文章设置填词选项,每道小题的选项为四个,题数共有20道左右。通常情况下,专业英语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排除一到两个选项,剩下两个选项是最费时间和精力的,两个选项在意思、词性、搭配用法等方面都极其相似,且学生在日常的词汇积累和运用中不能做到知晓每个词汇的所有意思和用法,导致无法快速准确地作出判断。英语文化的认知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巩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某高职专业英语教育更多注重学生的词汇量、口语表达、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上,比较注重学生的做题数量,学生即使在做题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会强制克服,对于不了解的知识进行机械性的积累,这样一来,缺少理解性记忆和隐喻能力的英语学习效率是极低的。而某一高职专业英语学校在探求隐喻意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准备了以下抽样学习效果实验:第一,随机选取本学校中英语专业中某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与其他两个班级进行对照实验;第二,保持对照班级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日常英语模块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词汇积累、听力能力,每天布置英语作业,并且保证每天做两篇英语完型阅读;第三,将实验班级的作业习题数量减少,向该班级发放每日英语晨报,组织学生将早自习的时间应用到英语晨读上[5]。并且,学校每个星期组织学生观看三次英语电影,字幕采用中英双译,削减学生的课后习题数量,保证课堂的正常训练即可;第四,将此类教学计划持续一个学期,以最终的期末考试作为实验结果,并将数据分析做成条形图结合从前的各班成绩进行对比参考。经过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班级的期末成绩和以往成绩几乎没有较大差别;抽样实验组的成绩较前几学期具有明显提升,在减少课后习题的情况下题目的准确率得以提升,最重要的是,班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喜欢分享各类英语电影、音樂、英语读物等,对英语语境的掌控能力也逐步实现了提升。该所高职学校最终总结了经验教学,快速制定全新的教学方案,逐步实现了隐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肯定和认可。
三、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能力培养
(一)能力培养的含义及内容
高职专业英语学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逐渐认识到学生综合英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英语专业的能力培养具有诸多内容。英语学科的应用性十分广泛,文字翻译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服务业逐渐兴起,关于旅游、法律咨询、电子科技、编程、管理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英语的参与和应用,英语学科应用范围的扩大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素养,以适应未来就业中各类职业的需求。专业英语学科的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用型英语能力人才;二是复合型英语能力人才;三是较高思辨英语能力人才;四是创新思维英语能力人才;五是多元化识读英语能力人才;六是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英语能力人才。
(二)高职专业英语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专业英语中的隐喻能力培养是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因为隐喻能力具有一定的隐晦性和抽象性,不易做到精准细致的锁定和识别。某高职英语学校对复合型英语能力人才培养进行了教学模式实验,旨在得出综合英语能力对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积极意义。该所学校的实验教学在低年级进行,从帮助學生树立基础习惯开始,将一年级英语专业四个班级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取名为第一实验小组和第二对照小组。首先,学校针对第一实验小组进行复合型教学,对教材中基础英语理论知识按照正常进度讲解,理论知识延伸部分较对照小组少,课堂教学中注意精读文章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的研究,除了学习文章中的经典句式、语法和词汇以外,应该注重文章中涉及领域的探讨。例如,英语歌剧类文章学习中,更多地向学生渗透英语歌剧的特点概况,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利用视频短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在涉及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法律英语等热门应用领域的文章学习中,领域知识的渗透程度和情景再现应该有区别与对照班级,将英语与各个领域结合起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其次,对照班级的教学方式依旧参照传统教学,以最终的学期期末考试作为实验数据。经过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小组的学习成绩较对照小组优异,且學生的知识面更加开阔,可以较好地将理论和英语实践相结合。此所高职学校的教学实验取得了初步成效。
综上所述,隐喻意识是高职学校英语专业学生提升综合英语学习水平和应用水平的重要思维支撑,此种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在接触新鲜知识的同时将从前的自身经历、思维方式抽象应用于新事物的理解中去。通过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应对今后激烈的竞争挑战。
参考文献:
[1]高晓平.唤醒隐喻意识培养隐喻能力:英语词汇教学的新视角[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6):207-208.
[2]邓雪梅.隐喻能力与高级英语中的词汇深度知识扩展及语篇构建[J].外国语文,2015,31(4):128-133.
[3]段钨金,王颖,段亚妮.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如何培养大学生隐喻能力[J].高教学刊,2016(6):25-28.
[4]周冠琼.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隐喻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天中学刊,2016,31(3):151-153.
[5]牛小艾.英语隐喻认知能力培养的S.C.T.教学模式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0):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