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凤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关系着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健康运转和其他工作的有效进行,在新常态下,建构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符合事业单位的自身利益,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应积极致力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以及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文章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论述了建构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对于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转至关重要。无论在基础设施建设、大宗物品采购还是专项资金管理等问题上,事业单位预防经济犯罪、避免寻租行为的任务艰巨。因此,一套有效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呼之欲出。当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尚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应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建构和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财务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首先,在一些事业单位中,一整套完备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尚未建立,单位掌舵者仅单纯地认为,依托于单位的各项其他严密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不立自存,然而许多其他相关制度也并不合理。其次,在一些事业单位里,负责财务管理的专职部门尚未独立出来也未能做到专业人员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相反是让非财务部门的人兼职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再次,由于制度上的不合理造成一些事业单位内审机构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有的则对单位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设立内审机构仅是出于应付上级检查的目的,更有甚者没有设立内审机构。最后,财会岗位设置不合理,存在不同岗位之间业务交叉重叠的现象,且在人员配置上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有待調整。概括言之,上述这些问题使财务监督与控制徒有其表、形同虚设,如对于财务管理十分重要的会计人员分工的“内部牵制”原则、印鉴票据分管制度等未能充分落实,所以应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二)财务管理内控意识淡薄
内控意识是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关键和灵魂。在一些事业单位,内控意识没能深入人心,内控理念未能渗透于单位的总体氛围之中,一方面,许多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对最为基本的内控知识也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实施内控制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没有得到其完全的理解与认同,认为内控无关大碍者不在少数。尤其是一些事业单位的执政者,简单地将内控视为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管,同时将部门预算的功能与内控的作用等同,认为前者能够代替内部控制完成其任务。也有一些单位的高层对财会人员的职能和作用缺乏合理认识,仅仅视他们为制度的具体执行者,管理过程和相关决策则与之无关,未能从系统和动态的角度思考财会人员在内控上的功能。此外,在某些事业单位中,相关负责者虎头蛇尾,在内控制度的制定没有充分的重视,展现了其应有的意识和能力,然而执行能力不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有所欠缺,内控制度展示在书面材料之上却未能体现于工作人员的行动之中。
(三)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财会队伍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主力军,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事业单位的这支队伍并未实现完全的“正规化”,即很多财会人员并非正规的财会专业教育出身,这导致了财会队伍整体素质差强人意。第一,一些财会人员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我国的财经法律法规,对政府的相关方针与政策不够敏感和重视,对财会业务的性质、特征以及其基础理论和规律掌握不到位,这加剧了其在实践方面的局限性,或业务不够熟练,或工作缺乏灵活性。第二,在具体的工作中,一些财会工作者缺乏意识和思维上的相对独立性,盲目地对上级指示百依百顺,这无疑不利于会计记录能准确地记录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而财务信息失真则会对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第三,不同于事业单位的其他工作,财会工作具有特殊性,这对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了较高要求,严谨踏实、客观公正的工作作风对于一个财会工作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应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同违纪腐败行为作斗争,维护单位的经济利益。
二、建构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措施
(一)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
在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处于相同的氛围之中,因而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内控通常较为熟悉,对其薄弱环节和面临的问题较为了解,因而可以充分利用二者的“知己知彼”的特殊关系,通过审计部门实现对财务管理部门的进一步监督,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内控方面的财务支出,还有利于促使相关控制部门健全内部会计控制,激发内部会计控制潜在功能的开掘,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为进一步使内部审计展现其监督功能,要不断加快内审部门的健全步伐,按照单位面临的实际状况,对内审机构设置进行创新和改进。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并不复杂,专设内部审计部门的必要性不大,而为了加快内部控制信息的传递,使沟通更为便利,单位纪委书记可兼任内部审计部门负责者,与此同时,可以在内部审计部门下设到纪委书记主管的纪检监察室,其优点在于能够对内审部门的独立性有进一步保证,内审工作的开展将变得更为便利。
(二)提升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
财会队伍的素质关系着事业单位各项财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财务工作健康运转的重要前提,是建构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必要因素。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事业单位应对财会人员的培训有充分重视,应制定相关培训规划,有计划、有策略地提高财会队伍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一方面,应注重财务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对党忠诚、正直坦率,提高他们面对诱惑不为所动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应提高财务队伍的业务能力。笔者所在单位的主要业务是向居民提供预防、医疗、康复服务,此类卫生保健工作关系着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较为复杂和琐碎,这对单位的财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经常会看到各类原始凭证,其填制的格式与内容不胜枚举,其甄别鉴定任务往往大且复杂,而假如一味坚持按照国家财务法律法规进行账务审核,则可能会违背成本效益的基本原则,因此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问题将决定单位的整体工作。所以,要增强财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保证报销凭证与业务工作流程相符合。
(三)提高相关人员的内控意识
要进一步明确领导层的会计和内控责任不断增强内控意识,尤其是对财务管理内控重要性的认识。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和《会计法》中有明确要求单位财会工作的首要责任主体是单位负责人,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有效、财务会计报告是否完整真实,这些问题都应由其肩负主要责任。因此,事业单位的有关领导者要以身作则,不断进取,深入领会内控方面的理论,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充分重视起来。另一方面,要对会计业务经办人员、会计机构负责者、单位负责者等在内控制度中的角色进行明确,突出各自的责任与工作要求,并加强制衡和激励奖惩机制的建构与完善,将内部控制系统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带动单位其他人员参与到内控中来,构建适宜的内控环境。
(四)完善内部核查制度和内部制约机制
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核查制度。加强对资金的来源和收入合法性和完整性的审核,审核各部门的支出与效益性原则是否相符,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检验,寻找其存在的漏洞与问题,重大经济事项执行情况也属审查的范围之内,对相关经济活动资金流主要流向进行监测是其重点。另一方面,使事业单位的内部制约机制更为合理和有效。对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性质、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和职责权限等进行明确,完善岗位责任制,运用合理分工的方式实现有效合作。通过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会计核算资料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有利于实现各部门的经办人员的彼此制约,对财务资金的安全性有很大益处,资金使用效率会因此而得到很大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构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明智之举。建构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单位的财务安全,提高财务核算效率和准确性,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及规划。事业单位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问题,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对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进行建构和完善,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史济蓉.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3(01).
[2]罗小明.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0(24).
[3]刘峰.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J].财经界(学术版),2012(02).
[4]杨晓华.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內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研究(综合),2010(09).
[5]周艳.简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J].时代金融,2014(09).