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湛瑶
传说在三皇五帝时期,神农为了替民众治病,遍尝百草,亲自了解各类草药的特性,一天之内身中七十二种毒。后来,他无意间发现茶这种植物虽然模样平凡无奇,但吃下之后却能够解除身上的毒性。由此,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是茶树的原产地,更因为这里是世界上饮茶、种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根据史料推算,我国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
我国人民对于茶树生长习性和环境的认识是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观察得来的,这为茶树的人工栽培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东晋的郭璞曾记载茶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讲到了茶树的外部形态。但在唐代以前,人们对茶树的认识还远远没有系统地形成一门科学。直到唐代时,竟陵人陆羽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世界上第一本茶书——《茶经》,对茶树的形态特征有了比较具体的描述。书中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对茶树、叶、花、果、茎、根的特征都作了形象化的描述。在《茶经》以后的茶书中,也有一些关于茶树形态特征的描述。由此可见,在近代植物学出现之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茶树的形态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茶经》在讲到茶树种植与土壤的关系时认为,夹有岩石碎屑的土壤适于茶树生长;在砾壤中,茶树生长难以茂盛;而板硬的黄土土质贫瘠,不宜于茶树生长。现代研究认为,这样的判断是比较准确的。除此以外,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茶树是一种喜阴雨宜短日照的植物,种茶时需要适当采取遮阴措施,过多的光照不利于茶树的生长,也影响茶叶的质量。
我国早期的茶树繁殖技术一般采用直播法,也就是挖穴撒籽的方式,关于这一技术最早在唐代的文献中可见记载。韩鄂在《四时纂要》中对种茶的时间和方法作了详细的叙述,书中指出,种茶的时间最好在二月中旬,选择树下或背阴处挖坑,坑要挖圆三尺,深一尺。先将坑内的土捣碎,铲除其中的杂草和树根,以免妨碍茶籽发芽生长。然后将粪与土混合作为基肥,在每一个坑里播种六七十颗茶籽,最后在上面覆盖一寸厚的土。之所以一个坑里要种这么多颗籽,是因为多粒较之单粒顶土能力更强,胚芽的出土比较容易。而且一旦有的茶籽丧失了活力没有萌芽,也不至于缺苗。采用茶籽直播法播种出苗后,幼苗能够连续生长,容易获得丰产,而且技术簡单易行,节省劳力与费用,唐代以后一直沿用此方法。
但是,直播法的种子使用量很大,难以控制种子发芽的条件,幼芽和幼苗在田间容易遭受高温、干旱及雨涝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于是从宋代开始,人们逐渐掌握了茶树种子的另一种繁殖方式——育苗移栽。这种方式需要事先在专用的地块播种育苗,等到茶籽发芽后再选择适当的时机将茶苗移栽到别处。因为育苗时的占地面积较少,幼苗相对集中,育苗移栽对土地利用较为经济,而且便于培育和选择壮苗,节省了种子,更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殖。比如我国云南的大部分茶区由于干湿季分明,冬、春连续少雨干旱,直播一般难以全苗,因此主要采用的就是育苗移栽的方式。
无论是直播法还是育苗移栽,都是利用茶树的种子来进行有性繁殖,但这样的方式很难保持茶树的优良种性。为了利于优良品种的保纯,人们摸索出了扦插这种茶树的无性繁殖技术。扦插也称插条,在今天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植物繁殖方法。人们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部位,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这种茶树繁殖方法清代时首先在我国茶树良种资源较多的福建省创造出来,并且受到人们的重视。清代李来章的《连阳八排风土记》就有关于当时扦插法的记载:“将已成茶条,拣粗如鸡卵大,砍三尺长,小头削尖,每种一株,隔四五尺远。或用铁钉,或用木橛,大三四分,锤入地中,用力拔出,将插条插入橛眼,外留一分,用土填实,封一小堆。两月之后,萌芽发生。”这种长穗扦插技术,起源于福建省安溪县,并一直在当地生产中应用。新中国成立后,安溪茶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出了短穗扦插法。这种技术具有节省材料、繁殖系数高、发根成苗快等优点,因此被推广到全国主要茶区。目前,世界上几个主要的产茶国家如印度、斯里兰卡等都采用了我国这种茶树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