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焱
摘 要:梭罗是美国著名的文学巨匠、自然主义者和哲学家,也是先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写实作品。本文试图从梭罗对瓦尔登湖畔的动物的观察与思考的角度来分析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式的探索。
关键词:瓦尔登湖;动物;和谐共存;自然观
一、亨利·大卫·梭罗和《瓦尔登湖》
作为先验主义的先锋人物,梭罗被公认为是一位杰出的、有影响的美国作家,他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重要的自然解读者。梭罗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包括散文、随笔、日记、诗歌等,数量多达20余册,其中两本书最有影响力:一本是《瓦尔登湖》,另一本是《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坚定的信仰,他认为人类通过努力,能够达成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理想的和谐状态。梭罗毕生对自然和人类的贡献使得他成为现代美国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一个文化偶像。他的著作《瓦尔登湖》位列塑造美国人格的十大书籍首位,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绿色圣经”。
《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梭罗花了5年的时间才完成这部作品,它是在梭罗1845-1847年在瓦尔登湖独自生活了两年的经历基础上完成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他在瓦尔登湖现实生活的记录,更是向世界宣告个人的独立性。这本书充满了智慧与思考,反映了梭罗对生命的意义的探索与思考,同时表明了他的人生哲学既浪漫又现实。梭罗主张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过简单的生活,他建议人们应该约束自己的欲望、过简单的生活。这表明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也提出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的设想。在书中,梭罗把瓦尔登湖看作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象征,在那里,他可以自由地与自然间的万物进行交流。
二、《瓦尔登湖》中对动物的描写
在梭罗看来,人只是自然当中“普通的一员”而并非世间万物的主宰,人与动物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而不该为了自己的利益影响和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作为生态系统中平等的一员,人应该尊重大自然其他一切生物,并与它们和谐相处。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并未从动物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动物,反之,他赋予了它们灵性与哲学意义,他将动物拟人化,常将动物与他遇到的人作比较,分析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在梭罗的笔下,有的人像草地上的土拨鼠一样贪婪、肤浅;或像松鼠一样顽皮又笨拙;有的人像山雀一样懒惰、狡猾;或是像猎犬一样忠诚。
(一)多种多样的动物
多种多样的生命形式有助于人类提升自我修养,因此梭罗借助动物与自然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而动物世界所特有的活力四射也带给他许多乐趣。在瓦尔登湖,四季的交替被梭罗比作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更替交换:夜晚就是冬季,早晨与傍晚分别是春季与秋季,而午时则代表夏日。各种动物从早到晚,从春到冬都与他在瓦尔登湖畔作伴。在书中“冬天的禽兽”中,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时看到,寒冷的冬季让世界变得寂静无声,但动物依然活力充沛。黎明时分,赤松鼠把梭罗叫醒,黄昏时候,兔子经常过来陪他美餐一顿。一整天,赤松鼠都来来去去,它们机灵的样子引起了梭罗极大的兴趣,在书中,梭罗这样写道:“它终于到了玉米旁,挑选其中合适的一个,还是用那不规则三角形的路线跳来跳去,一直闹腾到我窗户前堆起的那堆木柴的最顶上……后来它变得更加精灵了,玩起它的食物来,只品尝玉米的精华……它忽而看看玉米穗,忽而又听听风里有什么声音。”
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动物又活跃起来。梭罗满怀热情地描述了瓦尔登湖上春的讯息——“我机警地寻觅春天的第一个信号,聆听着一切飞鸟偶尔的乐音,或有条纹的松鼠的啁啾……三月十三日,我已经听到青鸟、篱雀和红翼鸫的叫声,那时湖里的冰还有一英尺厚。”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和动物们在一起愉快地生活,动物各异的行为让梭罗对自然和生命的意义有一种新的理解,各种各样的动物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梭罗并非是要人人都放弃自己习惯的生活,在森林中以唯一的方式生活,而是要像雄鸡一样将人们的意识唤醒,他提倡的是一种丰富多彩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修养。
(二)动物身上的人性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将动物与人类同等看待,他把人看做“自然的一部分”,把瓦尔登湖的动物当作他的邻居一样,认为它们身上也具备了人的一些特性。在书中,梭罗常用的代词是“他”、“她”,而不是“它”,他常通过动物身上的人性特征进一步对人性进行剖析。
在“禽兽为邻”一章中,梭罗详细讲述了黑蚂蚁与红蚂蚁之间的一场战争,他将这场战争比作了美国的南北内战,将蚂蚁比作红色的共和派和黑色的帝国派,在他的描述中,蚂蚁被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我还目睹过一些不怎么平和的事件……我更惊奇地发现,木片上到处是这样的斗士,看样子这不是个人决斗,而是一场战争,是两个蚁族之间的战争,红色蚂蚁总是和黑色蚂蚁纠缠在一起斗,时常还是两个红的对付一个黑的……这是我亲眼目击的唯一一场战争,也是我曾经亲临前線的唯一的激战犹酣的战场。自相残杀的战争啊,红色的共和派在一边,黑色的帝国派在另一边。……显然,他们的战争的口号是“不战胜,毋宁死”……而关于这一场大战的胜负,无论参战双方,都将是至关重要的,刻骨铭心的,至少像我们的邦克山之战一样,载入青史。”
梭罗把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蚂蚁大战与人类战争的相似性上,动物的世界也像人一样有矛盾和纷争,适者生存,弱肉强食。蚂蚁有着人类的特点,它们像战士一样凶猛、勇敢。最后,只有最强壮、最聪明、最有能力的才能存活下来,一旦它们处于上风,就不会轻易放手。此外,动物的一生为了生存都得不停去争斗。梭罗认为,它们如同人类的祖先那样为了生存、为了信仰而战,和人一样,它们也有着种族与国家的矛盾。
与此同时,和人类一样,动物间也有亲情。尽管它们要为了生存而斗争,而且生存环境也很恶劣,但它们对同类并不残忍、冷漠。描写动物之间的友爱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梭罗描写了一只害羞的鹧鸪带着它的一家人飞在他的窗前的情景。“六月里,鹧鸪这样怕羞的飞鸟也带了他的幼仔经过我的窗子……你一走近它们,母亲就发出一个信号,它们就一哄而散,仿佛一阵旋风把它们吹了起来;鹧鸪的颜色像极了残枝败叶,因此许多旅行家一脚踏在这些幼仔堆中,只听得老鸟拍翅飞走,发出焦虑的呼号,叽叽喳喳又呼又唤的,为了吸引那些旅人的视线……”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只鹧鸪从它的行为来看是一个母亲,如果你离它近一点,这个母亲就会焦虑地发出信号,让幼仔离开。它会用尽各种方法吸引人的注意,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它顾不上自己的安危,唯一的想法就是救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
梭罗与他在《瓦尔登湖》中描述的动物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在瓦尔登湖畔孤独又勇敢地生活着。其中,梭罗赋予鹰以独特的意义,从他的描写中我们看到梭罗与鹰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我抬头看去,只见一只小而漂亮的鹰,样子很像夜鹰……它越飞越高,越叫越欢,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它那自由而美丽的下跌,然后又从它在高处的翻腾中恢复过来,好像从来也不愿降落大地。它看样子在宇宙里没有伙伴——只是单独地在那里游戏高空——除了空气和黎明之外,它似乎也不需要一起玩耍的伙伴。相形之下,它并不孤寂,异常地孤寂其实是下面的大地……”
在这段文字中,梭罗被鹰那种优雅的孤独深深打动,在他眼中,鹰并不孤独,孤独的是鹰的身下那片土地。梭罗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借对鹰的描写表达出来,虽然他在世时不被世人认可,他的想法也处处遭到反对和轻视,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像鹰一样继续为梦想翱翔。
三、梭罗关于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自然观设想
梭罗毕生在为动物的权利而辩护,他将动物看作是自然平等的一部分,提倡人与动物的完美和谐相处,他相信人和动物不是敌人,它们与人有着同样的权利,而不是为了人类服务才诞生的产物,因此,动物的价值也不能根据它们对人类的有用程度来判断,它们应该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受到重视。
梭罗倡导动物也应该像人一样享有同等的生存权和生存空间。在《瓦尔登湖》“室内的取暖”一章中,梭罗表达了动物也像人一样需要自己的空间——“因为即便最最野性的动物,也和人类一样需要舒服和温暖,也正是因为它们的谨慎,筑了个小窝,它们才能安然度过一个冬天”(《瓦尔登湖》,李暮译,197页)
动物只需要一个窝让自己暖和些,它们的需求比人要简单,人也可以不掠夺动物的空间让自己在自然中活得舒适,梭罗认为,人类应该从动物身上学习,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将自己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化。“像动物一样只取自己必须的”就会少很多麻烦。未经加工的食物能让它们填饱肚子,它们自身的皮毛就可以御寒。与人类比起来,动物的生活自由又简单。实际上,这正是梭罗提倡的生活方式,他提倡简单生活,借助自然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他建议人们舍弃不必要的物质需求,追求真正的精神升华。
事实上,人对自然的利用远大于他们的生存需求。作为生态系统的平等一员,人应该尊重动物的权利,与动物建立和谐的关系,否则,人将会为自己的错行受到惩罚,在《瓦尔登湖》中,梭罗特意警告这种微妙的关系——“吉尔平在他的英格兰森林中的居民记录里面写道:“闯入者对森林屡屡侵犯,在森林中就这样筑了篱笆,造了屋子”,在“古老的森林法规中,这是重罪,是要以强占土地的罪名重罚的”。因为这些行为趋向于残暴和破坏森林等等,造成了飞禽的恐惧和森林的受损。”。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人类砍掉树木建造房屋,或筑起篱笆,那么这就会毁坏森林、掠夺动物的生存空间,这么做的话,人类就忽视了动物的存在,违反了动物的生存权,短期看来,人会获得经济利益,但长远来看,人类会因为侵犯了动物的权利而受到惩罚。这个观点也在后来的描写中清楚地表达了出来——“……人却因为发现了火,在一个宽敞的隔间里把空气笼罩起来,并把它弄得很温暖……就这样,他超越了自己本能一步或两步……就是住在最奢华的房间里的人,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我们用不着费心思去揣测人类最后将怎么毁灭,只要北方来一点点更加严酷的风,随时都可以结束他们的生命,这很容易。”
梭罗意识到如果人类继续破坏自然,侵占动物的空间,人类就会面临潜在的生存威胁甚至是灭绝。他认为人类应该认识到动物的意义,像尊重人一样尊重动物。
自然在梭罗的眼中充满了智慧,与禽兽为邻对人借助自然进行自我修养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动物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禽兽为邻,我们会发现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对动物们友好有助于人们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与动物一起和谐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与动物住在一起,我们能对人类世界有更好的理解,以简单的方式解决复杂的问题。
四、结语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对多个动物的描写为读者从新的角度阐明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高于动物,动物也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才存活于世的,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人与动物都有生存的权利。而当下中国的境遇与梭罗时代美国的境遇是相似的,雾霾、污染都是美国曾经在发展时遇到的问题,为了避免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我们应该将梭罗的简单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拿来为我们所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美)亨利·大卫·梭罗.瓦尔登湖[M].李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2]刘琴.现实主义者梭羅—从《瓦尔登湖》中的动物看人与自然[D].安徽:安徽大学,2011.
[3]赵春花.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自然观[J].安顺学院学报,2013,(1):22~23.
(作者单位:太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